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超级地球     
《海洋世界》2012,(10):8
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的恒星中,太阳系以外可能有数十亿个"超级地球",它们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但由于其内部活动过于迟缓,难以支持其表面形成生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弗拉德·斯塔曼科维奇说:"在我们发现的那些绕着遥远恒星公转的行星中,它们的成分与地球相似,但质量更大。这些岩石性的超级地球是否像地球一样有着厚厚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9,(10):7-7
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布满岩石的行星,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5~10倍。这些“超级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德国空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弗拉达·斯塔门科维奇表示,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大小必须类似于地球,而板块构造和磁场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一部分原因是地球有相对稳定的气候,而地球磁场可以将宇宙中对生物分子有害的射线反射回空间。地球气候的长期稳定性依赖于板块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2):8-8
人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超级捕食者”。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对其他生物的猎捕行为已经改造了这些生物。这种改造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让自然界“望尘莫及”。人类猎捕行为对猎物的改变速率比自然界大3倍,比其他的人为影响(如污染)大50%。  相似文献   

4.
南极洲板块是古冈瓦纳超级大陆的中间块体,在南极洲长达10000km的大陆边缘中,约有85%的长度是张裂扩展类型,以及沿南极洲半岛太平洋边界的近1200kin大陆边缘,是经山脉-海沟碰撞后,由俯冲类型转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南极洲的分离以及连续性南半球海洋的形成,都开始于侏罗系并一直持续到第三纪中期。近年来,南极洲大陆边缘的地球物理数据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朱瑾 《海洋世界》2008,(3):12-27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湿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仅占地球总面积2%略多一些的湿地生态系统,虽没有海洋的浩瀚、森林的广袤,但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支持了全部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衍生生物群落,其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地球生命系统有着重大的作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利用济南、滨州和潍坊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14日下午到晚间发生在鲁中地区的超级单体回波演变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风暴产生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有利的风垂直切变条件下。其演变分为经典超级单体和强降水超级单体两个阶段。经典超级单体由普通单体迅速演变而来,其特征十分明显。强降水超级单体由经典超级单体风暴与其后侧下沉气流触发的普通单体风暴合并形成。合并过程造成风暴旋转强度增强,并产生类似龙卷的小尺度涡旋,导致了地面大风和大冰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的Ilwis软件简介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影象系统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实用性及重要性。地球资源卫星影象覆盖面积大,重复性好,直观性强。并且卫星影象是数字化的,易于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分析及解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地理信息系统泛指处理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8.
环球海事     
《海洋世界》2001,(7):4-4
近日盛传惊人消息,说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地球上的水最终将会被“烤”得一干二净!不过,这是10亿年后的事。科学家们对此忧心忡忡,设想用火箭轰击距地球1.8万公里范围内的慧星和小行星,让它们在地球边上通过,用其引力,使地球远离太阳54公里。但要特别小心,因为稍有差错,行星就会撞击大地。此中真伪,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地球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相当多的假说。大量对地球起源的不同观点是研究地球的不同学科长期独立发展的结果。个别学科,特别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可能性,独立地解决这个问题。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诞生了新的全球学说,其创始人是地球物理学家。对该学说有利的是以下事实:大陆外形的吻合、世界洋中脊体系、古地磁资料、上地幔中存在着较低黏度层、陆壳和洋壳的地球物理差别。可见,所有这些事实或者是地球物理的,或者是地理的。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与大洋钻探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起开始执行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国际联合领域研究计划,是地球科学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了大洋钻探计划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其科学意义,提出了南海开展大洋钻探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可望解决的与南海相关联的7个地球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10,(9):9-9
近期地球的种种表现,是在向我们预示它真的进入了特殊的发展阶段吗? 在地表下5000千米的地方,神秘的力量在聚集。科学家无法解释目前地核的运动方式。理论上,地球内核应该在吸收外核的铁,使其结晶成固态。  相似文献   

12.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锆石示踪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锆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地质研究中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对其形态学研究,再结合其地球化学特征,可讨论其母岩的成因;同时,结合颗粒锆石的微区定年,可以讨论重要的地质事件成因和演化,如锆石的成因和微区离子探针技术在研究造山带构造年代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M-ICPMS)技术对丽水凹陷古新统沉积岩中锆石进行微区定年和微量元素测定,并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杂来源的锆石,利用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区分效果不理想,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并不是有利的沉积和锆石来源显示。  相似文献   

13.
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说”是风靡世界的地球起源理论,该理论主张地球是从“原始星云”转化而来的。笔者对此理论明确提出质疑。阐述了南海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及其来源,以及在星云中发生的合成元素的核过程,据此指出,地球全部海洋化学元素是在星体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核反应的综合产物,而绝非简单地从康德—拉普拉斯的“原始星云”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另一颗恒星或超新星聚变爆发形成的次生星云创造了地球。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剖析地球发生的现象。研究发现,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地球的硅元素输送、地球自转的平衡,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难以想象的精准性和其超强的控制能力,而且能够充分保持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剖析地球发生的现象。研究发现,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地球的硅元素输送、地球自转的平衡,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难以想象的精准性和其超强的控制能力,而且能够充分保持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海洋渔业潘荣和,张荣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宝库,仅其生物量的年净初级产力即约5,000亿吨,将足以满足200亿人口的食物需求。海洋仅对获取高质量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意义,已日益...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面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它作为地球的基本界面,对地球各个圈层、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最为灵敏的反映和表现。各个地质时期的海面变化,都曾相应地引起全球性或区域性海陆相对位置和地球环境不同程度的变迁,特别是对沿海与陆架地区的侵蚀与堆积作用,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各种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曾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及活动,大部分受海面变动所影响。当今,人们已经用验潮仪记录海面变化,其幅度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很大差…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作为一种利用计算机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查询、分析、建模和表示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管理数字、文字(属性)和空间(图形、图象)信息,而且能够提供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释,灵活精美地制作多种成果图件,为地学家提供了在计算机辅助下对地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和解释的有力手段.因而,随着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已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东亚、东南亚地学图数字…  相似文献   

19.
与数字地球相关的海洋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仕义 《海洋科学》2001,25(10):55-57
1数字地球概述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 ,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数字地球”概念 ,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完全信息化的地球,把地球上的所有信息 ,按照地球坐标整理 ,构成一个不但具有时间维,而且具有空间维的全球信息模型和信息网络。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快速、…  相似文献   

20.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3,(3):10-11
南极洲Antarctica科学气球南极洲飞行创纪录美国航天局发射的一个科学气球在南极洲上空飞行了55天1小时34分,其飞行时长已创下同类科学气球的新纪录。这个气球名为"超级虎",主要用于探索宇宙的高能射线。美国航天局表示,"超级虎"携带了新工具,用于测量宇宙射线中比铁元素重的稀有元素含量。通过其获得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