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GPS接收机与计算机之间实时通信的NMEA-0183数据格式,并以Leica 500系列接收机为例,介绍了如何进行GPS接收机的配置.在VC 平台下,给出了3种实现方式,并讨论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了编程时的注意事项,对于开发类似的实时通信及监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VC++6.0环境下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单介绍了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与GPS接收机进行数据传输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Win32 API通信函数的文件读写方式;另一种是通过VC^ 6.0提供的MSComm控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VB6的GPS数据实时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GPS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更好地为各种自动化形变监测服务,必须首先解决GPS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基于此,在研究VB6.0中MSCOMM控件属性及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串口通信程序,成功实现了GPS接收机与微机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和GPS数据输出的格式。主要论述了如何用多线程编程方法在Windows CE下实现GPS接收机与PDA的通信,以及线程间的数据通信,线程调度,数据同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GSP文件的解码及其实时通信实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将成为21世纪GPS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但目前GPS在测绘应用中的实时传输还存在不足。在研究GPS文件结构和解码技术与VC 串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C 编制了多线程的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实时通信程序,对于GPS网络系统中GPS数据的实时传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Thales导航技术公司推出一款名为DG16的GPS接收机,它是一种低价位、亚米级、GPS+信标+SBAS(基于卫星的增强系统)的高端集成、16通道接收机。它有12个GPSL1编码和载波通道,两个SBAS通道和两个DGPS信标通道。两个SBAS通道可配置成两个辅助的GPS通道,使之GPS通道总数达到14个。这种接收机可为实时制导与导航提供多达20Hz的精确三维定位和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7.
VC多线程串口通讯编程技术在GPS导航的应用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九宴 《全球定位系统》2002,27(6):21-23,53
主要阐述了在GPS导航中,采用多线程异步串口通讯方式从GPS接收机实时读取导航定位数据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多传感器与道路网数据用于汽车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论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络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络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与道路网络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技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用VC++6.0实现计算机与GPS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许劼  邱国廷 《北京测绘》2004,(3):25-26,29
首先介绍遵循NMEA0183协议的GPS数据,然后通过实例详细地介绍基于VC++6.0的计算机与GPS串口通信应用程序。由于计算机和GPS接收机之间数据传输更加快捷准确,在利用GPS进行导航和定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nRF401无线通信模块在弹道修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技术和DSP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在弹药飞行过程中,实时空间信息由GPS接收机接收,并由DSP处理器处理和弹道修正,并将实时空间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到地面可视化弹道修正观察系统,进行实时观测和实时控制。并对弹载修正系统硬件和软件、基于nRF401技术无线通讯模块、基于VB技术地面弹道修正观察系统等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用途控制网已经相当普及.针对GPS控制网建立前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接收机的适用条件以及GPS观测时间的确定.实验数据证明接收机的选择和观测时间的确定对控制网控制质量是很重要的,实验分析结果既可为GPS科研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亦可为从事高精度GPS测量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GPS接收机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由于干扰信号的影响而导致接收机无法跟踪锁定有用信号,从而失去精确导航定位的能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部分增加一个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解决办法,并用TI公司的TMS320C6416芯片实现了该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GPS接收机检验工作实践经验,详细论述了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一致性检测方法、原理和具体步骤,并对测地型GPS静态测量和RTK测量精度检测和计算方法、导航型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检测和计算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面向遥感的GNSS反射信号接收处理系统及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GNSS-R信号接收处理系统(GNSS-Rreceiver system,GRrSv.2)的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该系统可同时针对直射和反射的GNSS信号协同处理,并输出可配置延迟和多普勒的二维相关值矩阵。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针对海洋和陆地遥感的机载和岸基验证实验,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Analyses and Solutions of Errors on GPS/GLONASS Positio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focuses mainly on the major errors and their reduction approaches pertaining to combined GPS/GLONASS positioning.To determine thd difference in the time reference systems,different receiver clock offsets are introduced with respect to GPS and GLONASS system time.A more desirable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 independent unknown parameter of fifth receiver,which can be canceled out when forming difference measurements,is discussed.The error of orbit integration and the error of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are addressed in detail.Results of numerical integration are give.To deal with the influence of ionospheric delay,a method for forming dual-frequency ionospheric free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is detailed.  相似文献   

16.
改革“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培养导航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GPS定位原理与应用”的课程特点,和当前教学现状,强调为适应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针对培养我国北斗导航人才的迫切需要,进行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培养、教学实施的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优化课程内容配置,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GPS接收机关键技术教学,以适应我国北斗二代导航的需要,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杜娟  马辉  刘星  刘丙申 《测绘科学》2012,(4):85-86,95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不断发展,GPS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GPS系统为蓝图,用ARM板卡技术作为平台设计了嵌入式GPS接收机,并对接收的动态试验数据精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基于ARM板卡的嵌入式GPS接收机在GPS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陈雷  孙付平  海靖 《测绘工程》2008,17(2):66-69
为评定GPS接收机的性能,建立的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在对接收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测试相关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安全的存储管理,文中通过分析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存储类型以及数据的相互关系等,在考虑了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多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融合精密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综合处理软件(PANDA),利用全球实测的GPS/GLONASS、GPS/Gali-leo试验卫星(GIOVE)多模接收机数据进行GPS、GLONASS、GIOVE卫星的融合精密定轨理论与方法研究。通过与IGS提供的GPS与GLONASS卫星精密轨道比较、轨道重叠弧段互差以及SLR观测数据检核等多种方法对融合计算的精密轨道精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