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口地区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河流搬运的物质大部分沉积在这里。从沉积环境来看,河口地区既不属于典型的陆相,又非典型的海相,而具有过渡性质。对于黄河口沉积物中一些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及河口地区的沉积环境过去了解得不多,本文主要根据1983年冬季对黄河口附近119°—120°E,37°33′—38°30′N的地区(图1)调查的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架的沉积物分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试图根据底质类型和水动力环境,并参与沉积物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堆积地貌等因素,对中国东部及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进行分区。并将沉积区具体划分九个类型,即:①大河口外泥质沉积区、②沿岩流泥质沉积区、③小环流泥质沉积区、④陆架泥质沉积区、⑤浪控砂沉积区、⑥潮控砂沉积区、⑦残留砂沉积区、⑧现代混合沉积区、⑨改造混合沉积区。这样更清晰地揭示了底质类型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及沉积物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莱州湾西部13个岩心柱样粒度组分与参数,运用Flemming粒度三角图,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岩心柱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莱州湾西部划分为4个区域,即现代黄河口侧缘、广利河口北潮滩、莱州湾南岸和中部浅海区。根据粒度曲线特征,分析了每个区域内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结果证明:莱州湾西部百年来沉积特征建立在黄河形成沉积环境之上,沿岸短源河流对沉积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现代黄河口侧缘沉积环境受黄河影响至今,沿岸河流改造作用较小;广利河口北潮滩沉积环境形成于黄河行水期间,目前广利河水系对原有沉积环境改造作用明显;莱州湾南岸小清河、弥河取代黄河成为影响沉积环境的最重要因素;莱州湾中部海域则受到沿岸河流的综合影响。沉积环境以广利河口为界限,呈现南北分异。北部沉积环境随时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反映了黄河多期次行水带来的沉积特征;南部沉积物质来源依次为广利河、小清河、弥河,沉积环境在水平方向上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日照近海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计算、多元统计分析和沉积环境动力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复杂,从泥质砂质砾到泥均有分布,共11种类型。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砂和粉砂为主,砂含量占绝对优势,多以细砂形式存在。日照港和岚山港附近的沉积物粒径细,分选较差,负偏,峰态平坦,其它区域总体上粒径粗,分选差,正偏,峰态尖锐。研究区分为3个不同的沉积环境区。1区分布在傅疃河口近岸,为河口强动力沉积区;2区分布在东部15~20m水深区域,为潮流沉积和残留沉积混合作用区;3区分布在日照港和岚山港附近海域,为潮下低能沉积区。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重金属的自然沉积分布受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组成的控制,可以Ni的分布为代表模式。在自然沉积的背景上某些金属在大沽口和北塘口附近水深<3—5m的河口潮间带,迭加了一人为的排污影响带,可以Pb的分布为代表模式。且据此可划分出渤海湾的重金属背景区。利用背景区细粒级类型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上限值作为渤海湾细粒沉积物的背景值。河口重金属的积累,相对来说并不严重这与输沙量大及高沉积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郑庄区块山西组地层较薄,以K7和K8砂岩与上下地层分界,发育主煤层3号煤层.其沉积期处在陆表海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演化阶段,发育了大面积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主要沉积了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沼泽等沉积相,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相不发育.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山西组分为Ⅰ、Ⅱ、Ⅲ 3个砂组,进一步研究了区块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在山西组的演化过程中,分流河道变宽且平直,分叉减少,河口砂坝沉积逐渐消失,自下而上沉积相呈现向陆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埕岛海域CBG4a孔岩芯进行粒度分析,划分出海滩、三角洲支流河口滨线、海滩附近沙丘、黄河三角洲河口沙坝、黄河三角洲水下三角洲前缘隆起、水下天然堤、河流等7种沉积环境。对样品进行Q型聚类分析,识别出分辨力及代表性更强的一组分类统计量:各粒组百分含量及相关的粒度参数(C,Md,Mφ,δ1,Sk,Kg,Q1,Q3)。Mφ-δ1,Kg-Sk等结构参数散点图与沉积环境有很好的相关性,河流、海滩、沙丘等沉积物有较明确的界线。粒度象图反映了沉积物分布总体特征,其中水下天然堤、三角洲支流河口滨线沉积、海滩及其附近沙丘沉积等亚相易于在F-M图中区分,而黄河水下三角洲前缘隆起沉积、黄河三角洲河口沙坝沉积、河流沉积等在L-M图和A-M图中均易于区分。  相似文献   

8.
闽江河口沉积结构与沉积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已有的闽江河口航道整治研究成果,在该河口采集了13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根据对沉积结构、河口沙坝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的分析,探讨了闽江河口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可划分为砂质、混合和泥质3个沉积区,它们分别代表三角洲前缘、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沉积环境;2)闽江河口各汊道径、潮流强度对比不同,河口沉积过程有显著差异。径流在川石水道的发育中居主导作用,潮流是塑造梅花水道的主要因素;3)河口沙坝类型受制于输出水流的扩散形式,闽江河口有多种类型的河口沙坝,川石水道的河口沙坝为水下突堤型,乌猪水道北侧发育了水下突堤型沙坝,熨斗水道为拦门沙型河口沙坝,梅花水道则是潮流脊型的河口沙坝。  相似文献   

9.
洪辉亮  陈峰 《台湾海峡》2003,22(1):65-78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九龙江口SD03岩心中自生矿物的成因,推断河口区在约10ka,B.P.中历经了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河口海湾沉积三种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10种重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0.
许艳  王拓夫 《台湾海峡》2011,30(2):269-274
沉积物粒度是描述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沉积物粒度参数可以反演沉积物堆积过程、沉积水动力特征.通过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海湾、河口、潮坪区的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口与海湾区的红树林沉积物以泥质为主;有堤坝保护的河口区红树林沉积物颗粒细,为悬移质体含量高且连续稳定的低能环境;红树林发育差的潮坪区红树林沉积物为砂含量较大且水动力较强的高能环境.并通过推算海湾区沉积物的沉积年代,结合样品粒度分析的结果得出了该地区风暴潮发生的大致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4.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IAP-AGCM(二层大气环流模式),针对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表层海温(SST)异常进行八个月的数值积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潮弯曲时北太平洋冬季SST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30-60d振荡的特征;在北半球的30-60d振荡,大部分地区为向西传播,在南半球则为向东传播;其经向传播较为复杂,在120°E剖面上以向南传播为主;热带地区受此SST异常的影响以西太平洋、印度洋大气加热场的30-60d振荡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付克忖 《海洋学报》1980,2(3):51-58
本文讨论了南黄海北部海域及青岛近海海水激光(6328Å)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与温跃层的相关性。依据三个年度不同季节(春、夏、秋)现场实测结果,叙述了衰减系数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对现场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冲绳海槽是一个正在扩张的年轻弧后海盆。对这个海盆的研究在地层学、古海洋学、构造学、地震学及海底资源勘探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这个海槽处在大陆地壳向大洋地壳转化的过渡性地壳域,许多人试图从冲绳海槽的研究中,获得关于洋盆早期演化的知识。本文根据反射地震资料(图1)就该海槽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