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刊讯喀左县政府十分重视人工防雹工作,今年把人工防雹工作列为县政府十件大事之一,并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2万元搞人工防雹。县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也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县保险公司投资4万元,5个乡镇及有关部门拿出资金近4万元,共投资防雹经费达10万元。全县按雹线和作物区布设了5个防雹点,有效地减轻了冰雹危害,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隆德县防雹前后10年雹灾面积的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该县防雹前10年(1959-1971年)平均雹灾面积为7.0万亩,而防雹后10年(1976-1985年)平均雹灾面积为2.1万亩。防雹后10年雹灾面积大幅度减少是自然变化起伏还是防雹的效果,经秩和检验,符号检验,结果表明:隆德县10年高炮防雹是有成效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20。  相似文献   

3.
1引言 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在黑龙江省已开展了30多年,从一开始用土炮搞防雹实验,后来用"三七"高炮增雨防雹,到目前用飞机、高炮、火箭搞增雨防雹,经历了理论实验、自我完善、普及应用3个过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项技术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敦化市3305厂生产的人工防雹炮弹质量不符合要求,今年6月份,绥中县在使用这家生产的炮弹进行人工防雹作业中多次出现事故。据绥中县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反映,1991年6月11日午后2时30分至3时许,该县李家乡防雹站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通讯员蔡跃元、林志坤报道科右前旗哈拉黑乡是冰雹多发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1333hm2,1997年该乡投资1.7万元建立了全区第一家乡级微机化防雹系统终端站,实现了防雹管理系统化,指挥科学化。利用微机系统防雹,一是提高了防雹的成功率。通过接收盟...  相似文献   

6.
杨太奇  向本亨 《四川气象》1996,16(2):33-36,38
介绍了宜宾地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江安县境内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分析,阐述了搞了人工降雨的地区与没有搞人工降雨地区情况大不一样,搞好人工降雨的地区一般增雨量可达40-60%,没有搞人工降雨的地区只有一般降水或没有降水。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4,(7):17-23
冰雹对农作物和其它方面的损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一直为世界上不少有雹灾的国家所重视。现就国外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做概要介绍。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防雹工作曾在一些国家开展,但着重于作业方面,而缺乏对作业对象的研究,因而作业盲目性较大,作业效果不显著,防雹工作难以深入发展。而这些却引起气象工作者对冰雹基本研究的重视。50年代末期以来,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苏联等国对冰雹和冰雹云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观测研究,揭示了一些基本现象,认识了一些规律,推动了防雹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正利用飞机、雷达、多普勒雷达、探空、各种电子仪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地区雹灾特征及其防雹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新疆1951—2007年1870条雹灾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二阶主值函数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对防雹前后(以1978年和1990年为界)趋势系数进行比较,分析防雹效果。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其振荡周期发现,阿克苏地区雹灾损失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雹灾受灾面积、雹灾次数分别在1972年和1976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受灾面积和雹灾次数存在10~12 a和15~17 a的周期,雹灾经济损失存在5 a和8 a左右的周期。20世纪90年代阿克苏地区形成大规模综合防雹体系以来,防雹效果显著,平均每年雹灾受灾面积实际减少趋势为2.6%,经济损失实际减少趋势为4.4%,雹灾次数实际减少趋势为6.2%。  相似文献   

9.
冰雹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受灾面积达3000多万亩,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近30年来,我国气象科技人员为了防雹抗灾,开展了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如何及时准确而定量地收集记录降雹降雨的起止时间、强度和量值,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防雹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0.
冰雹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为了控制冰雹的危害,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人工防雹试验,从年代较长的试验来看,对保护粮食、果园、葡萄、烟草等经济作物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国外防雹概况从五十年代后期起,苏联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测和研究.1961年,开始在格鲁吉亚阿拉善谷地使用火箭携带碘化银进行催化雹  相似文献   

1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幅员面积4270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形复杂。全州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是北中温带的气候脆弱区,一年四季气象灾害频发。延边州是全省较早开展高炮防雹增雨作业的地区之一。上世纪70年代,敦化、汪清等地为抗旱开展了高炮增雨作业,效果较好。延吉园艺农场、龙井果树农场为保护苹果梨免受冰雹灾害,组织了高炮防雹作业,保护近30000亩果园,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炮防雹至今仍是这两个农场的主要防灾手段。进入90年代,延边州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保护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作物免受雹灾,各县(市)政府陆续购置了一批部队退役高炮及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敦化、安图、图们等县(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火箭发射架41部,其中移动发射架8部,“三七”高炮48门,8县(市)均具备作业能力。为了适应全州范围内出现的火炮、火箭数量增多,作业规模扩大的新形势,州政府于1999年批准成立了延边州防雹防雷办公室。州防雹防雷办为副县级机构,编制数10人,由州政府办公室和州气象局共管,以气象局为主,统一指挥全州的防灾减灾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全州每年仅防雹作业就达几千次,保护耕地(果园)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2.
苏联开展人工防雹工作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到1979年,全苏联10个防雹部门所属53个防雹小分队的设防区上所防护的农作物总面积已超过650万公顷,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多。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而雹灾又重的地区(如摩尔达维亚等),人工防雹已成为抗灾保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防雹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项气象科学试验,其经济效果如何,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苏联的防雹专家们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就对如何估计防雹工作的经济效果开展了研究工作,目  相似文献   

13.
李兆萍  敖建 《贵州气象》2000,24(5):42-43
我区人工防雹工作至今开展近 30个年头 ,从武器装备到人员设置都已初具规模。70年代初 ,我区的防雹工作利用土炮、土火箭的方法开始起步。 1 980年后 ,逐步以雷达探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采用“三七”高炮进行防雹作业 ,从 1 988年的 9门高炮发展到现在的 92门高炮 ,占全省 1 / 3左右 ,由于毕节地区是冰雹重灾区 ,各级政府投入防雹经费占全省近 1 / 2左右。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局防雹管理指挥系统初见成效 ,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下面就防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设想和对策。1 防雹工作管理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管理体制的混乱是目前…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全国正在广泛地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性防雹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各级防雹组织,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努力改革防雹工具和提高防雹效果。为了促进防雹工作的迅速发展,不断改进防雹技术,各地编写了一些防雹手册。北京市水利气象局1975年编印的一本《防雹手册》简要地介绍了北京地区冰雹概况,常用的防雹工具,防雹的组织工作,特别强调了防雹工作中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新疆主要冰雹多发地区及全疆年雹灾面积资料,根据各地防雹业务发展节点确定各地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开始年,利用Welch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主要冰雹多发区和全疆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前后的年雹灾面积系统性差异进行分析,以评估新疆绿洲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减灾效果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高达0.01。在统计显著性水平α=0.1下,平均年雹灾面积减少15062.9 hm2,相对减少率为43.14%,平均年减少雹灾损失28109万元,占年平均农业产值的3.49%,平均年投入产出比为1:6;区域回归分析显示,阿克苏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后,平均年雹灾面积减少23802 hm2,相对减少率为54.5%,平均年减少雹灾损失44417万元,占年平均农业产值的5.51%,平均年投入产出比为1:10,显著性水平高达0.01。奎玛流域和伊犁河谷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效果显著度为0.2,显著性一般。新疆整体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减灾效果显著性水平接近0.05,作业减灾效果显著;在统计显著性水平α=0.1下,全疆平均年雹灾面积减少3374.3 hm2,相对减少率为4.1%,平均年减少雹灾损失6663.6万元,占年平均农业产值的0.09%。新疆兵团博乐垦区和五家渠垦区的人工防雹减灾效果经统计检验,显著度均为0.05,人工防雹减灾效果显著。说明,新疆兵团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好于地方;全疆整体防雹减灾效果显著;阿克苏地区人工防雹减灾效果显著性高;但其它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一般,这导致全疆的平均雹灾面积绝对减少值和减少率低。同时表明,新疆人工防雹减灾作业管理、作业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作业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乌兹别克共和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概况在苏联中亚地区五个共和国中,只有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共和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乌兹别克共和国年降雹日数达25-30天,单站降雹日数平均4-5天,也是多雹地区之一.1969年乌兹别克开始进行人工防雹工作,防雹保护区面积为15万公顷.至1989年,防雹保护区面积已扩大到160万公顷,20年(1969-1988年)防雹效果平均超过90%.1981年乌兹别克开始实施前山区人工增水计划,冬季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干旱和冰雹是影响我区工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年,桂南地区常发生春旱,桂北多发生秋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冰雹多出现在三、四、五月份,云贵高原东侧为少雨多雹区。开展人工降水、防雹是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抗灾夺丰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我区开展人工降雨、防雹的基本概况:我区是全国开展人工降雨、防雹较早的省、区之一。多年来,在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飞机、高炮和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取得较显著的效果。自一九七二年以来,全区有四十七个县进行了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共作业一百四十九次,发射小火箭一万四千零八十四枚,受益面积累计达一千三百六十九万多亩。都安县是我区开展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工作最早的县,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作业六十多次,受益面积累计达一百六十多万亩。  相似文献   

18.
黄美元  王昂生 《气象》1976,2(10):19-20
防雹效果是指雹灾减轻的程度,取得预想的效果是人工防雹的目的。客观、科学地检验防雹效果,对推动防雹工作的进展有很大意义。防雹原理和方法是否正确,只有通过防雹效果来检验,而防雹效果的科学检验又可以促进和发展防雹理论和方法。因此,进行人工防雹不能不注意效果的分析。但是,防雹效果检验是一个复杂而  相似文献   

19.
防雹减灾专家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防雹减灾是一项重要且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防雹减灾工作的效益和作业的科学性 ,我们研制了防雹减灾专家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知识库 ,集成了防雹减灾工作需要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数据。对于防雹减灾工作者它可作为防雹减灾作业的决策工具 ,用于指导防雹减灾作业。对于科研人员它是一个研究平台 ,可以提供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观测数据和设备。本文着重叙述研究该系统的理论依据 ,包括防雹减灾原理 ;冰雹云的预报、识别方法 ;防雹减灾作业技术 ,包括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作业量的确定方法 ,各作业点、作业方位仰角的计算方法等 ;还包括物理效果检验方法以及防雹减灾作业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防雹现状回顾和新防雹概念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许焕斌  段英 《气象科技》2000,28(4):1-12
文章回顾了我国防雹作业现状,指出防雹原理的物理基础及实际作业中存在的某些重要问题。结合播撒防雹原理和实施中的一些疑问,详细讨论了爆炸防雹的一些机制,给出播撒防雹和爆炸防雹作业的部位(作用区),以及如何利用已有观测手段来判定它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防雹概念模型,为防雹作业工程体系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