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研究基础地理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提高智慧城市对基础地理数据应用水平,全面和深度应用基础地理数据推动经济社会率先转型升级,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基础地理数据组成和应用模式分析满足智慧城市中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应用的需求。同时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运维机制保障智慧城市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并提出了地理平台的概念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价值: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泛在信息支撑和协同管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价值在于空间数据的共享及云计算资源转化为云GIS资源的共享;泛在信息支撑价值在于支撑物联网实时数据接入,提供实时空间分析能力并以地图、短信、E-mail等多形式输出;协同管理价值体现在人人都能使用地理平台,平台本身的易用性和方便地将各种异构信息空间化的能力是其核心。构建集成、融合、开放、协同的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平台诸多价值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地理信息"的思维和手段,实现传统空间数据"一张图"转变、传统应用服务向智慧化应用转变。总结了智慧徐州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成果,提出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数据即服务3种应用模式。以智慧旅游和智慧水利的应用成果为例,介绍了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慧徐州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或时空信息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城市测绘是保障和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活动。本文在阐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建设过程、技术参考模型和重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评价与标准编制、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建设和专题时空信息应用等方面探讨城市测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任务,以期为思考和实践新型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测绘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世友  杨献  杨红粉 《测绘科学》2016,41(2):178-181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劲的数据支撑,是智慧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该文以众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科研项目为基础,论述了"新时代"大地图与大数据的关系,重点研究了大地图对地理信息行业服务模式的变革,在这项研究中融合了相关的业务模型,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杜福光 《测绘工程》2014,23(11):51-55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市级智慧城市建设提上日程,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统一而又具有通用性的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其关键.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三方面内容,即建设内容、运维机制与具体应用.在智慧唐山建设过程中,以面向服务为目标,顾及地市级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通用性,针对总体需求、总体架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运维机制建设以及示范应用等内容,探讨适用于地市级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体作为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数据,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理实体为基础,可有效整合地理实体相关的专题数据,实现城市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形成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资源服务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地理实体的数据获取、组织、更新、融合和智能化应用方面的内容,并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例,阐述地理实体在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测绘地理信息视角出发,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分析,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载体,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人口剧增的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对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那么,如何破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呢?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值得重视的问题,即一些城市对基础地理数据、空间信息以及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认识不明确,重视不够。搭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是推进“互联网+”行动和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按照先进性、现势性、完备性、实用性等原则搭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在智慧城市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将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群、服务提供者数据群、服务消费者数据群和管理数据群4大数据群落,并对各数据群在智慧城市数据体系中的作用、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实时以及动态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城市智慧管线系统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在传统平台的网络硬件支撑、数据支撑、服务支撑、应用及用户各个逻辑层面上,必须有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和对传统技术的升级及替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建成,依托其时间的可追溯性、空间的全面性、数据类型的多样性,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系统有了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中时空信息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智慧应用示范4个方面建设内容的分析,研究了如何通过对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档案数据整理入库功能进行升级、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改造,以实现自然资源档案的图、数、档一体化管理,从而满足自然资源部门对档案的管理与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应用越来越广泛。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海量数据的管理成为时空信息平台设计的关键。以智慧唐山建设为例,结合云计算技术,探讨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构建,针对云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云平台数据库体系架构以及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基于云计算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内容,探讨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左海龙  罗红霞 《测绘通报》2019,(12):108-111,151
城市管理体量不断增大且管理对象关联繁多,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引用新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使城市的各管理单元协同、精确、及时地交换信息,形成智慧城市管理的配套方案,让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最优化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PS、遥感、RFID等空间数据融合的技术方案,强调在空间信息和移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流和过程化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实现民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立智慧城市成为城市转型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具备数据获取、挖掘分析、时空数据服务等能力,为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带来可能。本文分析了传统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曾兴国 《测绘科学》2012,37(5):194-196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的空间信息服务存在语义不一致、服务集成困难等问题,使得平台的空间信息共享出现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网格化城市信息共享模型,在平台技术架构之上,建立具有本体语义的空间信息网格,从面向具体应用的角度描述空间信息服务,消除平台空间信息服务之间语义的不一致,网格化管理平台的空间数据与软件服务资源。实验表明,该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平台的地理信息服务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停车位"一位难求"和小汽车"无处安放"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调研分析了目前城市停车位资源、停车现状及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综合利用移动通信、GPS、GIS等技术,开发了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汇聚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停车场信息,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错时分享及停车位路线导航等服务。本文研究将高效地利用现有停车场和停车位资源,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也将大大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展望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16,45(4):379-384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学应运而生,推动了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建设。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发展,出现了物联网和云计算,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特点(无所不在、多维动态、互联网+网络化、全自动与实时化、从感知到认知、众包与自发地理信息、面向服务)和必须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全球空天地一体化的非线性地球参考框架构建技术、星基导航增强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技术、多源成像数据在轨处理技术、天基信息智能终端服务技术、天基资源调度与网络安全、基于载荷的多功能卫星平台设计与研制)。本文最后给出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定义,即地球空间信息学是用各种手段和集成各种方法对地球及地球上的实体目标(physical objects)和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ies)进行时空数据采集、信息提取、网络管理、知识发现、空间感知认知和智能位置服务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从这个新定义出发,地球空间信息学将在构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大数据时代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任务,必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郭磊  马俊瑞  刘旭 《北京测绘》2020,(5):614-618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得到深化研究与应用,综合监控与处置物联网监测报警,对最终意义上实现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结合项目实践应用阐述平台的研究设计思路,介绍数据实时统一分类监管,移动终端闭环处置流程,数据动态跟踪更新表达等内容,对SignalR实时通信、Vue动态更新、移动端相关服务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说明。该平台在安徽宿州智能管网PPP项目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