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东省地处东亚大陆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西南端,同时又是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和我国南方较发育的南北向构造带纵横穿越的地段。因此,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是广东境内显示的最为强大和活跃的构造,它们共同组成了广东省构造体系的骨架,对中生代和古生代煤系的分布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新华夏系及其应力场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彭一民 《地质论评》1982,28(4):348-355
本文试图结合新华夏系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应力场,提出若干粗浅看法,以提供讨论。一、新华夏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应力场的边界条件新华夏系是东亚大陆地区特有的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构造乃由三条巨大隆起带和三条巨大沉降带组  相似文献   

3.
李洪昌  唐先礼 《地质论评》1980,26(5):446-451
湖南省位于秦岭和南岭两东西复杂构造带之间,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亦通过此境。区内构造十分复杂,自元古界到第四系,地层出露基本齐全,岩浆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燕山期酸性花岗岩更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盆地和江汉沉降区作为典型, 剖释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涵, 用以探索、研究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四川盆地是上叠在上扬子准地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大型坳褶盆地, 是华夏系第三沉降褶带中的一个典型盆地; 而江汉沉降区则是上叠在中扬子褶皱带上发展起来的白垩-第三纪断陷区, 是新华夏系第二断陷带中的一个典型沉降区。两者属于不同世代、不同性质的盆地, 其间存在广泛的构造不整合。李四光所说的新华夏系"三隆"、"三坳", 其实是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一个巨型的复合构造区带, 它包括了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叠置复合。研究结果证明中华夏系不存在, 它是华夏系的变种。为了正确地描述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区域地质概况3075铀矿床位于华北地台某复背斜西段南翼,区域地层由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组成(表1)本区由于地处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会部位,因此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均较发育(图1)。区内矿产较丰富,主要有金、黄铁矿、磷、铅锌及铀矿等。这些矿产的共同特点是赋存于一定层位中,并不同程度的经受了变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等多期多阶段的再造和改造作用,地质条件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一、湖南省地下热术概况湖南省地处秦岭和南岭两个巨型纬向构造带之间,在此范围内尚发育有湘南、湘北及白马山—龙山三条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湘南发育有南北向构造带及弧顶朝西的山字型构造;湘西、湘中和湘东属新华夏系的三个构造带,前一个相当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的第三隆起带,后二者则属第二沉降带范围.岩浆岩活动除湘西北外,其他各地均较频繁,有不同时期的岩浆侵入,并有(車免)近期侵入的岩脉.这些条件使湖南地下热水遍布全省各地.据现有资料统计,全省范围已发现水温在23℃以上的温泉、热水钻孔、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广西冶金地质战线在锡钨矿的找矿勘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对原生锡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本文是对所掌握资料的一个初步整理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助益.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本区位于东亚大陆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西缘,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中段.区内发育东西向、南北向构造体系及其他各种扭动构造型式.构造的基本骨架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基本定型,燕山期更趋复杂化.加里东期以来,桂北、桂东南、桂东长期隆起,其他地区则下沉.隆起  相似文献   

8.
<正>1地质特征广西375矿床位于十万大山盆地东南侧。十万大山盆地为一中新代继承性内迭式断陷盆地。处于华夏古陆区,广西山字型弧顶的西南侧、南岭纬向复杂构造带西段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南段十万大山沉段带的复合部位。盆地基底为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下中三叠统及古生界,盖层主要为中生界和新生界红色碎屑建造。按基底形态,基底构造可划分为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凹陷三个构造单元,375矿床位于东部凹陷区东南缘。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东部岩盐矿床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明显受大地构造控制,因此,研究本区构造的分布特征,是了解成矿规律和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关于苏、鲁、豫、皖四省的地质构造,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不少工作,本文仅对该区中、新生代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沉积盆地的分布作些探讨。一、构造单元划分本区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中部,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向的中、新生代隆起带和沉降带构成。自东往西,本区分别归属于新华夏系的第二隆起带中段、第二沉降带中段和第三隆起  相似文献   

10.
王宗永  吕古贤 《矿物学报》2011,(Z1):101-102
构造环境是胶东金矿成矿作用最基本因素之一,许多矿田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往往赋存在一定的构造环境之中。1胶东构造特征山东半岛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而鲁苏交界带为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支通过的部位,这一区域构造位置决定了山东地质构造轮廓明显受EW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控制。NNE向的沂沭断裂带式胶东地区的西界。鲁东除新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大兴安岭新华夏系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的过渡地区。黑龙江弧型构造的西翼延长部位,其北部尚有东西向构造零星分布。矿区四周北东向褶皱和压扭性断裂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矿床位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和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交会处。在轴向北东的老岭背斜的东南翼。区域出露地层自老而新有:太古界鞍山群、中元古界老岭群、震旦系以及不整合在上述地层之上的中生界(图1)。  相似文献   

13.
文登-荣城地区位于胶东地区东部,为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之胶东隆起(李四光、1973),或隶属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地盾(黄汲清,1980)。   相似文献   

14.
<正>大冶铁矿床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与沉降带的联合部位,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带的西段(林新多等,1983)。矿体产于铁山岩体南缘闪长岩与下三叠统大冶群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接触断裂复合部位,主要由Ⅰ~Ⅵ号六个矿体组成。本文从接触带与矿体关系、成岩深度与剥蚀程度、深部物探信息及目前勘探程度方面对该矿深部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矿床地质》1983,2(3):60-68
一、珍珠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几个矿床实例。 1、吉林省九台县三台珍珠岩矿床矿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第二隆起带接触部位,即位于松辽盆地东部边缘、四楞山背斜东侧。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上侏罗统沙河子组砂岩、页岩及下白垩统营城组酸性火山岩。露头不好,广为第四系所覆盖,仅在矿床顶部及冲沟中有基岩出露。珍珠岩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K_1)营城组火山岩中。珍珠岩呈深绿色、绿色、浅绿色、  相似文献   

16.
煤层赋存的条件取决于煤系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景观、古气候及构造条件。根据下辽河西斜坡带区以往地质资料,本区发育一套含煤地层,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白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含十余煤层,动植物化石丰富,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沙海组、阜新组。本区与赤峰—铁岭盆地群的其它煤盆地皆分布在辽宁省中西部,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沉降带与阴山巨型纬向构造带复合部位,都是伴随新华夏系主干断裂而产生的断陷型盆地,无论在煤系沉积特征,还是后期所受构造改造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认为本区可能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湘南地区西以零陵、道县一线,东以永兴、宜章一带为界,北起北纬26°40′,南止于26°20′的地区.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重要基地之一,不仅蕴藏有可观的铅锌储量,且有大量W、Sn、Cu、Be等矿产资源.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地处东亚新华夏系第二、第三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南部,南岭纬向构造北缘.区内地层除前震旦系、志留系(?)外均有出露.震旦系、下古生界以及中、新生界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上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灰统为本区铅锌  相似文献   

18.
经过细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将金英金矿床构造划分为北东、北西、东西、北北东、南北等5个构造带及华夏系、北西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新华夏系、南北向构造带等5个构造体系,提出了华夏系→北西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新华夏系→南北向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史。研究表明,区域上以华夏系构造为主,金英金矿床金矿化处于北西向构造带中并沿北东向构造分布,即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受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及应力场的影响,广泛发育了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控制了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集在内旋回层和撒开端,弧形断裂内侧和构造运动活跃期形成的低级序扭动构造中,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地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处在杨子和华南两个全国一级地层区内,是华南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发育较全,沉积类型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因而历来为地质界所瞩目。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地质界先辈即开始对湖南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不少成果。新中国建立后,地质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获得丰硕成果。自1956年开始,湖南区调队开展了全省范围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对省内的地层、沉积岩、岩浆岩、地质构造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