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沙新区作为我国第六个、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广东省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基于南沙新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分析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情况入手,对其进行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为新区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建设哈尔滨新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对于促进龙江振兴发展、建设"龙江丝路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基于遥感影像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监测分析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建成区扩张形态、地表覆盖变化、建设用地结构等新区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新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新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区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对新区未来建设和发展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赣江新区为例,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模式、空间重心指数、空间紧凑度、空间形状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赣江新区2017—2018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并符合规划;(2)新区属于组团型发展模式,建设空间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扩张;(3)为有关政府部门继续推进新区建设和规划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普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管制区研究不合理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建设用地管制区的用途,结合金普新区实际情况,利用Map 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定量确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定范围,并与金普新区现行的管制区划定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适宜金普新区规划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合理划定,提出符合县域实际发展状况的管制区划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主动服务国家级新区建设,助力新区规划实施有效落地,组织开展14个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项目。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的南京江北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项目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6月27日,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中指出,要把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掌握江北新区的建设进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航空影像数据和新区规划数据,提取了新区的各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并与规划数据作对比,分析新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新区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占比较小,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占比相近;产业职能和生活职能上较为均衡,产业职能比生活职能稍显突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规划的符合度为96.13%,规划实施率为74.73%,建设现状与规划总体相符。  相似文献   

7.
张峰 《北京测绘》2016,(6):119-122
作为我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自批准成立至今,其建设进程和效果是东北地区乃至国家层面亟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信息。通过对新区从2013年-2015年在建设用地、建成区范围、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填海造陆等方面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大连金普新区近年的建设进程和效果,本文研究了基于新区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资料和高分辨影像数据,对其在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生态功能用地等方面的建设现状进行监测。结合相关的专题数据资料,从不同角度对新区的建设进程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邵轩 《江苏测绘》2013,(6):59-60
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是现代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路线和数据标准.近年城市建设范围的迅速扩展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高要求,而地籍管理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所以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必须紧跟新区建设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老城区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并不适合在新区使用,为了提高新区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效率,本文对该工作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张少佳  胡艳  李胜  陈静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7-100,2
为了准确掌握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情况,有效支撑新区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工作,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结合相关辅助资料,对2009年和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并对其城市建设用地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两江新区东部区域位于重庆市独立坐标中东带结合部,无论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中带还是东带,每千米边长高斯投影长度变形都在1.0~4.0 cm之间,超出规范规定。本文研究并确定控制两江新区投影变形的最终方案,建立了两江新区工程坐标系与重庆市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提出并编程实现了DXF格式地形图的坐标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2.
雄安新区是国家层面打造的又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区,及时准确掌握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详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0 m分辨率的Sentinel-2影像对雄安新区2016—2019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进而分析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共测试了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器,进而获得最高精度的土地分类结果图;同时,利用随机森林的特征排序功能分析了不同特征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耕地、林地、水生植物面积总体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显著,表明雄安新区正在进行中、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本研究得到的10 m分辨率土地利用专题图和分析结果对于雄安新区的及时监测与规划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需要准确掌握雄安新区城市建设和城市布局的开发状况。为此,本文以2016—2019年GF-1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使用面向对象K近邻法,对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ArcGIS统计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这3年间,建设用地、植被和道路逐年增加,水体和农用地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成果围绕雄安新区快速发展时期,为准确掌握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系统建设需求、系统构架、功能组成及数据集成建设、系统展示与应用六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系统研发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3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旨在搭建一个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运作模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重庆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王锦华 《现代测绘》2012,35(2):45-46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从各个城市拔地而起,随之而生的地下工程:基坑、隧道等数量迅速激增.本文以连云港绿地观湖一号小区高层基坑工程监测为实例,对基坑工程监测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保障基坑施工安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大集中管理模式下的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分别就网络系统、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存储系统、安全建设和日常运行监控进行了介绍,重点对主机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数据库镜像同步等技术在重庆市国土房管行业数据中心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CPⅢ控制网是直接控制无碴轨道施工的最后一级平面、高程控制网,已经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大量采用,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技术已日趋成熟。文中结合重庆市某桥墩变形监测项目,介绍将CPⅢ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工程的操作流程。监测结果表明,CPⅢ后方交会测量精度达毫米级,能够满足大部分变形监测工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地理区域,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三峡库区城镇迁移、迁建、复建等工作,规划一个合理有序的城镇空间,对于落实三峡库区国家战略职能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研究在地理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对长寿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对城镇规划的限制性和适合性,指出了三峡库区各城镇的空间拓展方向和城镇空间发展引导对策,得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应用SuperMap平台将多种矿政管理日常监管数据整合集成,推进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深度应用,形成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应用示范,提高矿政管理的监督管理水平,同时探索建立矿政管理"一张图管矿"的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