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根据广东省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气象部门自身的特点 ,从主要生态系统监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监测、气候变化主导因子及气候圈层间相互作用过程监测等 3方面 ,提出了构建广东省气象部门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及观测站网布局。  相似文献   

2.
刘丽  刘清 《贵州气象》2004,28(5):16-19
从气象向气候系统领域拓展的战略意义出发,总结了贵州省气象部门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的经验,探讨气象部门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提出近期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东省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气象部门自身的特点,从主要生态系统监测、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监测、气候变化主导因子及气修圈层间相互作用过程监测等3方面,提出了构建广东省气象部门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及观测站网布局。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引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所造成的严重生态危机,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监测内容;结合我省气象站网布局、各级任务分工,提出了拓展业务服务工作领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做法,努力为建设江西生态省作出气象部门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特约记者徐凤莉报道  7月 5日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气象局和大连市气象局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签字仪式在沈阳举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和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计划财务司、科技发展司的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东北地区气象部门将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监测项目和技术方法、统一的资料格式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场地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 ,进行资料传输、存储和交换 ;联合开展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和卫星遥感监测 ,发布生态环境监测公报 ,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 ,为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6.
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气象部门要主动为各级党政领导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解决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点调查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7.
广东地处祖国大陆南端,在气候类型上,71.6%为南亚热带、20.8%为中亚热带、7.6%为北热带。自北而南,土壤类型由红壤过渡到赤红壤、砖红壤,植被类型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到亚热带季雨林、热带季雨林。近年来,广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管理得到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取得进展,生态环境质量也在逐步改善和提高。但广东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充分认识并深入分析广东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气象部门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与服务系统设计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气象部门要主动为各级党政领导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解决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点调查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县级气象局在测报、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生态环境监测等新领域的工作,同时对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局务公开、文书处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要求日益凸显。县级气象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县级气象部门存在文件会议多、培训学习多,日常性繁  相似文献   

10.
有些沿江沿湖周边气象部门正在着手兴建或已经建成了湖泊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站。对于在建中的生态站来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科学设计湖泊气象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分析得出江苏省气象部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业务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五个主要方面。规划布5个农业生态监测站、4个林业生态监测站、5个湿地生态监测站、13个城市生态监测站、5个海洋生态监测站。对土壤状态、城市生态环境等七大类生态指标进行监测,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土壤水分及城市生态气候监测和遥感监测信息等8大类几十种生态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好的生活质量又离不开生存环境对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本省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资源更新较缓慢,为此青海省气象局根据本省的自然情况,率先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项目,旨在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使气象部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就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常遇见的疑难问题,跟同行们共同探讨以促进本省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有条不紊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两套闪电定位系统地闪数据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09—2013年浙江省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 监测的地闪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CG lightning) 数据,从时空分布及探测效率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力部门LLS监测的年平均地闪频次稳定大于气象部门LLS监测的年平均地闪频次。从空间分布看,沿海平原和金衢盆地等平原地带,两者的地闪密度相近;在杭州和衢州交界地区,气象部门LLS监测的地闪密度稳定大于电力的地闪密度;在其他地区 (如浙西北、浙中南部和浙南等大部分地区),电力部门LLS监测的地闪密度稳定大于气象部门LLS监测的地闪密度。利用雷暴日数对两者的探测能力对比可知,气象部门LLS对一些较弱雷暴天气过程中的地闪有漏测可能。利用雷击跳闸记录对比分析,电力部门LLS逐年探测效率稳定高于气象部门LLS的探测效率,两者相差约6%。  相似文献   

14.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薯麦轮作田地建立气象部门首家FACE系统(Free Air CO<,2>En-richment),即CO<,2>浓度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平台,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建在定西半干旱生态环境与试验基地.该平台由CO<,2>气体供应装置、控制系统、释放系统3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平...  相似文献   

15.
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关系的分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论述了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气象部门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工作中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综合分析和评估基础上,提炼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内陆干旱区气象部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的设计原则、基本内容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强县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层气象部门特别是县级气象部门担负着直接应对和处置气象灾害以及其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和落脚点。该文从县级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高飞  孙彦 《山东气象》2009,29(2):F0004-F0004
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气象保障部的重要成员,山东省气象局借中国气象局和全国气象部门之力,集中全省气象部门骨干力量,积极开展筹备工作,27名来自省局、各市气象局的预报、监测、通讯业务尖子加入十一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团队,将为全运会赛事和城市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9.
陈正旭  陈亮  陈晔峰  洪月英 《浙江气象》2012,33(1):27-30,46
为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和应用维护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市县局监测预警业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实况监测、要素时序图、本站气候概况、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等主要功能。该平台可提高预报服务一体化的效率,提高各类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的应用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特别是市县气象局探索建立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多气象资料应用途径,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提高气象要素重新分析、气象要素极端值监测分析等气象灾害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的现状 ,提出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系统主要包括 :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如监测标准规范、站网布局、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等。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