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调查数据类型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设基于GIS的综合业务数据信息平台,实现高效、无缝、多源、多尺度、多相时空的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及相关资料的集中有效管理和应用,实现多专题图数据多级缩放。表明信息技术可以有力支撑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2.
地下煤矿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矿区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构建了基于3S(RS+GPS+GIS)集成技术的矿区沉陷精确调查技术,重点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通过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获取了山东省济宁某煤矿的2003-2011年期间的地面沉陷位置、分布,统计了沉陷区面积,基于GIS技术分析了煤矿沉陷区的时空演变。实验证明:3S集成技术是进行矿山沉陷调查的最佳技术方法之一,可实现矿山沉陷的大面积、低成本、准确调查。  相似文献   

3.
地下煤矿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矿区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构建了基于3S(RS+GPS+GIS)集成技术的矿区沉陷精确调查技术,重点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通过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获取了山东省济宁某煤矿的2003—2011年的地面沉陷位置、分布,统计了沉陷区面积,基于GIS技术分析了煤矿沉陷区的时空演变。试验证明,3S集成技术是进行矿山沉陷调查的最佳技术方法之一,可实现矿山沉陷的大面积、低成本、准确调查。  相似文献   

4.
为助力健全自然资源监测体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用地保障服务,采煤沉陷区调查监测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结合传统测量和现代遥感技术,构建了山西省采煤沉陷区调查监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基本摸清了山西省采煤沉陷区分布情况,其总面积为6500 km^(2),与山西省矿区及采空区分布高度重叠;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及草地为主;土地损毁以轻、中度为主。受采煤沉陷的影响,拟搬迁村庄1221个,仍有400多个村庄未搬迁。  相似文献   

5.
国土调查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满足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的需要。为了实现漳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集成管理、应用分析和服务共享,提升漳州市三调成果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本平台基于时空一体化模型,构建漳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采用时空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与可视化、矢量瓦片、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完成了漳州级国土调查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的数据处理、动态入库、集成管理、综合查询、统计汇总、数据分析、综合展示、快速服务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6.
从房屋数据库设计、房屋普查与管理综合功能模块的角度介绍了房屋普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业务流程。系统的数据库是在ACCESS 2003下进行管理,并在VB.net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net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间的通信;利用ArcEngine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房屋查询、房屋管理、房屋信息统计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集成,也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湖泊渔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在充分整合江苏湖泊数据的基础上,规范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紧紧围绕服务“现代湖泊、生态湖泊”这一中心,建立的全省统一的湖泊渔业GIS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的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湖泊综合管理、湖泊环境保护和湖泊科学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多层次的信息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测量控制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ArcEngine组件进行测量控制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该系统使用Arc 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使用Oracle数据库,实现测量控制点相关数据的存储。运用此方法对测量控制点进行管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数据的无纸化管理,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地质调查业务信息化建设一般是先建立数据库,实现大量数据的高效、统一、规范化集成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建立一个专业的、开放的平台来发布可供利用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本文结合环境地质调查的数据特征与信息技术,论述了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发布平台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数据支撑体系等。利用Map GIS以及数据库、ASP.NET等技术建立起区域内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环境地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中发布、远程浏览查询、信息共享等功能。表明已有的技术体系和数据体系能够比较完美的实现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为专业机构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定位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定位服务平台的需求,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GP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结合地理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人员、移动终端设备等专题信息,构建GPS定位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人员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集成服务。对GIS在LBS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平煤集团的需求,该文提出了C/S和B/S的混合架构模式系统设计方案。采用Silverlight技术和ArcEngine二次开发平台,实现了供矿区普通管理者使用的矿区采动影响分析系统及为领导服务的矿区信息系统网站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矿区资源空间数据的高效管理,也可通过等值线、采动影响线和剖面图预测开采沉陷,利用多个模型评估建筑物损坏等级并将信息发布,实现了通过浏览器的查询和管理。该系统覆盖了全部的平顶山矿区,并以GIS平台替代了传统的MIS模式对矿区的管理,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矿区地质环境、人民财产安全,同时促进矿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管理部门为保护和规划环境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论述了基于AE和工作流的环境地质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体系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对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分析说明。围绕组件式GIS与数据库集成技术展开研究,实现了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流操作和各专题调查信息的录入、查询、检索、统计、显示、输出等功能。系统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工作效率,而且其空间分析结论是区域环境地质信息的可靠资料,在环境地质调查的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州煤矿资源开采已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沉陷,为了为矿区安全开采和塌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ALOS PAL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徐州张双楼煤矿区2011-01-16至2011-03-03期间的地表形变分布图.结果表明,张双楼煤矿在46 d间隔里出现了3处沉降漏斗区域,漏斗中心最大沉降量达到420mm,并且沉降漏斗区域与矿区分布一致,说明DInSAR能够有效地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Geodatabase的四川省矿区地质环境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矿区环境评价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连接,把空间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Oracle9i中。结合矿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基础类等专题数据,构建核心矿区空间地理信息框架和基于B/S和C/S的系统,实现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发布四川省各地矿区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的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区地质环境污染面积动态变迁和实时监测问题,首先根据TGIS中的时间属性表达特性,分别将时间粒度表达和变粒度时空存储因子设计与现有的动态多级基态修正模型进行综合集成表示,提出了一种动态多基态变粒度的修正模型,实现了时间粒度动态变化过程中多基态自动确立问题;其次结合某矿区地质环境面积变迁的时空数据特征,分别设计了时空数据库的五库结构和数据库组织结构,实现了矿区地质环境面积变迁时空数据库的逻辑和物理结构设计;然后通过结合TGIS和视频播放器原理,实现了矿区地质环境面积变化场景的回放,并采用空间数据库查询语句实现了地质环境面积变化的超前预演;最后以某矿区地质环境数据为例,实践表明:动态多基态变粒度的修正模型可实时监测矿区地质环境类型面积的变迁过程,增加了复垦区域的面积,实现了矿区地质环境面积变迁数据的存储、再现和未来变迁的预演。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GNSS CORS技术、GIS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移动PDA技术、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为支撑,构建了煤矿开采沉陷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软件由数据监控中心软件、矿山开采沉陷综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包、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软件等三大软件构成。该系统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移动变形分析的自动化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开采沉陷空间建模及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针对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计算问题,在GIS平台利用空间数据模型给出了预测计算中不同坐标系的转换公式及其空间数据库的构建,并讨论GIS与专业工程模型的耦合方法,提出了基于COM的模型耦合方法应用于系统的构架。实践证明,该方式下GIS与开采沉陷专业工程模型结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耦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连接,把空间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Oracle 9i中。结合矿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基础类、地质等专题数据,构建核心矿区空间地理信息框架和基于B/S和C/S的系统,实现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发布四川省各地矿区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无人、无通讯信号的艰险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其传统模式是小组独立作战,工作环境基本与世隔绝。由于卫星电话或电台在成本和使用上不便,使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处在极其原始状态下,保障生命安全和地质工作调查精度困难极大。通过3S技术、IP通讯卫星技术与北斗系统、网格GIS和“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构建北斗系统与网格组合的静动态4级组网模式和多种资源的协同技术,形成天地空技术合一的现代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安全保障的技术架构与智能地质调查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A three level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genesis of landforms, was used to map the geomorphology of the Goa state. The first level corresponds to the process that was responsible for landform generation, the second level or the intermediate level was assigned based on the morphography, and the third level corresponds to the individual landforms units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morphostructure. The mapp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IRS-P6 LISS-III (23.5 m) satellite image as the primary data source. Ancillary data such as geological map, topographic map,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field data collect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web portals for image visualisation, were also used for the mapping purpose. A new software designed for mapping landforms based on the genesi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create a seamless geomorphology and lineament database of the Goa state in a GIS environment. A total of 58 landforms within six types of genetic classes were mapped in this area. Similarly, structural and geomorphic lineaments were also delineated using the satellite data. The database created has multi-purpose usability such as environmental studies, mining activity assessment,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nd wasteland development, sinc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ed is focused on processes, not theme spe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