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新疆若羌县黑山梁地区北山岩群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山岩群是一套经角闪岩相主期变质作用和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强变质变形地体.据岩石组合特征可划分为4个岩组:第一岩组为斜长角闪片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第二岩组为片麻岩夹斜长角闪片岩、石英片岩、变粒岩;第三岩组为石英片岩夹大理岩、石英岩;第四岩组为石英岩夹石英片岩.经原岩恢复,第一岩组原岩主要为板内拉斑玄武岩,具向岛弧玄武岩过渡趋势;第二岩组原岩为快速沉积的碎屑岩和酸性火山岩;第三岩组原岩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第四岩组原岩为成熟度较高的碎屑岩.据火山岩组合、碎屑组合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年代为早元古代,构造环境为早期裂谷发育速度较快,火山活动强烈,沉积物为快速沉积的碎屑岩;后期构造趋于平缓,碎屑岩成熟度升高,并夹有厚层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产出的榴辉岩相岩石包括石榴橄榄岩、榴辉岩、榴云片岩、榴辉片麻岩、榴玉英岩和榴辉大理岩等不同系列,它们均分布于花岗质片麻岩中。矿物共生序列研究表明,榴辉岩相岩石经历了从绿帘角闪岩相、柯石英榴辉岩相、角闪榴辉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的演化过程。花岗质片麻岩及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并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却与榴辉岩相岩石经历了同一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事件,证明二者在地壳范围内发生了构造合并  相似文献   

3.
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岩石组合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地块是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边界分别为康西瓦—苏巴什华力西期缝合带和库地—其曼于特加里东期缝合带。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分布于西昆仑地块东部,主要由一套海相火山岩和浅海陆棚相细碎屑岩组成,并遭受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通过1:25万《于田一伯力克幅)区调工作,将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厘定为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认为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活动边缘。  相似文献   

4.
高州岩群分布于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是被断裂所围限的古老构造地层单位。根据变形变质程度将其从下至上划分为三个组:(1)黄岭岩组,变形变质作用非常强烈,变质程度变麻粒岩相至角闪岩相,以片麻状混合花岗岩为主,见沉积变质岩残留体,地层层序已难予恢复;(2)莞塘组,变形变质作用强烈,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下部发生混合岩化,地层层序基本上可以恢复:(3)新安组,安形变质作用较弱,为绿片岩相,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5.
桐柏-大别造山带随县群变质变形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元古代随县群分布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部,是一套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中的砂页岩—流纹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建造,并在拉张环境中受到了辉长辉绿岩墙侵入.从新元古代末开始经历了多期变质和变形作用改造,记录了华北与扬子两大陆块及其造山作用的复杂演化历史.以现代变质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石学与构造学,宏观与微观研究,确立了随县群的地质事件序列.其主要有3个变形和变质演化阶段:晋宁期伸展滑脱固态流变,低绿片岩相变质;印支期韧性剪切,绿帘—蓝片岩相变质;早燕山期逆冲推覆,低绿片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6.
夏立元 《华东地质》2017,(2):117-125
皖东滁州张八岭地区具有丰富的绢云母矿产资源,近年来陆续发现并探明多处绢云母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绢云母矿产地。文章基于对安徽滁州李集—三合集一带1∶50 000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论述了该区绢云母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控制因素,建立了绢云母矿床区域成矿模式。研究认为该区绢云母矿床受青白口纪西冷岩组地层控制,西冷岩组原岩为一套海相喷发的火山岩夹陆源碎屑岩,属细碧—石英角斑岩—碎屑岩建造,经低绿片岩相变质变形后形成不同类型的绢云母片岩。该绢云母矿床的成因为火山沉积变质矿床,印支期是西冷岩组变质变形的主构造期,为绢云母矿床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7.
分布于山东省鲁西地区的济宁群是全隐伏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地层,主要岩性组合为:绿泥绢云千枚岩、变凝灰质砂岩、千枚状粉砂岩、变长石砂岩、炭质(绿泥)绢云千枚岩、方解绢云千枚岩、石英绢云凝灰质千枚岩、方解磁铁石英岩、千枚状变质砂岩、变英安岩等。下部为变火山碎屑岩系,以出现变火山碎屑岩(含熔岩)和粒度相对粗的正常碎屑岩为特点,称为翟村组;中部为含铁岩系,以出现较多方解磁铁石英岩为特点,称为颜店组;上部为千枚岩系,以夹火山—正常细碎屑岩和炭质含量不等的千枚岩为特点,称为洪福寺组。地层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相,经历了较强烈的褶皱变形和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改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济宁群中碎屑岩的源岩为鲁西TTG岩系,地层总体为裂谷环境还原条件下的热水沉积组合。含铁岩系具苏必利尔湖型BIF铁矿特征。  相似文献   

8.
哈尔克山北坡原定上志留统阿克牙子组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可能为早元古代地层,构成伊宁—中天山板块的基底;上志留统穹库什太组则为由绿片岩、蓝片岩及少量大理岩化灰岩透镜体、蛇绿岩推覆岩片构成的“变质俯冲杂岩(变质混杂岩)”组合。  相似文献   

9.
甘、青交界处民和县史纳村一带早元古宙湟源岩群表壳岩属一套“有层无序”地层,岩石组合为石英岩、绢云(二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石英片岩、含榴(十字)二云石英片岩、角闪片岩等。晋宁旋回主要发生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出现了从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带,高峰期变质条件P=3.8×108~4.8×108Pa,T=558~645℃。该套岩层具“褶叠层”性质,新测得Sm-Na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900Ma,为古元古代地质事件。变质作用P-T-t轨迹具逆时针特征,表明此时为活动大陆边缘或是大陆岛弧环境。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湟源岩群表壳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碎屑岩Na2O+K2O=5.28×10-2,V/Ni=7,Sc/Ni=1,Sc/Sr=0.1。  相似文献   

10.
芨岭产铀花岗岩体位于甘肃龙首山拱断带。区内广泛分布着一套变质岩系。中下元古代龙首山群,由浅海-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变质而来的黑云母石英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组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哈尔克山北坡上志留统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尔克山交坡原定上志留统阿克牙子组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可能为早元古代地层,构成伊宁-中天山板块的基底;上志留统穹库什太组则为由绿片岩、蓝片岩及少量大理岩化灰岩透镜体,蛇绿岩推覆岩片构成的“变质俯冲杂岩(变质混杂岩)”组合。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医巫闾山—关山地区,印支期板内碰撞过程相伴随的变形变质作用使太古代结晶基底发生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与此同时,也使中元古沉积盖层岩石发生绿片岩相进变质作用。前者形成糜棱岩系组合,后者形成云母片岩—大理岩组合。控制这种变质作用双重性的直接原因是原岩的性质。对这种变质作用双重性的识别及其产物的研究不仅为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为确定板内碰撞带地壳物质组成与结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尤其对确定缺乏高压变质岩组合的碰撞带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分布于白干湖一带的下元古界小庙岩组为一套由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大理岩等组成的浅变质岩,该地层严格受白干湖断裂的控制,分布于断裂北缘,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岩侵位于该套地层。白干湖钨锡矿田即产于该套地层中,受元古界地层、昆中断裂及加里东期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控制。该矿田是祁曼塔格成矿带上的重要地质找矿成果。在吐拉一带的下元古界苦海岩群岩性组合为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片岩、大理岩等,其分布范围受昆中断裂的控制,区内海西期中酸性岩浆岩广泛发育。本文通过对下元古界小庙岩组和苦海岩群、加里东期和海西期中酸性岩浆岩的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总结两个区内成矿背景,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研究认识及野外勘查,最终提出吐拉一带下元古界苦海岩群中具有与白干湖地区类似的钨锡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赣东北构造带中的“放射虫硅质岩”主要分布于樟树墩—茅桥一带的赣东北蛇绿杂岩带之张村群中,与周边岩石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一致显示为泥质硅质岩,岩石遭受低级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与泥质千枚岩、变质火山岩、蛇绿岩密切共生,含有“可疑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茅口(孤峰)组硅质岩遍布于赣东北—皖南广大地区,整合于乐平组煤系地层之下、小江边组灰岩之上,具稳定的层位压盖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反映为纯硅质岩,岩石无变质重结晶现象,与碳质泥岩、灰岩互层,含大量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地层时代为二叠纪。因此,两者应分属不同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5.
赣东北蛇绿岩发育地区产出有高温和高压变质岩。高温变质岩包括多种角岩、透 辉石岩和黄长石大理岩;高压变质岩包括文石硬玉蓝片岩、硬往石片状大理岩和红帘石硬绿泥石 片岩。这两类变质岩仅见于元古界地层内,空间分布上仅与本区蛇绿岩有关。在大陆边缘蛇绿岩 发育期间,有过一种岩浆作用—热变质作用,高压变质作用叠加在高温变质作用之上,暗示 了高温变质岩与该蛇绿岩发育的洋盆早期拉张阶段的岩浆作用相对应,高压变质岩则与洋盆晚期 闭合阶段的构造作用相对应,我们称这种机制为“重变质作用”,与都城秋穗的“对变质作用”不 同。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高俊  肖序常 《地质论评》1994,40(6):544-553
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显示进变质作用为快速升压过程,退变质作用为近等热降压过程。自俯冲杂岩进入俯冲带到形成蓝片岩后抬升出露于造山带,变质作用经历了浊沸石相(415Ma?)→硬柱石-蓝闪片岩相(408Ma?)→蓝闪绿片岩相(345Ma)→0绿片岩相(314Ma)连续渐变演化的过程。蓝片岩中现存主要蓝闪绿片岩相矿物组合并非峰期变质矿物组合。造山运动晚期的大规模韧性推覆作用促成蓝片岩快速抬  相似文献   

17.
赣西北地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滩间山群是指出露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一套早古生代的浅变质火山岩-沉积岩地层。变质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成,夹少量变质英安岩。变质沉积岩主要由绢云片岩、含炭绢云片岩、大理岩以及砂岩、砾岩组成。前人认为这套地层的时代为晚奥陶世。野外地质研究发现,这套地层遭受多期强烈构造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同位素年代测试显示,其中变质英安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的上交点年龄为(953±27)Ma,下交点年龄为(486±13)Ma,结合锆石形态特征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滩间山群的时代应为早奥陶世。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变质矿物特征及变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的阿其克、皮牙曼、杜瓦、康开依、桑株水库一带断续出露一套浅变质岩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杂砂岩、变质钙质砂岩、细粒片岩及少量千枚岩、变质砾岩、大理岩等.岩石中主要变质矿物为绿泥石、白云母、石英、方解石和少量黑云母、钠长石.本文着重就岩石中片状变质矿物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的发育特点、化学成分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它们的晶体化学成分所反映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该套变质岩属于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引起的低绿片岩相变质产物.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古利库金矿区落马湖群变质岩系及其含矿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群  李之彤 《地质与资源》2001,10(4):204-209
大兴安岭古利库金矿区出露的新元古代-早寒武世落马湖群变质岩系,系一套片麻岩、片岩、变粒岩以及大理岩、板岩组合,属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恢复原岩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和粉砂岩-砂岩、灰岩等.主要成矿元素Bi、Au、Ag、Hg对比大陆地壳相对富集,在遭受韧性剪切作用后,Au、Ag、Bi明显富集,As、Sb亦有富集.由此推断,落马湖群变质岩系应属矿源岩,韧性剪切作用使Au、Ag等成矿元素预富集.  相似文献   

20.
武铁山 《地质通报》2001,20(2):116-127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露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为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为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岩群;中部(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为一套以五台群为代表的、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太古宙晚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主体--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为代表的、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夹少量火山岩)的一些地层(群);最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郭家寨亚群和白云鄂博群为代表的、轻微变质的、属山间坳陷磨拉石堆积或山前坳陷浅海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