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1]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云南的4个M≥6.7级强震活跃期有3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80%。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11年的准周期,据此,作者利用20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4组11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2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我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2006/2007年,并可能持续活动至2015年,该期间将有较多M≥6.7级地震发生,将构成云南又一个地震重灾期。文中还对强震首发地点作了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2.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天体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1900.0~2000.0全球发生的M≥7.0的地震与月亮升交点黄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月亮交点潮可能是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一个重要天文影响因子,丰富了日月引潮力与地震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古代记录的极光(公元前207年至公元1517年)和地震(公元前70年至公元1643年)用自相关和频谱分析的方法进行周期分析,得出极光和地震都存在着11年左右(极光:10.54年±0.27年;地震:11.06年±0.40年)的周期以及其他中长周期,前者与古代阳黑子周期相符,并与近代太阳活动周期一致。表明:(1)极光和地震等地球物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2)太阳活动(及与其相关的极光等地球物理现象)的11年左右周期并不是“近300年来才有的一种暂时面貌”,而至少是近2000年来就已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 1 90 0~ 1 996年全球的M≥ 7.0的全部地震发生在日、月引潮力极值与非极值附近的轮次检验 ,从而揭示出地震的发生与日月引潮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根据日、月引潮力的计算结果 ,从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与强震的震源机制 ,讨论了在地震的触发中起重要作用的可能是引潮力的水平分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0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对于这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震前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为了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提高地震预测水平,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特对此作一小结。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以后,利用可公度性原理,分析了近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地震,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时间具有可公度性,且它们基本上发生在其时间轴上的可公度值点上。根据对川滇块体地震信息的可公度性分析,该研究区的可公度值是2.44年,因而2013.24年就是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点;根据卫星重力异常反映的地壳密度异常变化图,雅安西侧与汶川具有两个特征相同的独立的卫星重力局部高异常梯度突变区,2008年的汶川地震只是释放了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能量和应力,这导致能量和应力在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特别是南西端与重力异常突变位置的叠加区加速积聚和集中,因此曾佐勋多次指出四川的下一个大震将在雅安与康定之间发生。这两方面的分析都是震前的,可惜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如果事前能将这两个方面的预测加以综合分析,则可以达到短期预测的目的。这再一次表明,地震预测必须走综合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7.
2008~2009年云台等高仪时纬残差的异常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2009年间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资料的残差值的变化,讨论了残差异常变化与此期间云南天文台周围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8月30日攀枝花6.1级地震以及12月26日昆明4.3级地震的可能的关系,并讨论了与该研究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前后的气象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认为局地气象异常与地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那么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前后有没有气象异常呢?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1988—2007年20年间局地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为基准,通过构建气象异常指数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前后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降水强度和日平均气压等5项气象要素指标的异常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前2个月的时间内有异常状况出现,并且其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在地震过后这些异常并未立即消失;从5项气象要素异常空间分异来看,汶川是气象异常的中心地带,表征了汶川地震与局地气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尽管气象异常是否是地震发生的必然前兆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出现在汶川特大地震前后的气象异常再次给我们一个提示,即气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统计分析 1 990~ 1 998年中国Ms≥ 6级地震与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特殊位置的关系 ,说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它预报手段 ,对中国地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前后的气象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认为局地气象异常与地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那么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前后有没有气象异常呢?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1988~2007年20年间局地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为基准,通过构建气象异常指数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前后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降水强度和日平均气压等5项气象要素指标的异常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前2个月的时间内有异常状况出现,并且其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在地震过后这些异常并未立即消失;从5项气象要素异常空间分异来看,汶川是气象异常的中心地带,表征了汶川地震与局地气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尽管气象异常是否是地震发生的必然前兆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出现在汶川特大地震前后的气象异常再次给我们一个提示,即气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1987年1月—1989年11月期间,2cm、3.4cm、6cm、10.7cm和21.2cm五个波段每日总辐射流量与日面上占主导地位的活动区黑子视面积之间的关系,对第22周上升段若干大活动区的射电缓变成分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几个大活动区在日面时S-Ay图上处在平均曲线之下,当黑子面积增加时,射电流量的增加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Shoemaker-Levy9号童星于1994年7月与木星碰撞己成为事实.本文依据众多碰撞时刻的观测报道,并结合碰撞预报,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用不同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所给出的碰撞时刻的报道,强调了碰撞物理过程的重要性.最后,按照统一的物理模式初步确定了各个碎核的碰撞时刻.并归算出木星南纬碰撞带区的自转速度约为9h55min-周,说明它没有受到营核连续撞击的影响.本文还将各管核撞击点在水面上的位置与预报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AR6659是22周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区,它爆发了22周最强大的高能事件。本文用云南天文台的光球、色球精细结构照片和北京天文台怀柔站的磁场速度场资料,分析了该活动区磁场速度场的二维位形和大耀斑期间的演化特征。本文分析的4个大耀斑均爆发在中性线附近的N极区磁场梯度大的地方及色球速度场的红移区。偏带观测也显示耀斑物质是向红端移动的。耀斑波沿横场传播在离本黑子群几万至十几万公里的地方激起感生耀斑,在原生耀斑与感生耀斑之间往往有耀斑环相连。此外,本文还从演化特征出发分析了耀斑爆发前活动区等离子体的宏观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差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8年5月至12月份在临潼监测的BPL授时台发射的低频地波信号,对有关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涉及信号发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Arecibo timing and single-pulse observations of 17 puls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have analysed the soft X-ray emission in a wide area of the Sculptor supercluster by using overlapping ROSAT Position Sensitive Proportional Counter pointings. After subtraction of the point sources, we have found evidence for extended, diffuse soft X-ray emiss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nature of such extended emission through the cross-correlation with the density of galaxies as inferred from the Münster Redshift Survey. In particular, we have analysed the correl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X-ray emitting gas. We have fou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f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only with the softest X-ray emission (0.1 – 0.3 keV) and only for gas temperatures   kT < 0.5 keV  . We have excluded the fact that this soft X-ray diffuse emiss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galaxy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by unresolved active galactic nuclei, groups of galaxies or individual galaxies. The most likely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soft, diffuse X-ray emission is tracing warm–hot intergalactic medium, with temperatures below 0.5 keV, associated with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 the Sculptor supercluster.  相似文献   

17.
18.
毫秒脉冲星计时方法和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脉冲星的时间频率特征。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国内外毫秒脉冲星计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开展毫秒脉冲星计时研究的可行性、目标及任务 ,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给予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十多次等离子体彗尾扭折的资料进行了测算,由此分析了行星际激波的某些特性。由太阳事件导致的行星际激波,不仅时空尺度很大、而且强度也很高;但是由别的原因导致的行星际骚扰,一般产生的,则是时空尺度较小的弱激波。根据彗尾扭折效应的分析,文章给出了行星际激波波面前后的速度差值,其大致范围在100—500km/s。  相似文献   

20.
We have analysed X-ray spectra of 13 solar flares as obtained by the Bent Crystal Spectrometer (BCS) on the Solar Maximum Mission. In particular, we have examined the observed ratio of T Fe/T Ca where T Fe and T Ca are the temperatures obtained from the Fexxv and Caxix spectra,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investigation we have analysed only flares which reach quasi-steady-state during the decay. It turned out that the observed ratio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a model consisting of a single, uniformly heated loop, with a constant or variable cross-sectional area. We propose that this problem may be solved by introducing some distribution of the heating function across the flaring loop. This model has been tested by detailed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