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导电孔隙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很难利用传统的导电模型求准含气饱和度。为准确计算储层含气饱和度,对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特征及岩电实验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气孔、溶蚀孔及微缝,且具有超高孔喉半径比,储层中存在不导电孔隙和导电背景;对Maxwell导电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将总孔隙分为导电孔隙和不导电孔隙,引入孔隙联通因子,得到导电孔隙度;应用电导率叠加原理,建立了基于导电孔隙的原始含气饱和度模型,该模型处理的含气饱和度与毛管压力分析饱和度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且与试气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针对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描述这类储层导电规律的新导电理论。针对用于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解释的3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通过对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建模理论基础的分析,可知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非对称模型基于HB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对称模型基于对称导电理论和并联导电理论,而孔隙结合模型基于混合介质电导率积分方程;对称电阻率模型可用于多连续项存在的地层,而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只允许水为连续项。对骨架不导电的纯砂岩进行模型化简,可知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可以简化成阿尔奇公式,而对称电阻率模型能化简成类似阿尔奇公式。通过1组混合泥质砂岩人造岩样和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以及1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的实验数据,验证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均适用于混合泥质砂岩地层解释,且精度相近。  相似文献   

3.
在基岩电阻率较高的硬地层中,除去泥质、孔隙和其他矿物等因素的影响后,地层电阻率与致密围岩电阻率的差异就被认为是裂缝以及地层孔隙中储存的流体性质引起的。选择相同岩性含气储层与致密围岩层的电阻率值,利用数值反演的方法确定出计算含气层段消除裂缝以及孔隙中流体性质影响以后的地层真电阻率公式,定义地层真电阻率和深侧向电阻率的差值与地层深侧向电阻率的比值为构造电阻率差比值,该参数主要反映裂缝以及孔隙中的流体性质对电阻率降低幅度的影响。因此,利用差比值法可以识别火山岩裂缝地层的流体性质,进而制作油层、气层和水层的判别图版,并结合其他测井曲线、油藏动态资料以及气测信息综合识别火山岩裂缝地层天然气层。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研究区火山岩天然气层的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李增乐  周庆刚 《探矿工程》2008,35(11):27-30
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是合理确定井身结构、钻井液密度和固井完井方案的基本依据,是钻井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了火山岩地层的压力预测技术,首次将国外先进的岩石力学理论应用于庆深气田火山岩地层,建立了3个压力预测模型,针对模型和庆深气田火山岩地层特性提出了新的修正方法;编制了庆深气田火山岩地层3个压力预测软件,该模型软件精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大庆地区钻井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泥质的存在及复杂的孔隙结构导致致密砂岩储层导电规律的复杂性,给其饱和度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储层饱和度评价的关键在于岩电参数的准确获取。前人关于储层胶结指数m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对泥质影响则涉及较少。笔者基于Waxman-Smith泥质砂岩导电模型及Aguilera三孔隙导电模型,利用串并联导电理论建立了含泥质致密砂岩三孔隙导电模型,提出了准确描述由泥质、裂缝、非连通孔洞构成的致密砂岩导电规律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泥质及复杂孔隙结构对胶结指数m的影响,发现m随着裂缝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孤立孔洞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岩芯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文中给出的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含泥质致密砂岩储层的导电规律以及定量评价胶结指数m。  相似文献   

6.
王孝辕 《吉林地质》2011,30(1):10-14
德惠断陷营城组地层以发育火山岩为特征,主要岩性为酸性岩和中酸性岩,少量基性岩.火山岩层为厚层状,单层最大厚度可达数百米.通过镜下薄片和岩心观察研究发现,该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后两者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研究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演化过程复杂,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传统的饱和度评价模型无法表征岩石的微观结构,给饱和度评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毛管压力曲线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基础,提出了结合核磁共振测井的Thomeer饱和度模型。分析压汞资料的孔隙系统结构信息,利用Thomeer函数拟合得到多孔隙类型的毛管压力曲线分布,将复杂的孔隙结构表征为多条Thomeer曲线的共同作用。核磁共振测井是唯一能够连续定量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测井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谱参数T2算术平均值(T2LM)与核磁孔隙度(MPHS),结合R35岩石物理分类计算Thomeer参数Bv、Pd、G和最大孔喉直径模态元素Porositon,构建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的饱和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实验手段无法开展连续地层孔隙结构评价研究的问题。将该模型应用到中东X油田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饱和度评价,与J函数模型、阿尔奇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联合模型方法相比于J函数模型与阿尔奇公式,相对误差分别从0.496、0.442降低到0.272,且能较好地表征变化趋势,无论是...  相似文献   

8.
三水导电模型系基于岩石的导电路径是由自由流体水、微孔隙水和粘土束缚水并联而成的理论。利用其对塔北地区的部分低阻储层进行了解释。与传统的导电模型相比 ,新的三水导电模型极大地改善了测井识别低阻油气层的能力 ,提高了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该模型不但适合于通常的砂泥岩地层电阻率解释并且能很好地描述低阻储层的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致密砂岩气储层复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在模型中比较了单一孔隙纵横比、双孔隙模型两种表征孔隙结构的表征方式。岩石物理正演分析表明,两种孔隙结构模型均可解释致密砂岩复杂的速度-孔隙度关系。岩石物理反演结果表明,双孔隙模型对测井横波速度的预测精度更高,说明该模型更适用于表征研究区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反演的软孔比例参数能够反映地层中孔隙结构的非均匀分布。应用双孔隙模型计算致密砂岩地层岩石骨架的弹性模量,与Krief及Pride等传统经验公式相比,该方法考虑了岩石骨架模量与矿物基质、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等微观物性因素的关系,理论上更具有严谨性。对致密砂岩骨架模量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少量微裂隙的存在即能够显著影响致密砂岩骨架的弹性性质,同时孔隙空间中的球形孔隙是致密气的主要赋存空间。并且,通过致密砂岩骨架弹性模量,进一步计算了可用于地层评价的Biot系数等岩石物理参数。致密砂岩骨架模量的预测结果可为Gassmann流体替换理论、BISQ孔隙弹性介质理论等岩石物理方法提供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0.
侯连华 《地质学报》2011,85(4):557-568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控制因素和成因复杂的难题,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为例,在搞清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和岩性特征基础上,提出风化淋滤和断裂改造是火山岩风化壳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火山岩岩性经风化淋滤后储层物性均增大并能形成有利储层,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为主,具双峰分布特征.建立了5层结构模型,并提...  相似文献   

11.
罗富贵 《世界地质》2012,31(2):329-338
本文研究了出露于松辽盆地中南部边缘的火山岩地层,结合盆地内钻井资料确定了盆地边缘火山岩岩性、岩相和火山岩组合特征,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喷发作用。研究表明: 松辽盆地中南缘主要发育酸性火山岩,少量基性玄武岩和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 火山岩相的喷发方式主要以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为主; 火山岩发育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 喷溢相上部亚相、中部亚相、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和火山通道相可以成为较好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火山岩油气藏,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储层距离烃源较近,断裂和不整合面是主要的运移通道。但是由于火山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岩性多变性,目前对火山岩储层机理方面的研究不多,尤其是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情况相比,火山岩储层研究在储层地层划分和对比方面比较滞后。本文尝试在火山地层框架下,研究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发育机理。火山作用控制火山物质及火山地层,决定原生孔隙和原生裂缝的发育程度;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次生孔隙和构造缝的发育程度,是火山岩地层发育为有效储层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储层比碎屑岩具有更强的非均质性,储层的地质建模工作变得非常复杂。针对马朗凹陷牛东地区卡拉岗组玄武岩和火山岩的储层地质特征,运用petrel建模软件对储层进行三维地质建模。首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完成了地层对比,建立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综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建立该地区的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应用蚂蚁体示踪的方法建立了裂缝分布模型。建模结果检验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为油藏开发方案控制提供了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杂的孔隙结构及多变的孔隙类型使得裂缝性储层成为测井评价的难点,通过假定不同孔隙类型间的导电方式来建立合理的孔隙模型,进而结合阿尔奇方程实现饱和度计算是目前裂缝性储层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经典的双孔隙模型中求取岩石系统的总孔隙指数m时,未考虑裂缝与电流线的夹角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在裂缝性储层中同时考虑裂缝曲折度、裂缝与电流线夹角双重因素,构建了改进双重孔隙模型,并结合电成像资料提供的倾角信息进行了实例处理。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计算值与取心分析有着更好的一致性;若不考虑裂缝与电流线夹角等因素,将带来321%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层古老且埋藏深,滴西地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为获得研究区域火山岩储集空间最直接的认识,文中以区域内14口取心井共计482m岩心及其相关的铸体薄片等最为直接的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内火山岩储集空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类,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滴西地区火山岩孔隙类型多样,其中以溶孔占主导地位,包括基质溶孔、晶内溶孔、晶间溶孔、粒(砾)内溶孔、粒(砾)间溶孔、岩屑溶孔共计占79%;其次为气孔,占14%。裂缝类型以构造缝为绝对主导,占92%;成岩缝次之,包括层间缝、龟裂缝、冷凝收缩缝、其他成岩缝共计占7%。裂缝产状上以斜交缝占优势,约占34%;裂缝规模上以小型缝为主,占79%。研究区域火山岩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史,这使得其储集空间成因复杂。储集空间的分类统计结果及相关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区域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因复杂多样,主控因素依次为构造作用、风化作用和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纯油气层而言,储层孔隙中部分油被可动水替代后,在常规测井资料上直观地表现为电阻率下降。从岩石导电机理出发,研究了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数学方法,以不同类型储层有效孔隙度φe、泥质含量Vsh、油柱高度H作为基础资料,建立了纯油层状态下的地层电阻率反演模型,根据反演地层电阻率与实际测量电阻率之间的差异即可判断储层的流体性质。该方法在研究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油田开发控水稳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石炭纪岩石地层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的地质解剖工作表明,东天山地区大南湖岛弧带石炭纪出露4套岩石地层组合,即早石炭世小热泉子组火山岩、晚石炭世底坎儿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晚石炭世企鹅山组火山岩、晚石炭世脐山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根据其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生物化石、同位素资料以及彼此的产出关系,认为这4套岩石地层组合的沉积环境分别为岛弧、残余海盆、岛弧和弧后盆地。结合区域资料重塑了大南湖岛弧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格架及演化模式。早、晚石炭世的4套岩石地层组合并置体现了东天山的复杂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丽华  潘保芝  单刚义 《地质与资源》2022,31(1):115-120,114
火山岩的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不同岩性的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类型各不相同,这给火山岩气水层判别造成很大困难.基于测井资料,首先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的方法求取孔隙度,然后结合实验室的岩电参数以及测井的电阻率曲线,构建P1/2概率分布曲线,根据概率曲线的分布形态来识别火山岩...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植被覆盖严重,地层间接触关系不明,再加上缺乏古生物年代学资料,其填图单位的归属及形成时代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传统上该套火山岩地层的归属主要依据岩石组合的对比,且因对其认知的所限同一填图单位常赋予不同名称。该文首先介绍了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对比沿革,之后通过对近些年区域上的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承德召集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研讨会议上张立东提出的地层柱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和厘定。该套方案主要以最新的Ar Ar法、锆石 SHRIMP、 LA ICP MS U Pb 法等测年资料为基础,以双峰式火山岩成因为岩浆演化理论,归并为早期、中期、晚期,并遵从了地层学优先命名法则,提出了新的地层柱。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火山岩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等方面研究了潍北凹陷孔三段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了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为中基性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偶见少量火山碎屑岩,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岩相类型主要包括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火山沉积相等类型,以喷溢相最为发育;火山岩的分布受深大断裂和古地形共同控制,具垂向多期叠置、平面分布广泛的特点。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孔隙和裂缝,以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构造裂缝和风化溶蚀缝等为主。储层物性受火山岩的岩相、构造活动、风化淋滤作用和矿物充填作用的影响。火山溢流相上部亚相原生孔隙最发育,但多彼此孤立存在,在多期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等作用下火山岩储集性能够得到极大改善,裂缝、孔隙叠合发育的火山岩是有效火山岩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