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的砷(Ⅲ)和总砷。用玻碳电极同位镀金直接测定砷(Ⅲ);用过硫酸钾消化后,亚硫酸钠将砷(Ⅴ)还原成砷(Ⅲ)而测得总砷。本方法的检出限达3×10~(-10)M。回收率砷(Ⅲ)为106±4%,总砷为101±11%。样品经过简单的预处理能得到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2.
悬浮泥沙     
(一) 悬浮泥沙含量值根据计算统计结果,全区海水中悬浮泥沙含量甚低,平均含量为42.1g/m~3,以20—40g/m~3为主(占49.6%)。含量大于65g/m~3的为数甚少(占19.4%)。实测极高值(底层)为1462.5g/m~3,最大垂线平均值为502.9g/m~3(均见于122站,1980年10月15日10时)。各海区悬浮泥沙含量不等,具有含量分布的差异性,从整个海域看,含量值以九龙江河口湾与外港最高,西港次之,浔江最低(表5·8-1,图5·8-1)。  相似文献   

3.
砷在一般大洋水中约为2.0×10-8mol/dm3(文献[1,2]为1.5×10-9),从热力学平衡计算砷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砷(V)[3],而实际上大部分海区中三价砷(As(Ⅲ)〕的含量都是较高的(表1).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 ,研究了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酶反应动力学参数 ,比较了以壳聚糖为底物的纤维素酶与淀粉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最适温度均为50℃ ;最适pH值为5.4 ;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米氏常数Km 值分别为 :1.68mg/mL、0.17mg/mL;最大酶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 :1.24mg·L-1·min-1、1.22mg·L -1·min -1。  相似文献   

5.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9年4月至1990年1月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生态基线调查资料,对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潮流急,潮差大,营养盐丰富,悬浮泥沙含量高,且叶绿素α含量比较低。 光合作用同化数随季节而异,平均值为3.07mgC·mgchla~(-1)·h~(-1)。水域现场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和水体强烈混合的限制,平均值仅为27·00mgC·m~(-2)·d~(-1)。而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初级生产力为60.14mgC·m~(-2)·d~(-1),高于秋、春两季,冬季最低,仅为2.31mgC·m~(-2)·d~(-1)。  相似文献   

6.
扭 究 与 霉 材一深封闭海风潮数值计算—…………·‘··二……·,……………·。…··,……、……,,,·,,,…·、·,·、……··*…·。…壬喜年(1一I)东海海面热且平衡和海水热含量的特征分析—………………··,…………………………………………·白德宝(!叶)对卡奔培利亚湾热带风暴成因的初步探付,,…………………………………………··。…、··、·。、…、·“·施国强等(卜n)卫星红外遥感信息与底拖网渔场相关性的初步研究—…………………………·二··,……………··韩士左、沈建华(led6)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水域表层梅水…  相似文献   

7.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民 《台湾海峡》2005,24(1):58-62
本文根据 1998年的南海调查资料,对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南海表层沉积物总砷含量介于 (0. 8 ~19. 0)×10-6 (m/m,干重,下同 )之间,变异系数(为 0. 52)较大.近岸海域沉积物总砷含量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在中部远离大陆的海域,沉积物的类型和组分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大陆坡两侧,沉积物总砷含量与粒度之间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南海东北部和中部海区沉积物总砷含量在过去的 20a中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且东北部的含量总体上高于中部.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亲虾常用天然饵料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比较了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中 4 种常用天然饵料———长吻沙蚕 Glycera chirori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去壳)和杜氏枪乌贼Lol igo duvancelii 的营养成分及组成。结果表明,杜氏枪乌贼的蛋白质(78. 41%)和胆固醇(16.1 mg·g-1 )含量最高;双齿围沙蚕的 EPA 和 DHA 含量最高(分别为 14. 15%和12.97%),∑n 3/∑n 6值为5. 79;长吻沙蚕的 EPA和 DHA含量略低(分别为 12. 36%和11.54%),但其∑n 3/∑n 6值最高,为 7.06;长吻沙蚕的α 生育酚含量最高,为 47.72mg·kg-1,以下依次为双齿围沙蚕(43.02mg·kg-1 )、近江牡蛎(42.31mg·kg-1 )、杜氏枪乌贼(38.93mg·kg-1)。双齿围沙蚕具有最高的抗坏血酸含量,为 110.12mg·kg-1,以下依次为长吻沙蚕(100.06mg·kg-1)、杜氏枪乌贼(91.41mg·kg-1 )、近江牡蛎(33.75mg·kg-1 )。通过比较这些天然饵料的营养组成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认为杜氏枪乌贼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含量及理想的氨基酸组成,是凡纳滨对虾亲虾的优质蛋白质和胆固醇来源;而长吻沙蚕和双齿围沙蚕具有高含量的EPA和DHA,以及更高的∑n 3/∑n 6值,是凡纳滨对虾亲虾的最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此外,2 种沙蚕的α 生育酚和抗坏血酸含量较高,对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定净光合放氧速率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和pH对 4株雨生红球藻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光照强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十分显著 ;4株雨生红球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饱和点和pH分别为 :Haematococcuspluvialis 2 6 :1 5℃ ,2 5 0 μmol/(m2 ·s)和pH7 0 ;Haematococcuspluvialis 3 0 :2 0℃ ,2 0 0 μmol/(m2 ·s)和pH8 0 ;Haematococcuspluvialis 3 4 :1 5℃ ,2 0 0 μmol/(m2 ·s)和pH7 0 ;Haematococ cuspluvialisWZ :1 0℃ ,1 40 μmol/(m2 ·s)和pH6 0。雨生红球藻细胞数量的增加与光照时间成正比。初步认为H pluvialis3 0、H pluvialis2 6和H pluvialisWZ是 3个有潜力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藻种。  相似文献   

10.
第1期均匀水底上二维随机波面的二阶谱·································……孙孚、丁平兴、余宙文(1)杭州湾潮波三维数值模拟....········..··········································……李身铎、顾思美(7)渤海局部海域风暴潮漫滩的数值模拟··········································……史峰岩、孙文心(16)用实测海水透明度数据和NOAA卫星数据计算黄海悬浮体含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751-GW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广西自然种群泥蚶蛋白酶活性与pH值和温度的关系,所有数据都检验其正态性和方差同质性,并用Statistica软件包分析处理,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最适pH值为2.6和4.6,两者对应的蛋白酶活力分别为(0.68±0.03)u/g和(0.59±0.03)u/g,pH值为6.6以后的酶活力迅速减弱且变化趋缓;在pH值为6.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4~38℃)升高酶活力逐渐增强,最适温度为38℃,其对应的酶活力为(0.40±0.01)u/g,38℃以后酶活力逐渐减弱。这些结果表明,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的蛋白酶活力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均差异显著。广西自然种群泥蚶蛋白酶与皱纹盘鲍最适pH值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泥蚶存在胃蛋白酶。  相似文献   

12.
低温贮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保藏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行了罗非鱼在0,5,10,15℃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高品质期、货架期的研究,并对其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细菌总数、VBN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罗非鱼在0~15℃温度区域是淡水鱼中鲜度下降慢的鱼种,在0,5,10,15℃贮藏中,罗非鱼的高品质期分别为11,6,3和1.5d,货架期分别为20,9.5,5和2.5d。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假单胞菌数平均为(6.27±0.23)Log10cfu·g-1和(7.70±0.11)Log10cfu·g-1,显示了假单胞菌计数与罗非鱼的感官鲜度及保藏期具有较可靠的一致性。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细菌总数平均为(6.84±0.60)Log10cfu·g-1和(8.08±0.41)Log10cfu·g-1,VBN值平均为(11.8±1.38)mg·100-1·g-1和(20.1±1.66)mg·100-1·g-1,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细菌总数和VBN作为罗非鱼低温贮藏的鲜度指标与感官鲜度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6月在南黄海鱼产卵场 18个站位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 0 .81× 10 6ind· m-2 (± 0 .4 1× 10 6ind· m-2 ) ,平均生物量为 1.2 2 g dwt· m-2 ,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图型大体相似 ,即高的数量值分布在等深线 5 0 m以浅的与海岸线平行的74 94、7994、85 94、11394等站。小型底栖生物数量与 10种环境因子的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 ,丰度与水深呈负相关 (r,- 0 .5 5 5 ,P<0 .0 5 ) ,与 Chl- a呈正相关 (r,0 .4 86 ,P<0 .0 5 ) ;生物量与水深、沉积物中的粘土含量 (% )和水含量 (% )均呈负相关 (r,0 .4 84~ 0 .5 0 0 ,P<0 .0 5 )。共鉴定出 18个小型生物类群 ,线虫是数量占优势的类群 ,平均丰度 0 .6 0× 10 6ind· m-2 (± 0 .36× 10 6ind· m-2 ) ,占总丰度的 73.8% ,其他的重要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 (18.7% )、多毛类 (3.1% )、动吻类 (1.6 % )和介形类 (1.1% )。按生物量 ,优势类群依次为多毛类 (占 2 9% )、桡足类 (2 3% )和线虫 (2 0 % )  相似文献   

14.
福建闽南沿海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硕良 《海洋学报》2005,27(6):116-122
通过2003~2004年对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砷含量的调查监测,对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的分布进行了探讨.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总砷含量为0.65×10-6~4.80×10-6,总平均值为2.09×10-6,其中有机砷和无机砷占总砷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1.6%~98.2%和2.3%~38.4%,平均值分别为88.8%和11.2%.在相同养殖区,养殖贝类体总砷平均含量的种间分布差异较小.滩涂养殖底栖贝类体内总砷平均含量总体上高于浅海筏式养殖贝类体的平均含量.福建闽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体内总砷含量在泉州湾、湄州湾、东山湾和九龙江口高,在诏安湾和围头湾低,在其余各湾相近.5种养殖贝类体内无机砷的污染指数和总平均值分别为0.05~0.76和0.23,总砷的污染指数和总平均值分别为0.06~0.48和0.21,总体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养殖贝类体中砷含量与体长之间总体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长江冲淡水区细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细菌在长江口冲淡水区生态系营养动力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于1997年10月10日至20日,1998年5月14日至6月1日在观测海区以及在绿华山海域设置大水体围隔生态系实验装置进行细菌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秋季观测海区平均细菌生产力(C)为(1.44±1.30)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B3和C3站.春季测区表层细菌生产力(2.43±1.22)μg/(dm3·h)高于底层(1.01±0.43)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和B断面诸站.秋、春季平均细菌生产力相当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23%.秋季和春季表层细菌数量分别为(5.22×108±0.88×108)个/dm3和(1.97×108±1.10×108)个/dm3.1998年5月18日至6月1日在围隔实验点的自然海区中细菌生产力变幅范围为0.13~5.79μg/(dm3·h),平均值为(2.47±1.60)μg/(dm3·h).围隔装置内加可溶性磷(PO43-)实验,春季细菌生产力由1.28μg/(dm3·h)增长至32.20μg/(dm3·h),其增长幅度低于秋季1.43~43.47μg/(dm3·h).油污染实验中细菌生产力由6.61μg/(dm3·h)增长至37.97μg/(dm3·h),呈逐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连续培养方法,在光暗周期下研究了光强对一种海洋硅藻——伪矮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3H)荧光特性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光强的增强,DCMU增强荧光产额、荧光增强比、细胞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叶绿素a、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比值均增高,荧光产额、细胞叶绿素a含量降低;而细胞蛋白质含量在10—100μE·m~(-2)·s~(-1)光强范围内,随光强的增强而降低,当光强大于100μE·m~(-2)·s~(-1)时则升高.取样时间对生长光强与细胞叶绿素a、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叶绿素a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的关系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破碎限制波面起伏概率函数····················,……董启超黄愕袁业立S.R.Long 刊于《地球物理研究(JGR)》(美国)94(Cl)2959。海洋中尺度涡旋在陆架上衰变的解析模式研究···························……郑全安袁业立 .刊于《中国科学》B辑,2,198盯破碎波统计及其在上层大洋中的应用(英文版卜·············……袁业立华锋潘增弟 刊于《中国科学》B辑,32(12)2989。渤海潮汐及大风作用下水位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8.
策1期厦门港湾潮流分布特征················································”···.·.····....···......·……二份刚(1)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海面辐射平衡的时空分布·····························,···········……蔡学荟(6)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Fe,Mn,Zn,C。,Ni的地球化学特征······”·”“·······……陈粉等(13)东山湾表层沉积物Cd,Pb,Cu含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982年10月浙江潮下带(北纬27°10′—30°30′,东经122°30′以西)海域叶绿素α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表层平均叶绿素α为1.85mg·m~(-3),10米层平均叶绿素α为1.91mg·m~(-3),略大于表层。文章比较了象山港、乐清湾、东山湾和渤海湾的叶绿素α分布状况。调查海区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81.17mgC·m~(-2)·d~(-1)。其值低于浙江沿岸上升流海域。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海洋沉积物、生物体、水体中痕量砷的测定,应用最广的是经典的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但该法需在有机相中显色,有机溶剂氯仿等毒性较大,灵敏度较低(ε=1.2×14~4)。近年来有人用碘化砷萃取铋盐-抗坏血酸钼蓝法测定砷和砷锑钼蓝光度法测定钢铁及矿石中微量砷,灵敏度也比较低(ε=1.15×10~4)、(ε=2.1×10~4)。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