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巴东长江大桥是连接209国道的特大型公路大桥,地处长江三峡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地区,桥位区滑坡崩塌较发育。为确保大桥安全稳定并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进行了岩体结构模拟,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及块体极限平衡法,对桥位存在的桥台斜坡和桥墩基础地基稳定性等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同时,对断裂破碎岩体及风化岩体、滑坡对大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桥墩基础形式、桩基深度、持力层及承载力和桥台斜坡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海如 《探矿工程》2007,34(6):36-39
福建后埔桥桥台采用注浆加固法提高原桥台地基土的承载力;采用钢筋砼框架加预应力锚索的方法来提高桥台及其基础结构的整体性;侧墙处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用于防止侧墙向外变形。介绍了加固技术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316国道某大桥自1990年通车以来长期运行,于1999年安全检查中发现大桥病害严重,后经修复加固后重新通车运行。文章以该大桥北岸(福州台)段的病害情况为例,分析其病害的成因.并着重从地质条件出发,在分析考虑场地土层类型与结构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基稳定性和斜坡面的稳定性两方面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大桥发生损伤破坏地段范围和北岸(福州台)段深层位移监测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岸(福州台)段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对高填桥台方案的不适宜,是导致该大桥产生严重病害的重要原因;同时,通过加重补桩以阻止和控制桥台滑移的加固措施,其效果也并非最佳。因此,该大桥病害的修复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应充分考虑不良地质条件的主要控制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4.
朱白朗 《广东地质》1997,12(1):58-63
三水大桥原设计南桥台地基失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桥台地基第四系软弱土体结构严重破坏,流变而导致失稳,诱发因素是快速超荷填土,潜水润滑和土体临空,滑坡工程处理采用减薄填土卸载,前缘增设反压护坡和桥台后移,大桥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勘察时曾指出:土体内摩擦角小,粘聚力低,在超重荷载作用下,极易国产生剪裂面而发生剪破,造成跨塌,或因严重沉降发生地基变形,施工时应换土改性,对南桥台的高填土段更应如此,如能事先预防处  相似文献   

5.
张逍  徐超  王裘申  吴伟成 《岩土力学》2020,41(12):4027-4034
加筋土桥台作为承载结构,其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备受关注。以美国鲍曼桥为工程原型,通过大比例缩尺模型的静载试验研究加筋土柔性桥台的承载性能。试验研究中,以有纺土工织物为筋材,共设置3组加筋土柔性桥台模型的载荷试验,主要考察桥梁基座的位置,即桥梁承载区外沿与面板的水平净距对桥台承载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净距是影响加筋土桥台承载性能的重要因素,承载能力随水平净距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快速递减;桥台面层水平位移和顶部沉降均随水平净距的逐渐增大而减小,且减小趋势表现出收敛特征;随着水平净距增大,筋材应变极值减小,桥台整体稳定性增强,表现出良好的复合体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还表明,美国现行规范关于加筋土桥台承载力计算方法可能仅限于特定的填料和加筋布置方式,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宜结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黎川大桥桥基隐伏异常地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地震反射波法、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的综合勘察,对黎川大桥河西岩桥基的地质稳定性及隐伏异常地质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岸桥台位置有长英岩脉存在,脉体SW侧比NE侧花岗岩风化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宝成线岳村大桥坐落于典型的覆盖型岩溶区,自1966年建成运营至1999年未出现任何变形,1998某公司在在桥下游140m处做深井抽水,于1999年6月桥基附近地面开裂,2000年6月大桥出现突然下沉变形。文章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及加固施工资料,论述了岳村大桥变形的根本原因和整治工程的设计思路,以期对遇到的同类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在宋家沟大桥桥台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条件及整治方案,阐明了施工任务及要求,叙述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的施工工艺流程,重点总结了钻进成孔、张拉锁定及灌浆的施工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运用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加固宋家沟大桥桥台是成功的,为桥梁类似病害的整治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优势面理论,采用优势指标法将敏感优势层分为3级,并确定了苏通大桥地基中的1粉砂层和7粉细砂层为敏感优势层。苏通大桥采用超长灌注桩基础,桩身全部置于土层中,敏感优势层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桩基承载力问题、软土流变问题及砂土液化问题。本文研究认为,敏感优势层将导致桩基承载力的降低,敏感优势层的流变将影响基坑的稳定性,通过试验得到了土的流变模型参数。此外,敏感优势层皆为砂土层,在震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液化而丧失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压应力通用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后路堤及锥体将在桥台地基中产生附加竖向压应力,它是桥台设计中计算桥台不均匀沉降、桥台前移、桥台桩基侧压力和挠度的关键参数。根据有关力学原理,推导了任一宽度台后路基及锥体引起桥台地基附加竖向压应力的计算公式,解决了现有规范中计算桥台基底附加竖向压力方法只适用于单线铁路路基和查表内插易产生误差的缺点,并易于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杭州某污水处理厂双线圆形管道拟采用顶管隧道施工方案,分别用plaxi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经验法计算得到顶管隧道穿越钱江二桥铁路桥梁引起的地面变形、桩基变形、桩基承载力影响大小数据。结果证明顶管穿越铁路桥,对桥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李龙起  罗书学 《岩土力学》2012,33(5):1300-1305
群桩基础中设计的倾斜桩基以其横向阻抗能力强等优势在港口、码头以及桥梁基础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随着山区及不均匀地基土地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滑坡、斜坡变形体和不均匀地基上设计倾斜群桩桥梁基础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由于倾斜桩基受力状态的复杂性,目前倾斜桩基础设计仍参考竖向桩基承载力计算理论,凭借经验进行设计。对此人们虽然做了许多探索,但仍未形成完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标准。为此,结合厦深客运专线某特大桥桩基选型研究项目,利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就倾角为0°~12°周边斜桩的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竖直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倾斜桩基则呈陡降型;就倾斜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力而言,倾斜基桩的合理倾角为8°左右;竖直桩基中角桩轴力最大,边桩轴力次之,中桩轴力最小,倾斜桩基中的中桩轴力最大,角桩轴力次之,边桩轴力最小;倾斜桩基桩身弯矩分布形式与基桩的倾角有关,当倾角达到12°时,桩身将出现反向弯曲段。基桩倾角的不同是导致倾斜桩基和竖直桩基竖向承载特性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冯君  张俊云  朱明  江南 《岩土力学》2016,37(Z2):94-104
高承台群桩基础是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一种常用形式,受到风、地震等荷载作用影响,常常需要承受较大的横向荷载。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软土地层中单桩、群桩的横向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软土采用修正剑桥黏土本构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群桩研究方案包括了桩数的变化以及桩间距的变化。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的基桩平均横向承载力(总承载力/桩数)较单桩基础显著增加,且水平荷载方向桩间距越大,其横向承载力越大;群桩基础基桩受力存在三维空间效应,不同位置基桩受力大小排序为角桩最大,其次为边桩,最小为中间桩,弯矩极值差异可达20%,群桩基础桩周土影响范围距外围基桩边缘净距离约为16D (D为桩径)。桩与桩相互影响效应对群桩水平承载不利,承台约束效应对水平承载有利。探讨了考虑上述两种效应的群桩效应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在软土地区高承台群桩基础横向承载力计算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竖轴向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现场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托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洛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对原有工程桩施加预应力,形成了以工程桩为锚桩的锚拔体系。加载过程中试桩应力、锚桩应力及桩顶位移测试,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技术,以工程桩作为锚桩构成桩基础静载试验的锚拔体系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施加预应力大小的原则、方法以及确保后期曾作为锚桩的工程桩有足够承载能力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复杂条件下高拱坝应力及坝肩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先珊  周创兵  王军 《岩土力学》2008,29(1):225-229
众所周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拱坝应力和坝肩稳定对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江坪河高拱坝地质构造较复杂,坝基及坝肩岩体存在大量断层、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和卸荷、风化岩体等地质缺陷,引起两岸坝肩岩体变形不对称、压缩变形量增大以及坝肩局部岩体承载能力低,直接影响到拱坝正常运行和稳定性。因而,对各种工况下的坝体及坝肩岩体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坝体及坝肩的应力和变形发展状态、可能失稳模式、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研究成果表明,未加固时坝肩岩体不稳定,因此,通过研究采用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右岸采用6个传力洞进行加固;左岸采用锚洞进行加固。采取加固措施以后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其研究成果表明,加固有一定的效果,改善了两岸的受力状况和变形分布,提高了坝肩稳定性,但左岸坝肩仍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锚洞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静压预制桩工程性状研究──以河南某电厂技改工程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河南某电厂技改工程为例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 ,探讨了影响静压预制桩沉桩深度成因 ,分析了静压桩承载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证明静压桩的沉桩深度和承载力与地基土的性状密切相关。对于河南某电厂技改工程场地 ,尽管桩端进入砂较小深度 ,却可以在桩端平面附近良好土层的作用下提供较大的端阻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文  白晓宇  俞茂宏 《岩土力学》2005,26(10):1617-1622
现有的地基临塑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公式均以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效应,其计算结果一般偏小,没有充分发挥土体强度潜能。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以Terzaghi公式的假设与原理为基础,导出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一般形式,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是其特例。由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计算的地基承载力比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要大,可发挥土体的强度潜能,得到一系列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中折减系数取值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公式中的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值需根据经验确定,且取值范围较大。因此,要准确计算出复合地基承载力有一定难度。本文根据桩土共同作用机理,探讨了折减系数 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比较研究了一些典型工程静载试验的实测资料之后,对系数 的取值作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