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华北和南北地震带北段8级大震发生的时间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以25年为周期的三性分布拟合华北和南北地震带北段8级大震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现拟合较好,因之在今后预测8级大震时可作为参考。三性分布是指周期性、倍周期性和每个周期的黄金分割性组成的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青海7级以上大地震发生时间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及其西邻地区上世纪曾发生8次7级以上大地震,包括一次8.1级地震,其时间间隔符合以25年为周期的三性分布。这个8.1级地震还符合陕甘宁青更大空间范围内历史上8级大震的三性分布。据此外推预测,2012年及其前后2年内在青海可能再一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3.
8级大震预测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发现中国境内和邻区历史上的8级大震其发生的时间间隔大多数为25年和25年的倍数,鉴于我国新疆和蒙古国西部大震按25年作倍大多数落于2002-2007年,所以我们认为蒙古西部和新疆在今后5年内可能会发生8级大震。  相似文献   

4.
1966~1976年华北的邢台大震、渤海大震以及唐山大震皆可由以29 a为周期的三性分布求出其发震年份.至于发震地区可由"静中动判据"求出是唐山地区和渤海莱州湾地区.邢台大震的位置可由立交模式来推求.1966~1976年这次大震高潮后由三性分布后延推知在2016~2017年华北可能会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震.  相似文献   

5.
正有地震史料记载至今,中国及边邻地区共发生8级地震约32次,包括台湾两次,唐山准8级地震1次。其中1303—1879年间,历史记载8级地震约12次,大约50年左右发生一次8级地震,间隔时间或重复周期偏长。空间多分布在中国南北地震带以东地区。南北地震带为东、西部过渡大震区。1900年以来,中国及边邻地区发生8级大震20次(含台湾2次,唐山、玛尼、印度、哈萨克斯坦"准8级地震"各1次),17次集中在大陆西部。如简单取算术平均的话,每  相似文献   

6.
基于静中动判据和三性法,对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粗略中期预测作了回顾。静中动判据指的是1979年3月29日有一个6级地震在库车东北发生,它对预测大震的地区有指示意义。该震距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约150km。由于地震越大与1外因的关系越密切,所以我们认为北天山地区1812年尼勒克8级地震与1911年阿拉木图81/2级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25)-1年可能反映着有25年周期的外因存在,这个外因对7级地震也会有触发作用,1914年巴里坤7.5级地震即属于此。这3次大震组成的时间系列对以后大震的发生年份有一定指示意义,所以我们从1812年尼勒克大震的发生年份算起,经8×25年,即2012年作为库车周围200km的范围可能发生7级地震的年份。但实际发生的地震震级偏低,只有6.6级。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预报的再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立交模式、静中动判据和高山峰指标讨论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的地点骤报。由74年周期性、三性法和倍九律讨论了这个8.1级大震的时间预报。倍九律包括热红外异常、6级地震活动和K=8的大磁暴在震前出现的倍九天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8.
1981年1月24日5时13分,我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城附近(北纬30°00′,东经101°10′)发生6.9级强烈地震。截止2月25日,震区已发生余震1700多次,其中3级以上4次,2.0~2.9级37次,最大3.6级。余震分布多在县城20公里内,似  相似文献   

9.
依据西藏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对比了美国地震台网(NEIC)记录,收集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和西藏地区及邻区5级以上的历史地震资料,同时收集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和西藏定日5.9级地震机制解资料。研究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西藏定日5.9级与尼泊尔8.1级两次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动态触发了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5.9级地震,反映了青藏块体本身具有较高的应力水平。震源机制解显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当日,西藏定日发生的5.9级地震为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张性活动,属于藏南拆离系与控制近南北向拉张断陷盆地的正断层型地震,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定日5.9级地震与尼泊尔8.1级地震属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会对青藏块体产生重要影响,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和历史震例均显示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会对青藏块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在1934年1月15日尼泊尔MS8.3级地震后三年内地震呈现北东—南西走向展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后西藏地区及邻区地震活动也呈现较明显北东向成带分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后,西藏地区出现3级以上地震起伏性丛集活动,该区的地震震级水平短时间也略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吴清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13,29(4):411-423
以1995 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 世纪~ 公元1911 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在时间和强度上,公元1500 年以前,受条件所限很多历史大震没有记载或者有些记载没能流传至今,而流传下来的历史地震也仅有少数烈度点;公元元年以前,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且有缺漏,导致估定的最大震级记录不超过7 级;公元1500 年以后才开始出现8 级以上大震记录。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记载点明显较西部地区更为翔实。本文对单烈度记载点历史强震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既有仪器记录又有宏观考察的现代地震按照历史地震参数获取方法进行处理,以讨论烈度点稀缺对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 预测回顾(1)利用360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认为:大陆西部地震具有22年准活动周期,二十世纪起算的第5个地震活动期结束时间在2005年;(2)由各活动期地震能量释放指标(必要条件)判断本活动期①~④:①1997~2005年大陆西部还将有8 4级地震的累积能量释放;②2000~2005年大陆西部还将有8 2级地震的累积能量释放;(3)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8级大震显著地受西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影响,仅当该段有8级地震活动时,大陆西部及邻区才可能有响应(充分条件),由此判断[1,2]:①1997、1998年预测意见:因最近(1991年)8级大震活动在太平洋东岸,故推断近期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汶川8.0级地震后各地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开展调查分析。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主要包括动物异常、地下水位异常、地象异常。地震序列前期宏观异常现象出现多,后期出现少。2008年5月25日青川6.4级地震前后几天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相对更突出。研究认为,汶川8.0级地震后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地象异常以及地下水位宏观异常现象集中,主要沿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分布。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本文用三性法、静中动两种方法,对其前兆显现、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回顾表明,在2012年时,对甘肃东南部历史上8级、7级以及6级三个震级档的地震进行三性法分析后,预测在2013-2014年时间段内,天水地区可能有6级地震发生.圈定的地点是在天水为中心150 km的范围内.另外,注意到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与“静中动地震”指标所要求与定义的震级和年份相近,因而以此地震作为“准静中动”地震判断地区,与该区域三性法所做的时间预测相配合,预测在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周围大约150 km的范围之内,将也会在2012年以及2013、2014年发生一个6至7级的地震.而实际发生的岷县漳县地震震中距离天水123.8 km,距离迭部112.1 km,即该地震发生在预测的范围内.由于地震预测的复杂性,当用三性法以及静中动指标对全国和甘肃省的地震情况分析后表明,在别的地区还有更为显著的发震指标显现,出于危险区不能划得太多的限制,因而把针对甘肃东南部的预测列为第二个发震可能性的方案之中,遂在2012年只得出研究性的预测结果,没有提出预测意见.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地震实际发生验证,甘肃省首发的强震不是在一个最有可能的静中动指标所指明的地点之中,却在一个“准静中动地震”的地点发生.但该地震对三性法的震后验证表明,其方法还是有前兆性指标显示的.该次地震的发生,表明“准静中动指标”也是值得重视的预测指标.研究表明,三性法相比较常用的中期尺度的预测方法,它能在存在强震背景的情况下,在趋势上指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是其独特的地方,与多种方法结合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强震预测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一度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态势,2003年中强地震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过程,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活跃。从8.1级巨震的孕育背景、历史巨震震例及现今地震活动分布格局对中国大陆的强震形势及青海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未来数年中国大陆西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背景,青海地区强震危险区可能仍以东昆仑断裂带及邻近的唐古拉地震带为主。  相似文献   

15.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5,21(1):130-137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表1),最大地震为12月2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西北8.7级(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地震。2004年全球地震活动仍维持前几年的活动格局,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和日本地区的强震活动显著(图1)。2004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石海明  陈平  马海军 《高原地震》2007,19(2):78-79,41
我国西部的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自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7次8级以上大震,均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大陆地区有90%的6.5级以上强震发生在西部,现今强震活动依然活跃。西部地区60%的大中以上城市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反应谱最大加速度值为0.15g。在这种地质构造条件下,其地震破坏程度也是非常严重的。由此决定了防震减灾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哈雷彗星接近地球与大地震发生的可能关系,特别列表说明了从14世纪以来哈雷彗星与8级大震的对应关系;作者并据此指出1986年哈雷彗星将再次接近地球,因此有必要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要注意对中国西部强震的监视。第四篇介绍和分析了“美国1900—1979年重要地震图”,此图所示的1277次重要地震中,死亡人数≥10人或经济损失约1百万美元的共有682次,主要分布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文中指出欧亚地震带分布面积广、震源浅而且大震级地震比例较环太平洋地震带要多,其地震活动水平虽较环太平洋地震带要低得多,但地震造成的危害却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以来全球8级地震呈现新的活跃态势, 7.5级以上强震在空间上呈优势分布, 强震相对集中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界带上尤为突出。 2009年全球发生20次7级以上强震, 其中有15次发生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近期仍具有延续全球强震活动优势空间分布。 本文在以往关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运动方式以及相关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 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分为印度亚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 依据强震应变释放资料分析中国大陆西部、 印度板块边界和澳大利亚板块边界之间强震活动可能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与印度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 印度板块边界与澳大利亚板块边界活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914—1993年时段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5个完整强震释放时段与印度板块地震活动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且中国大陆西部地区强震活动相对印度板块边界地区滞后0~5年, 这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强震趋势跟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升  顾国辉 《中国地震》2023,39(4):922-926
<正>0全球火山活动概况2023年7—9月全球共有63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15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3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5座,无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表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链上,少数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上,个别活动火山处于其他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图1)。从国家分布来看,活动火山多集中在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  相似文献   

20.
广西强震的空间分布与震源断裂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广西强震的空间分布 广西M≥5 3/4级的强震,有1875年6月8日凌云与凤山之间的6级地震、1890年8月29日陆川县乌石以东的5 3/4级地震、1936年4月1日灵山县平山附近的6 3/4级地震和1958年9月25日灵山县石圹的5 3/4级地震。这四次强震震中都分布在乐业——陆川断裂带上或其旁侧,基本上成带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并与乐业——陆川断裂带的走向基本一致,说明乐业——川陆断裂带控制着广西强震的空间分布。强震主要发生在这条断裂带的两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