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2020,(4)
经水工环调查评价,发现贵州六盘水太阳沟泉水具有天然饮用矿泉水的特征,该矿泉水常规含量稳定,HCO3-含量3. 47~211. 81 mg/L,Ca2+含量3. 67~80. 66 mg/L,pH值为7. 71,锶含量为0. 446~0. 609 mg/L,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属重碳酸钙型含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根据贵州六盘水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特征,分析了六盘水太阳沟天然矿泉水成因,指出了天然矿泉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化学条件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等关系密切,这对合理开发利用该矿泉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北滦平大兴沟高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特征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晓松 《江苏地质》2018,42(2):339-344
河北滦平大兴沟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处天然、优质高锶矿泉水,Sr体积质量达2.44 mg/L。通过水文地质测绘、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质分析、抽水试验等方法,初步查明了该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以及泉水分布、埋藏、水量、水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对该矿泉水特征进行了评价,为下一步矿泉水的勘查提供基础数据。大兴沟饮用天然矿泉水为滦平首次发现的高锶矿泉水,水质稳定,水量大,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3)
对凉州区高坝镇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相关工作,分析了该矿泉水形成条件及水质特征。其中微量元素锶含量为0.506~0.640 mg/L,已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其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该矿泉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谷凤凰山矿泉水位于在建的太谷酎泉寺避暑山在,是锶-重碳酸-钙钠型低矿化度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泉水环境优越,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对曲海天然饮用富锶型矿泉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分析,该矿泉水阴离子以重碳酸氢根(HCO3-)为主,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含量0.523~1.74mg/L,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锶的界限指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富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6.
北章村矿泉水产于漕河、界河冲洪积扇的中下部。主要含水层相当于第Ⅲ含水组,属中更新统。含水砂层埋深108.3m,井深200.22m,涌水量300m ̄3/d。该井为一中深层承压水,经多次检测水质完全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87)。经国家级评审鉴定,命为锶-偏硅酸重碳酸钙·镁·钠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该泉水位于著名的“一亩泉”水源地下游,水质优良,地理位置、人文景观优越,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2)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类型多样。本文对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采集检测工作。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其分布,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变幅较大,变化于13.0℃~52.9℃之间,平均为22.2℃; pH值介于7.0~8.1之间,平均为7.4,总体呈中性水。Piper三线图显示其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Mg)为主。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阴阳离子的变异系数较大,反映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地下水化学组份形成与演化的因素相对复杂。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分析得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单一锶型为主,二元复合型和多元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相对较少;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显示,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遵义市绥阳县和安顺市黔西县,而在黔东南州全区、贵阳市南部地区以及毕节市-六盘水市西部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较低,未达锶型矿泉水限值。通过对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的分析,探讨了贵州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规律,为揭示全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因规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章贤 《地下水》2018,(5):28-31
依据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区域、主要类型和珍稀类型三个方面研究了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按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可将安徽省天然矿泉水分为12种类型,其中,锶型、偏硅酸型、锶偏硅酸型为主要类型,占全省矿泉水井(泉)点总数的76.67%。锶型矿泉水分布以合肥市分布较为集中,皖南分布较少;偏硅酸型矿泉水以黄山、淮南、六安等市分布较为集中;锶偏硅酸型矿泉水则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滁州、六安、宿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市。研究结果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般若泉位于五台山佛地台怀镇殊象寺旁,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泉水流量大、水质好。经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和山西省两级评审鉴定,属锶低钠重碳酸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量、水质类型、产地分布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中的问题。叙述了不同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医学保健价值,并指出我省还有含碘、溴、锂、硒与锶、偏硅酸的多元素复合类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殊医学价值,提出改进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的途径,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预示了乐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淄博市淄川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照含水层性质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岩浆岩类构造裂隙水3大类。区内29眼井泉监测点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锶型、锂型和锶锂复合型3种类型矿泉水。从水岩作用角度分析了矿泉水中锶和锂的来源,认为研究区广泛分布寒武纪碳酸盐岩,石灰岩尤其是鲕状灰岩中丰富的锶元素,是锶矿泉水形成主要的物源条件之一;地下水沿灰岩裂隙岩溶运动为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水动力条件;研究区腐殖质经低矿化近中性的大气降水淋滤后,形成富含腐殖酸的偏酸性溶液入渗地下,对地下岩层产生溶解、溶滤作用,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岩石中的锶元素大量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和青藏高原区)的相接部位,气候类型多样、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复杂的地质条件、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锶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全省644个水点的样品检测分析,表明锶含量主要集中在0.09~1.00 mg/L,最高值达15.6 mg/L,锶含量≥0.40 mg/L、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11个,占全部水点的58.1%,锶是甘肃省地下水中普遍含有并且含量较丰的微量元素之一。经统计分析表明,在水文地质单元上,以山前盆地第四系地下水为主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和以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为主的陇东黄土丘陵区地下水中最有利于锶的富集;地下水类型上,以中新生界碎屑岩地下水锶最易富集,而以变质岩为主的基岩裂隙水不利于锶的富集;循环特征上,以具备深循环条件的盆地型地下水系统最有利于锶的富集,而循环路径短、交替条件较强烈的局部水流系统中地下水锶偏贫。围岩中的锶丰度,决定了地下水中锶的含量,白垩系和新近系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中锶丰度高,决定了白垩系碎屑岩地下水、新近系碎屑岩地下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具备锶矿泉水富集的物质条件;同时锶在地下水中富集,还与地下水所处的构造环境和地下水循环运移特征有关,盆地型的地下水流系统和进行深循环的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径流距离远,循环路径长,地下水在含水层的滞留时间长,有利于锶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和富集。  相似文献   

13.
王娟  龚庆红 《吉林地质》2013,(4):120-123
红丰泉为偏硅酸型矿泉水,含有锶、锂、锌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处优质天然矿泉水,流量大,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和村-孙庄盆地富锶矿泉水赋存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村-孙庄盆地锶矿泉水属低钠低矿化度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中性低温矿泉水。通过对盆地构造、岩溶发育、地下水动态等特征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二、三段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盆地内的主要富锶矿泉水地层,锶元素来源于碳酸盐和岩浆岩,矿泉水中氚浓度(33.86±3.44TU)含量表明,该矿泉水形成年龄为10~20a,具有远源补给、深层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山阳县暖水川矿泉位于山阳县王阎镇暖水川村,矿泉水出露的地层主要是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砂岩,这些地层中含锶量和含硅量均较高,锶一般可达0.065~2.28g/kg,硅含量9.2~56.8g/kg,矿泉水中的锶含量一般在0.34~0.48mg/l,偏硅酸含量在30.1~36.7mg/l,属含锶、偏硅酸型矿泉水,矿泉水水温在29~31℃。  相似文献   

16.
淄川太河矿泉水水源地位于淄博市淄川东南部山区的太河镇境内,是淄博市主要水源地。该水源地矿泉水类型以含锶型弱碱性水为主,也有少量较奇缺的锂锶复合型弱碱性水,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矿泉水聚集区。但由于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淄川矿泉水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力弱,开发秩序混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做到:坚持保护为先确保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实施综合整治规范矿泉水产业秩序,坚持科学开发努力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魏荣道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5,14(1):86-89,95
本文就永登龙泉第三系锶型承压矿泉水的产出条件、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着重对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锶型矿泉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寿阳县矿泉水田位于娘子关泉群岩溶水系统西北部补给径流区。受多期构造影响,使该处奥灰岩溶深埋,而其深部地下水交替却较为积极,使补给区游离CO2随大气降水进入岩石裂隙,溶解奥灰岩中的菱锶矿,形成了超深水位岩溶矿泉水田。该处矿泉水具有高锶、低钠特征和优势,且含有锶、锌、钼、偏硅酸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元素或组分,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矿泉水形成与赋存条件,指出该矿泉水赋存于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中粗砂为主的孔隙中,属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锶、偏硅酸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的界限指标,属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20.
董悦安  孙彬 《现代地质》1998,12(2):249-252
应用热力学原理对平顶山煤矿八矿地层中的长石、石英、高岭土及碳酸锶在该区热力学条件下溶解的可能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区矿泉水中的可溶性硅主要来自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石英,锶来源于灰岩中碳酸锶的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