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中 ,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外层空间监测地球风云变幻的卫星 ,那就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以在太空拍摄地表的地貌、云图、水汽等照片 ,经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便可对未来天气的变化作出预测。196 0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泰罗斯号” ,至今 ,已有美国、前苏联、日本、欧洲空间局和印度、中国等几个国家 ,先后发射了“泰罗斯”、“流星”、“艾萨”、“诺阿”、“葛兹”、“葵花”、“梅地欧尔”、“风云”等 10多个系列的数十颗不同型号和用途的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2.
由区科委、区计委下达给广西区气象局业务处和区气象台承担研制的MSCCP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微机实时处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研制和试用,于十月二十一日在南宁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长期以来,常规气象业务使用的是黑白云图照片,由于人眼对黑、灰、灰白、白之间的差异分辨能力较低,因此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人员在黑白云图上无法看清云的细微结构,对气象卫星云图的分析一直停留在定性形态学分析的初级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在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中,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外层空间监测地球风云变幻的卫星,那就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以在太空拍摄地表的地貌、云图、水汽等照片,经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便可对未来天气的变化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1.引言为了更好地描述对流降水,气象工作者通常试图使用雷达回波面积测量法来扩大观测网。标定雷达可以提供半径200km范围内的可靠数据。然而对于大范围地区与洋面来说,对流降水的测量则更适宜使用气象卫星进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试验(GATE)中,由“云雨”-5和第一颗同步气象卫星提供大尺度的雨量资料,前者安装微波传感器,后者安装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云雨”卫星的微波仪器用于直接测量雨量。然  相似文献   

5.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测天气和气候”。近代气象从十七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了温度表、气压表等气象仪器开始,到现代的无线电探空仪、气象飞机、天气雷达、气象火箭观测等,已经经历了近300年。而气象卫星诞生至今只有30多年,它就显示出了巨大作用和远大前途。可以说:“气象卫星是观测天气和气候的新秀”.新疆气象局从1972年开始接收美国第二代诺阿(NOAA-N)系列低分辨率卫星云图;1979年以后又接收美国第三代泰罗斯一N/诺阿(TIROS-N/NOAA)系列卫星云图,分辨率有所提高。1990年引进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后,…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象卫星拍摄大面积云层照片,是监视天气的一种好方法。卫星云图就是将气象卫星拍摄的云层照片,以电视传真的方式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并冲洗成照片。卫星云图的应用,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直观和大范围的云层资料,尤其是对台风的监视、跟踪、定位,更显示了它的作用。实践证明,卫星云图对于高原,海洋等气象台站稀少的边远地区,是天气分析预报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对于测站较密、观测资料较多的地区,也是一种有用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7.
测雨微波辐射计与雷达联合观测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定量地测量降水,为人们所关切。雨是大气中的热辐射源,因此微波辐射计可以作为检测降水的工具;微波辐射计在测量某方向上大气中降水的总量,已取得了成效,但是对于降水分布测量尚有缺陷。雷达测量雨的反射回波,并能探明降水的分布。但是由于雨滴谱等参数的不定性,给探测雨强方面带来较大的误差。若将微波辐射计和雷达联合测雨,必能提高测量雨强分布的精度。为此我们研制了测雨(3cm)微波辐射计,将  相似文献   

8.
雨滴的微波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海  魏重  吕达仁 《大气科学》1981,5(2):188-197
一、前言 雨滴对微波有强烈的衰减,因此实现微波通讯以来,雨天是通讯的一大障碍。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微波发射体和散射体,有关雨滴的这些微波辐射特性是大气微波遥感探测中需要预先考察的问题。长期以来,出于微波工程、气象雷达的需要,已对雨滴微波辐射特征作过大量的研究,尤其近年来,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采用了微波辐射计后,对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展出的气象仪器装备有16项。 1.713型5公分测雨雷达。可以探测400公里以内的雨区;能多层显示,能区别雨的大小;其平面位置显示器和高度显示器共用一个荧光屏。由广西长海机器厂在有关方面协作下研制生产的。 2.甚高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可清晰地接收到大范围云系分布的照片。采用XY装架、天线步进式跟踪和微带晶体高频放大器等新技术。由南京大桥机器厂和上海有线电厂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的样机研制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刘新付 《气象》1979,5(10):36-36
1978年10月19日,日本气象厅发布东京地区天气预报“晴有时阴”,实际上却下了一天雨。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呢?日本气象厅预报员柜间道夫从“葵花”气象卫星云图照片中,发现有一块“神秘乌云”在捣鬼。 10月16日,房总海面上空生成一块南北向、宽约10公里、长约数百公里的纵长乌云缓慢地向西移动,其云层相当低,云顶高度为2,000—3,000m。18日,当乌云移到纪伊半岛上空时,此时在西日本附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Tir=Twv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了解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了解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钱云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5):635-640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在获取图像时, 必须使扫描辐射计的观域对准地球。卫星在轨道上受到各种摄动力的作用, 使轨道和姿态改变, 扫描辐射计的地球观域随之发生变化。卫星扫描辐射计对地球观域的偏差会影响图像定位的精度, 因此对准观域的工作是日常业务工作的一部分, 不仅在卫星定点之初启动观测时, 而且在业务运行的过程中, 都需要通过地面遥控指令进行修正。该文提出了一种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地球观域修正量和调整方向的算法, 以替代人工目测卫星原始云图进行的卫星观域调整控制决策。这种算法的实施可以提高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获取作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张宏名 《气象》1986,12(9):39-42
提起遥感或是遥感技术,对气象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遥感技术开始在气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是比较早的。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从那时起,有关气象卫星云图等遥感资料就已经正式在气象预报业务中应用了。而后随着地球资源卫星的发射,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也就逐步扩展,并开始研究它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1974年开始的有名的“大面积作物估产试验”(LACIE),可以说是遥感技术与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一、遥感技术及其一般原理 所谓遥感技术,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对观察研究的对象不用直接接触,且在相当远的距离就能感知其存在状况和特征的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  相似文献   

14.
荆其一  郝耀奎 《气象》1978,4(9):30-31
我国研制成功的日本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目前已在有关单位投入业务使用。为了减少操作程序,获得质量较好的云图照片,我们分析和研究了卫星传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自动接收云图照片的简易可行的办法。经过试验和实际使用,性能稳定,效果良好。 下面我们分别简述一下121型传真机的自动开机、自动启动和自动导进电路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9615号台风是解放以来登陆我省最强的热带气旋之一。当时现场实地观测到的阵风风速超出了测量仪的极限(70m/s),要事先准确预报出这么高的风速,确实有较大的难度。不过,如果使用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利用其高达100m/s以上的测风能力,也许对这么大的风速预报起来会容易得多,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应用方面的强大优势。1与气象卫星在台风探测方面的区别目前,日常使用的卫星云图主要是GMS(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卫星云图,当然还有其它的卫星资料。使用云图有很多优点,如范围大、系统性强、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以及使…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气象卫星云图和各种加工产品、1h的降水量,分析了大暴雨形成过程中的中尺度活动。讨论了中尺度云团、中尺度雨团发生发展的情况,各种物理量的表现,能量转换作用等。结论指出,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云团、中尺度雨团和中尺度切变辐合是必不可少的;地形对中尺度切变的形成、稳定维持和对降水的增幅有相当大的作用;雷达回波的形态、尺度、强度、移动和演变等特征反映了暴雨发生的中尺度过程,对流回波带走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或积层混合性降水中的强回波区以及“指状”回波区等多易产生暴雨、大暴雨。  相似文献   

17.
一、提出问题 NOAA系列气象卫星发送的云图资料,每帧照片信息中包含有可见光,红外两个信道的云图资料,这两个信道照片的层次要求不一致,因此在接收时记录电流与输入电平的关系曲线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可见光部分要求曲线的斜率较小,即记录电流较小,而红外部分则要求曲线的斜率较大,即记录电流较大.但118-I型传真机内只设计一套调记录电流入与输入电平关系曲线的电路,无法调出既适合可见光次层要求,又适合红外层次要求的两种曲线.所以就不能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天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已成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低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及图象处理系统是一个小型的同步气象卫星接收站.它可以接收同步气象卫星(如GMS,FY—2等)的广播模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能在彩色监示器上实时显示,并能加以贮存和回放.它能进行台风定位,能显示云图的温度值和反射率,对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服务水平大有裨益.为适应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我局在地方政府的大力资助下,于1992年5月装备了上海科学仪器厂研制的低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及图象处理系统.在使用中,发现与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分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12日—19日在武汉召开了“全国气象卫星接收和分析应用经验交流会”。本期刊登了“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一文外,还选登了几篇交流会上介绍的经验,供夏季预报时参考。“全国气象卫星云图会议论文集”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者  相似文献   

20.
郑丽娜  靳军 《山东气象》1999,19(4):20-21,24
从雷达回波,卫星云图,雨团等方面分析了“98.7”暴雨过程。发现;近于垂直的中低层切变线是对流云团产生的主要动力条件。云图上中尺度云团东移过程中的加强,合并和减弱过程与对流云团的新生,发展和消亡阶段相对应。强降水与雷达回波上强单体的稳定维持相关,雨团与中尺度云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