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吉林省的若干基础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吉林省区域地质志》编写以来的10年(1984-1993)内,通过1:5万质填图、普查找矿、专题研究,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取得的大量新资料、新进展,着重对吉林省的大地构造划分及其在东北亚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吉林省太古,元古宙、显生宙的地质问题,吉林省境内的花岗岩、碰撞带以及板内推覆构造等进行探讨,并提出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北缘大地构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北缘进行航磁解释,主要探讨了该区基底性质及岩相分区。根据磁场特征圈出准噶尔地块边界。依据磁场资料重新划分了大地构造分区。为该区提供了大量新的地质信息,对探讨区内一些基础地质问题及大地构造问题提供了依据。特别是经过数据处理的磁场图件,进一步丰富了地质信息量。  相似文献   

3.
燕山式板内造山作用在北京西山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在造山模式、成因机制方面存在分歧,但板内造山作用及其表现特征在现阶段业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燕山式板内造山带研究思路和成果的启示,经对比研究认为,北京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属性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板内造山的特征;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及独特的区域构造组合样式等构成了该区燕山式板内造山的基本地质构造要素;基于北京西山的地质实践,提出了对用板内造山的观点在该区深入研究若干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质作用的驱动力和大地构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明 《世界地质》2002,21(3):209-217
地质作用的驱动力是产生地壳运动的根本原因,对地质作用驱动力,尤其是驱动力作用方式观点上的分歧是出现众多大地构造学派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大地构造学研究的特点和前缘,板块构造理论是当今大地构造学的主流;地幔柱构造则是对它的重要补充,地球动力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大地构造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是我国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化集中区之一.本文总结了该省基性、超基性岩体及铜镍矿床赋存的大地构造环境,阐明了深断裂对岩体和矿床的控制作用,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东部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肖虹 《现代地质》1990,4(1):107-113
本文运用活动论思维,根据东亚构造发展的宏观背景重新认识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史。阐明吉林省东部在不同时期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及由此所决定的不同构造阶段所表现的不同构造属性与特征,为中、新生代以来该区所发生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提供时空背景。 本文强调了中生代以来巨大的构造改造对于塑造现今裸露地表的综合地质体面貌的重要意义。忽视它的影响就有可能把许多原本是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产物误认为是前寒武纪就有的古构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甚至导致谬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贾大成  郭力 《吉林地质》1995,14(1):64-70
在吉林省敦-密断裂以北,花岗质岩石分布面积占60%以上,是不同构造岩浆期、不同构造环境条件下的空间组合混合体。结合近几年取得的基础地质成果和构造编图工作,认为吉林北部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初步划分为五个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从总体上看,在演化上具有由拉张至挤压交替出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大地构造问题:历史观与活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三忠 《西北地质》1997,18(3):27-35
对胶辽地块内古元古代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原始构造线方位、古地理位置,一直存有争议。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活动论的观点,根据大量地质记录提出该活动带经历了裂陷、被动大陆边缘至活动大陆边缘,最后碰撞造山的完整过程,故认为其大地构造属性为一古造山带;通过消除中新生代郯庐断裂左行错移等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可以认为该古造山带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应为EW走向,其古地理位置应与现今华北地块南缘对比。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1∶5 000 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图1)及简要说明-- <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已于1999年由地质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该图是在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综合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室编制而成.这是中国地球科学界各学科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一项集体劳作,体现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该图从4个方面,在时空的结合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和资源、环境、灾害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任纪舜 《地质论评》1996,42(4):290-294
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在各学科深入工作的基础上,把握区域地质背景的全局,进行高层次综合研究;板块构造范例的惊人成功,在客观上产生了某种负面效应;以天地合一的地球动力观,探索新的科学思路,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中国大地构造,为大地构造学理论的新飞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塔东矿床是一个以铁为主,伴生磷、硫、钒、钴的大型铁矿,北段黑龙江境内称为镜泊湖铁矿床,南段吉林省境内称为塔东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敦化-密山断裂与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交汇处。1矿区地质与矿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我国大陆及近海陆架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资源勘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标志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同时预示我国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矿产资源探寻将有广阔的前景。按现有研究程度,中国大地构造轮廓似乎已基本明晰,然而随着各项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新地质信息的出现,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只有这样大地构造研究才能适应我国科学和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中部地区古板块构造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吉林省中部放牛沟—红旗岭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多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之一。因此,探讨早古生代期间该区大地构造特征对找矿具有一定意义。随着大地构造理论的发展,对放牛沟—红旗岭一带的区域大地构造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传统的槽台观点认为该区为加里东褶皱系,具有地槽特征。板块构造观点认为该区早古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了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成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地区金矿类型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6,15(3):277-281
滇东南地区金矿类型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江鑫培(云南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滇东南地区东邻贵州、广西,南与越南接壤。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环太平洋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构造复合部位。经受扬子地块与印支地块的相互作用,并受扬子地块内部裂谷发...  相似文献   

16.
烟筒桥子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水道镇,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Ⅰ),辽东台隆(Ⅱ),铁岭—靖宇台拱(Ⅲ),龙岗断块(Ⅳ)中段北缘,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矿体在空间和成因上受控于爱林西山隐爆角砾岩筒。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浅谈该区隐爆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因和隐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抗 《地质通报》2004,23(3):208-213
对板块说应持分析态度,既充分肯定它的创见,又要看到其不足。张文佑倡导的断块说强调地质演化中的陆洋地壳转化,即拉张造洋、挤压造陆。近年来提出的开合说,继承了板块说、断块说和新地槽-地台说的合理内核。笔者认为,断块-开合大地构造说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思潮。本文概括了其基本观点,强调了开合中的多模式、多旋回和非封闭性、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七五”期间基础地质研究简介张普林,张轶男(吉林省区调所)(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基础地质工作在“七五”期间,通过省内外有关生产、教学和科研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可喜的进展。前寒武系研究,以地质事件为主线,辩认出深成侵入体,划分出地质事件期次...  相似文献   

19.
东亚晚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距今约在6亿年至20亿年的阶段为晚前寒武纪时期(表1)。该时期内海、陆地壳的演化表现强烈,留下了较丰富的地质记录。晚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的演化,无疑是在早、中前寒武纪的构造基础上发展的,并且对寒武纪以后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研究晚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对于揭示现今大地构造特征和探讨早、中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80,26(3):279-280
在著名中国大地构造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黄汲清教授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编制的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即将于1980年由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新华书店和国际书店在国内外发行。这份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是在全国各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