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薄层色谱-光密度法分离分析原油族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型柱色谱为基础,分离原油样的族组成。用薄层色谱扫描仪测定各组分的光密度,建立与柱色谱之间映射关系,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和原油的族组成。通过比较发现,薄层色谱测定结果与微型柱色谱吻合较好,且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对于含蜡量较高的样品,薄层色谱一光密度法测定的原油族组成更精确。  相似文献   

2.
林文祥 《岩矿测试》1984,(3):272-273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色测定,手续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测定0.00x—0.x克/吨金。 本方法矿样用王水分解,经炭粉吸附后制成的试液涂于色谱纸上,用乙醇—乙酸—水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层析2—3小时,用硫代米蚩酮显色,与标准系列0.025—1.0微克金进行目视比色。  相似文献   

3.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  相似文献   

4.
《岩矿测试》1984,(3):281-283
气相色谱与微机联用测定半 微量矿物中的二氧化碳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别婉琳 许节贞 为了使二氧化碳的测定能真正达到简便、快速、准确、用样量少、测量范围宽的要求,我们在原来的间接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后,用氢焰检测器检测的基础上引进了微处理机,用峰面积定量,配合单点校正法软件,并对进样期间的色谱信号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判峰、分峰方面进行了试验,制订了最佳实时参数和方法参数。此法可测任意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5.
磷酸三丁酯减压微色谱柱分离锡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龚治湘  宋金如 《岩矿测试》1996,15(3):198-202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减压微色谱柱分离富集Sn的条件和性能。选定3mm×70mm的微色谱柱,树脂粒度120~140目,测得静态吸附容量为27mg/g,吸附反应速率常数为368×10-3;减压条件下,在1mol/LHCl介质中Sn被萃取在TBP微色谱柱上,用2mL2mol/LH2SO4洗脱后即可用邻氯苯基荧光酮Tween20分光光度法测定Sn含量。经标准样品验证,分离效果好,适于矿样中微量Sn测定  相似文献   

6.
松节油加氢热解产物中单萜烷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荣  徐冠军  赵红  王峰 《地球化学》2007,36(6):535-538
用雷尼镍为催化剂对松节油进行了加氢实验,获得顺蒎烷、反蒎烷、莰烷、异莰烷等单萜烷类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反吹、微流控"技术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测得了它们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为进一步研究原油或抽提物轻馏分中单萜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提供了一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7.
申家年  邓冰  卢双舫 《地球化学》2007,36(6):539-548
油源对比常常并非易事,凝析油由于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贫乏这一特殊性,增加了其油源对比的难度.根据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英51井凝析气层下伏有常规油气层的特点,先选择用反映油藏连通性的色谱指纹和具有示踪作用的单体烃同位素进行油油对比,证实了凝析气层的油气与下伏油气同源;在此基础上,根据源岩和原油色谱大量数据的统计,用姥鲛烷、植烷参数的差异性论证了英51井油气皆来自青山口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甲基膦酸二甲庚酯(P350)减压微色谱柱对Au的萃取性能。减压条件下,2mol/LHCI或浓度<25%的王水介质中的Au被萃取在P350(Φ3mm)微色谱柱上,再用小体积的1%Na_2SO_3定量洗脱。与常规柱相比,减压微色谱柱分离具有柱效高、洗脱体积小、速度快、节省大量试剂等优点。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可用于含Au 0.025~200g/t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岩溶水中低含量氰化物的测定,应用气相色谱法是一良好的途径。 本工作是在酸性溶液下,用溴将氰根转化为CNBr形式,利用电子捕获的高选择性,测定CNBr色谱峰。CN~-在10~(-11)—10~(-9)克时获得良好线性。 一 色谱条件 103气相色谱仪,H~3源电子捕获检测器。 色谱柱 1.5M×4mm玻璃柱。内填401有机担体后在不接检测器,低载气流速(15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矿物包裹体中H_2、CO、CH_4、CO_2、H_2O等气体成分,近来有些报导,但是包括H_2O在内的以上气体成分的分析都是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或一个附有两根色谱柱的切换系统才能完成。本法的特点是采用一根1米长的TDX—01色谱柱,用氩为载气,热导池检测器,仅用0.2~0.5g的样品在半小时内就可以同时完成包裹体中H_2、CO、CH_4、CO_2、H_2O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李德海 《探矿工程》2012,39(2):74-79
将解析反演和数值反演相结合,对试验毛洞的断面形状和所处应力场做出适当的简化,利用对应性原理求解出洞室位移的Kelvin粘弹性解,并以此去拟合试验洞不同位置处的实测位移而得到多组流变参数;分别将其作为FLAC3D数值模型蠕变模式的输入参数,得出各自对应的实际断面形状和实际应力场条件下试验洞的蠕变位移数值解。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各组流变参数和其对应的试验洞同一位置处的蠕变位移数值解进行训练,建立起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训练好的网络,依据实测蠕变位移值得出了围岩流变参数;最后,利用隧道实测位移数据对反演的流变参数进行了数值正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脑电生理信号检测中,注重低噪声电路设计的同时,特别注重放大器的工艺设计,及应用微机对脑电信号功率谱分析、插值、脑电地形图绘制等系统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parallelism between climatic successions and constitutional changes in clay fraction of the rocks in definitely indicated. As the highly humid Lower and Middle Jurassic climate was becoming drier and then arid in the Upper Jurassic, so the essentially kaolinitic and hydromica-kaolinitic clay fraction was succeeded by hydromica- montmorillonite and then by montmorillonite, in the tops of the Upper Jurassic part of the section. — V.P. Sokoloff.  相似文献   

14.
针对空间曲线矢量数据相邻坐标点间坐标值大小差别不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矢量数据压缩方法:首先将空间坐标点间的差值转换为整型的偏移量,使用偏移量表示矢量数据的坐标点;然后利用整数小波变换(IWT)处理偏移量序列,最后对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无损熵编码.使用此方法对中国数字地理地图数据的SHP文件进行压缩,实验结果显示, 压缩比超过11,高于其他类似方法,表明本压缩方法能够实现较高压缩比的空间矢量数据无损压缩.   相似文献   

15.
周凤玺  柳鸿博 《岩土力学》2019,40(8):3218-3226
基于对非饱和多孔介质的研究成果,考虑孔隙中液相和气相的相互影响,研究了非饱和土地基中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通过非饱和土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质量平衡方程、动量平衡方程和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问题的弹性波动方程。通过引入势函数及考虑自由透水(透气)的边界条件,经过理论推导给出了非饱和土中Rayleigh波的弥散特征方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Rayleigh波的波速和衰减系数随饱和度、频率和固有渗透系数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饱和度下波速随频率和固有渗透系数的变化均是先不变,然后小幅下降,再急剧增加,最后趋于一致;衰减系数在不同饱和度下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固有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上海市有关钻孔灌注桩规范的发展历程,将《O七规程》与《九二规程》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出新规范中出现的变化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对相关的规范编制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堤岸的渗流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枝  陈晓平 《岩土力学》2011,32(5):1561-1567
通过试验确定了非饱和黏土层的土-水特征曲线和强度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非饱和堤岸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计算程序分析了非饱和土堤岸在河水位变动时的非稳定渗流场特征,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河水位反复升降后非饱和堤岸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位快速上升时,堤脚渗透流速下降后又逐步上升并趋向稳定,河水位快速上升使堤岸边坡的稳定性降低,随着渗流场中孔隙水压力的调整,堤岸边坡的安全系数又有所回升;河水位骤降时,黏性土层饱和度变化相对滞后,水位骤降加大了堤岸的渗透流速,边坡的稳定性迅速降低,水位下降约120 h后堤岸边坡进入较危险时段;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提高了堤岸边坡整体稳定性,河水位反复升降降低了堤岸边坡整体稳定性,且河水位越低,水位反复升降对堤岸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梁发云  陈海兵 《岩土力学》2011,32(Z1):61-65
针对刚性筏板下群桩基础优化设计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桩长分布来调整各桩的荷载分担,群桩分析采用基于弹性理论的积分方程方法,并通过cut-off方法来反映桩的弹塑性特性,实现群桩基础的弹塑性优化分析,改进了常规弹性分析方法的缺陷。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外荷载的不断增加,角桩首先达到极限荷载,对角桩超出极限荷载的部分进行重新分布,继而使得边桩逐渐达到极限承载状态,继续加载直至内桩也达到极限承载状态,从而引起桩筏基础的整体破坏。采用cut-off方法可以改进基础变刚度优化设计,使之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展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分布广泛,通过众多凝灰岩夹层的实际岩心观察,归纳总结出凝灰岩夹层的常规测井曲线表现为具有相对低电位、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值的特征,并且高值常略低于致密泥岩段;单井分析凝灰岩夹层与上、下部岩石整合接触,较少发育同沉积构造,以典型的火山尘灰大气降落沉积产物为主,但也偶见凝灰岩与砂泥岩一起发育扰动构造,明显经受了水动力改造;连井剖面分析说明延长组长1—长9皆有凝灰岩分布,横向上可对比性凝灰岩主要有4套,分别为长91、长73底、长72、长71期,以盆地西南部长73期最发育;凝灰岩平面展布特征整体呈北西向展布,由南西—北东向凝灰岩厚度逐渐变薄,并且与烃源岩、放射性异常展布形态一致,因此认为凝灰岩的沉积作用所引起的元素迁移和古环境变化,可能对延长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黏粒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为黄土地区的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自制负压湿筛装置筛取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采用静压法将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制成同一干密度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长,不同黏粒含量试样黏聚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在含水率14%附近达到最大值;内摩擦角则均呈单调下降的变化趋势。随黏粒含量的增长,不同含水率试样黏聚力呈增大趋势;内摩擦角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其微观结构可解释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