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里斯本往西走向断崖,便到达卡摩安兹诗中所写的“陆尽于此,海始于斯”的那个地方,真有点像我们所说的“天尽头”或“天崖海角”,它就是欧洲最西端——罗卡角。不过,说它是“天尽头”有点名不副实,走近罗卡角,举头眺望,天还是那么高、那么远。“欲穷千里无边际,更进一步有断崖”,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2.
地处非洲西海岸加那利群岛的正南方是博哈多尔角,由于这一带海域有看不见的海流经过,这里终年大雾弥漫,波涛汹涌,加上这一海域险滩暗礁密布,所以在中世纪以前,欧洲的航海者常在博啥多尔角触礁遇难。人们流传着在那黝黑的巨大漩涡里,住着妖魔和遇难水手的鬼魂。博哈多尔角的悬崖下,是“魔鬼之海”,“世界之尽头”。  相似文献   

3.
1978年12月-1979年7月,国家海洋局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首次在中太平洋西部海区进行底栖生物定量采集。调查海区分为两个:Ⅰ区范围为南纬2°-10°,东经170°-173°20'。该区位于美拉尼西亚海区的西侧,北临吉尔伯特群岛、瑙鲁岛和大洋岛,东临埃利斯群岛,西南为维提亚兹海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黄海南部、东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表层流分布图提供的资料作为边界条件,对区域119°~132°E,21°~41°N做数值模拟.模拟出的流场各流系与实测的基本吻合。所得主要结论为:(1)在30°~33°N,125°~128°E这一区域流速小,流向不稳定,它的西、南部分别有流入,东、北部有流出的这一特点与孙湘平所提出的“海水集散”区概念一致、(2)对马暖流不能简单地视为黑潮的分支,应该认为“海水集散区”是它的发源地,此“海水集散区“的水来源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周边海区的海浪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收集了1960~1990年的国际气象船舶报资料,以台湾岛为中心,范围为20°~28°N、116.5°~124°E的海区,并将整个海区划分为台湾海峡、台湾东部、台湾北部、巴士海峡四个海域。按1°×1°网格逐月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海面风、海浪玫瑰图,以及平均波高、平均周期、大浪大涌(≥2.5m)频率、小于等于1.2m波高和各类波长频率分布图。通过分析得出全年的海浪特点及其分布规律,这对发展国民经济、航海和军事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多文献认为,在一定距离(约700—800海里)以内,双台风会发生相互旋转和相互吸引,这就是“藤原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在间距20°纬距以内,双台风发生明显气旋式互旋(12小时互旋角Δθ≥+10°)的仅占总数的30.3%,而且东台风处于西台风的东北象限时,发生明显互旋的机率要比东南象限大,这表明环境流场的引导作用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对13个双台风47时次资料,计算了藤原效应和环境流场引导作用引起的双台风互旋角速度,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双台风中心间距在7°纬距以内时,藤原效应起主要作用,7°—15°纬距时,环境流场引导气流起主要作用,间距15°纬距以上时,不适用藤原效应。  相似文献   

7.
夏,冬季对马暖流(表层)来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黄海南部、东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表层流分布图提供的资料作为边界条件,对区域119°~132°E,21°~41°做数值模拟,模拟出的流场各流系与实测的基本吻合。所得主要结论为:(1)在30°~33°N,125°~128°E这一区域流速小,流向不稳定,它的西、南部分别有流入,东、北部有流出的这一特点与孙湘平所提出的“海水集散”区概念一致。(2)对马暖流不能简单地视为黑潮的分支,应该认为“海水集散区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是指邻接和围绕大陆领土、坡度平缓的浅海地带。它是陆地的自然延伸并被海水覆盖的部分。它从低潮线起逐渐向外倾斜,平均坡度小于1°,一般深度约200米。从这里再向外倾斜,坡度变得相当陡峭,平均约3—6°,急剧向下,直到坡度明显增大,深达3000米左右的地点为止。这个坡度急转直下的海底区域,称为大陆坡。在大陆坡的底部铺盖着大量沉积物,通常称为大陆基,坡度约1°左右,深达4000—5000米。由此往下便是海  相似文献   

9.
鉴明 《海洋世界》2004,(2):45-46
天尽头在哪里?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有一长长的、窄窄的呷角,像一只尖尖的鹿角深深地插入黄海之中。这个三面临海的呷角叫成山头,当地人称它成山角。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海峡两岸合作勘探南海油气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我国台湾“中油公司”签订的“台南盆地与潮汕凹陷部分海域协议区物探协议”于1998年4月16日正式批准生效,5月1日开始执行。 该协议是海峡两岸两大石油公司根据经济上平等互利原则签订的第一个合作协议。“物探协议区”位于116°30′E~118°30′E、20°55′N~22°50′N范围内的南海珠江口海域,毗邻台湾海峡位于台湾省高雄市以西250公里和广东省  相似文献   

11.
海洋对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化的影响,是研究气候异常的重要基础,而海洋信息区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它的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海洋热状况的大尺度变化。本文,根据1950~1979年热带太平洋(42°N~42°S,130°E~80°W)的表层水温资料(COADS),采用两次相关计算标准信息量指标的方法确定了信息区;讨论了各信息区的水温与全区水温同期相关的特征,对研究气候异常提供了海洋热力基础。  相似文献   

12.
“SZ-4”飞船高度计天线指向角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2月7到8日“SZ-4”高度计的波形数据,经过波形数据预处理(波形为1 s的平均、去除热噪声和波形归一化)后,对海面回波波形后沿进行拟合,计算出了高度计天线的指向角,结果表明,“SZ-4”飞船高度计天线的指向角几乎全部在0.024°以内,天线指向在计算时间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阿尔发海岭位于北冰洋中 ,其地理座标为北纬85°30′,西经120°。它隆起在洋底之上1200m(深度2000m) ,实际上一直位于被冰层密封的海区。自从它被美国浮冰站发现之后的近40年间 ,从未对它进行过研究 ,因为无法通向这个海岭。正是因为这一点 ,阿尔发海岭被选择为德国科研破冰船“极地”号和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共同进行的“北极—98”极地优先目标之一。1998年7月4日 ,破冰船开始进入预定的目的地。在某一瞬间似乎冰层在这一次也不让它们通过 ,但运用卫星冰情勘测资料 ,在7月14日破冰船终于到达了…  相似文献   

14.
林春育  徐建军 《海洋学报》1991,13(4):489-499
本文选取了1983年4月1日到9月30日的ECMWF的2.5°×2.5°网格点资料,采用了1000、850、500、200hPa等层的范围为30°-160°E,35°S-40°N的u、v、z三个要素,引用了T.Murakami等人的方法,将各要素场消除季节变化趋势后,对所选定的各等压面上季风系统特征区的要素场进行了谱分析,从而得到了1983年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风场和气压场普遍存在着的准40天、准两周和准一周的振荡.在低层850hPa上,经向风40天周期振荡在东亚季风区,位相有从南向北传播的特征,赤道对于南北半球的40天振荡的传播具有陷波现象.纬向风40天振荡的位相传播,西太平洋到南海是向西传播的,其传播速度为7-10个经度/天;印度到南海是向东传播,其传播速度为5-8个经度/天.而中国南方各特征区降水和其南侧经向风的40天振荡却有很好的位相关系,一般滞后4-8天.  相似文献   

15.
大太阳天顶角下水色卫星叶绿素遥感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豪  何贤强  陶邦一  王迪峰 《海洋学报》2018,40(11):128-140
本文利用考虑地球曲率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型PCOART-SA,对大太阳天顶角下叶绿素浓度的卫星遥感探测极限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传感器几何参数,尤其是太阳天顶角对叶绿素浓度变化的探测极限能力影响较大;大太阳天顶角下,卫星对叶绿素浓度变化的探测能力下降十几倍。在典型陆架水体(叶绿素浓度为1 μg/L),低太阳天顶角(30°)时,叶绿素浓度变化探测极限为0.012 8 μg/L(约为原浓度的1.2%),而大太阳天顶角(80°)时,探测极限为0.136 μg/L(约为原浓度的13.6%)。相比于太阳天顶角,观测天顶角增大造成的叶绿素浓度探测能力衰减较小。叶绿素浓度越高,吸收作用越强,对卫星遥感器的辐射探测灵敏度、定标及大气校正精度的要求越高。  相似文献   

16.
马继瑞  林春发  李斌 《海洋学报》1985,7(2):131-142
本文主要根据“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FGGE)期间“向阳红09”和“实践”号海洋调查船两个航次观测的海面风、海流、温度和盐度资料,讨论调查海区(5°N—5°S,160°—175°E)表层流同风场的关系,分析温度、盐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美国华盛顿数值天气预报中心(KWBC)的3—5天预报的1000hPa等势面的格点高度场(5°×5°)资料,由“海上风的边界层模式”计算的风场,应用“一个参数的大洋波谱模式”,进行了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输入风场资料存在一定误差,计算的浪场与3─5天后的实测浪场仍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它位于粤桂隆起区以南,海南隆起区之北,东至雷州半岛东部海城,西越东经108°线,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由于新生代沉积主体部位在盆地西部,所以通常又把广西南部海岸以南,广东雷州半岛以西,东经108°以东,北纬19°35′以北,海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称为北部湾盆地.(图1).已钻探井31口,1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说明加倍GLA四阶GCM的水平分辨率,从4°(纬度)×5°(经度)到2°×2.5°网格如何能显著地提高该模式的预报能力,这里介绍两个例个。 第一个个例是1978年9月9日1200GMT的GLA分析后的36小时预报。在这期间位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南岸的一个1004hPa弱低压在向东北东移动过程中强烈地发展到987hPa(见图1a和图1b)。这个被称为伊利沙白Ⅱ皇后的风暴的发展被2°×2.5°网格模式非常好地模拟出来。这个模式预报出的中心气压是987hPa,这比4°× 5°模式的预报低10hPa(见图1c和图1d)。这个风暴模拟中的地表强迫和高空涡度收支的相对重要性,将在这次会议上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春季南黄海水文特征和水团分析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29  
利用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及物质输运”合作研究项目第一航次1996初春所获得的CTD资料描述了南黄海初春温、盐和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水团结构,并揭示了春季在34°~36°N,121°45'~124°E的南黄海西部水域的中层冷水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初春黄海暖流上表层开始向济州岛方向退缩,黄海底层冷水团首先在青岛外海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