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自然电位测井数值计算中的激励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自然电位测井的高效正演计算,以定量研究各种因素影响,针对自然电位的激励源-偶电层的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自然电位产生原因及偶电层对自然电位贡献的分析,认为只有泥岩井壁、侵入带中砂泥岩界面和侵入带与原状地层分界面处的偶电层对自然电位测井值有贡献,而研究砂岩层处的自然电位异常,则仅考虑由侵入带与原状地层界面处的偶电层即可。通过直流电场与静电场的类比,推出了偶极源的面电流密度表达式,并通过计算研究了均匀介质中侵入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电位曲线形状随侵入深度增加而变得平缓,异常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2.
在金属矿产资源评价中,为配合大河坝-观音庵地区铅锌矿勘查,评价铅锌矿成矿有利地段,投入了以激电测井为主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为辅助手段地球物测理测井工作,结合激电、电阻率及自然电然测井凿线解释特征,划分钻孔岩性剖面,确定含矿层段,以期达到校正地质编录,划分钻孔地质剖面,准确划分矿层顶、底板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测井环境下自然电位形成的原因,对氧化还原电位、扩散吸附电位、过滤电位等自然电位异常曲线特征进行了剖析。并用二个实例介绍了重锤蚀变及工业游散电流对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如重锤蚀变所测曲线等效于叠加一个"底部梯度电极系"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自然电位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具有相似性,而工业游散电流则会产生不规则的锯齿状干扰。针对上述二种干扰对实测曲线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在测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 地球物理测井是查明和评价非金属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非金属矿(如重晶石、石膏、磷、硫等),地球物理测井有可能配合其他工作手段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本文拟对河南省陕县重晶石矿床的测井方法如视电阻率(ps),自然电位(Vz)、自然伽玛(HG)、及伽玛-伽玛(HGG)等测井曲线异常特征及应用效果加以阐述。重晶石矿的密度、比重和电阻率都大于围岩。强硫化的重晶石具有良导性和高的激发极化特性,重晶石无磁性和放射性。在勘探阶段利用上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用以验证钻孔岩性剖面,查明矿化带及矿层的赋存深度、厚度以及解决钻孔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言在印度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高原进行了自然电场法勘探,在山上观测到特别强大的负自电反应.自电法在那里是物探综合找矿手段之一.在山上西隆群石英岩和砂质岩层上观测电位,测得的剖面好象是山的反射镜像.山峰顶点附近的电位高达-1940毫伏,通常这种机电异常反应的特点是,有与地形梯度成比例的、宽的“电位低”,或者叫作“凹槽”.不过在某些地方,异常的形状与在硫化矿带上测到的自电表示对应.因此有必要把机电效应产生的电位从中区分出来,以  相似文献   

6.
前言众所周知,在石墨矿床、无烟煤田及石墨化地层上,往往可观测到较强的自电异常.对含炭地质体自然极化机理的研究,并未取得明确的结论.A·C谢苗诺夫指出:石墨矿床和煤系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赋存有硫化矿物;??斯维什尼科夫认为:石墨等矿床在本质上具有另外一种电化学性质,其自然电场形成机理不同于金属硫化矿床;邓涛声对石墨矿体自然极化的机理也作了初步研究. 本文根据含炭地质体中通常含有黄铁矿物的特点,结合石墨、无烟煤、烟煤、褐煤、炭质页岩的导电性及电极电位的观测资料,探讨了含炭地质体的自然极化机理.在风化环境中,黄铁矿  相似文献   

7.
以岩石电性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电测井,在金属矿产、地下水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视电阻率测井装置中,地井系统是较为常用装置形式。通过安徽省胡家碾地区地质背景和钻孔地层以及对井中电法测量资料的分析对比,探讨了井中地电异常产生的原因及与寻找地下水的关系,认为井中负视电阻率异常与井中正自然电位异常相对应时,通常是寻找地下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广泛应用在砂岩型铀矿地质工作中,近年在二连盆地桑根达来地区的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文章阐明了自然电位的形成机制并分析了自然电位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在测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自然电位曲线受干扰的原因,如地面电极环材质和探管结构及其解决方法。结合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实例及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测井曲线形态特点,提出了多次测量和基线拟合-差值方法校正自然电位曲线的方法。经验证文中所提出的措施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自然电位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干扰和基线漂移问题,对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自然电位异常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矿床上可观察到明显的自然电位异常。其起因不同于电子导电体形成的氧化还原电场,而在于发生在层间氧化带中一些非平衡现象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混合电位。根据其自然极化原理,建立了等效数学模型,并对几种常见矿体形态的自然电位异常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曲线特征。最后,讨论了自然电位异常地形校正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常见地形条件下自然电位模拟曲线。  相似文献   

10.
李锦  李耕  郭建军 《陕西地质》2009,27(2):70-74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其矿化层严格受到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矿化层围岩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花岗伟晶岩脉由硅质物肢结,坚硬质密,不透水,其测井结果表现为高电阻和高自然伽玛特征。而其围岩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层理和解理非常发育,并富含层间水,测井结果表现为低自然伽玛、低电阻和低自然电位异常特征。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含矿层与其围岩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参数的差异来评价岩矿层和铀成矿规律显然是一种较好的铀矿勘查工作方法。FD--3019伽玛定量测井是铀矿钻探勘查定量解释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测井工作;2007年以前花岗伟晶岩型铀矿钻探勘查没有尝试用电阻率、自然电位等综合测井参数评价预测铀矿化情况,实践结果证明通过综合测井曲线解释能够更准确的预测花岗伟晶岩脉的展布规律,科学划分钻孔地质剖面,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及时准确的指导野外生产和钻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然电场法寻找金属硫化矿,在有利条件下能取得良好地质效果.关于自然电场形成的机理问题,迄今还研究得不够清楚.本文根据矿物的电极电位、矿物的共生组合以及矿体分带现象,讨论了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的原因.矿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矿体不均匀或围岩溶液不均匀)是形成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本文扼要地讨论了自然电场法有关的某些问题. 金属硫化矿物的电极电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划分直罗组地层岩性、识别地层及解译矿层,通过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4个主要铀矿集区侏罗系直罗组地层的定量伽马、自然电位、三侧向电阻率、密度4条测井曲线参数,采用归类统计和测井曲线形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直罗组的伽马照射量率数值差异不大,东南缘地区电阻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密度值变化呈现"南高北低"特征;垂向上直罗组上段的伽马背景值和电阻率相对直罗组下段偏低,密度值变化不大;区域上直罗组地层中从粗砂岩到泥岩的伽玛背景值逐渐增高;密度值略微增高,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由大变小。根据不同类型岩石测井参数和相系差异,建立了东北缘地区电阻率与密度交会图版岩性识别模型。煤田钻孔测井岩性解译时具有放射性异常的砂岩段粒度应提高1~2个级别。   相似文献   

13.
马安丽 《地下水》2011,(4):82+135-82,135
自然电位测井是沿井身测量岩层或矿体在天然条件下产生的电场变化的一种测井方法。阐述了自然电位测井的基本原理、曲线形态及其性质,并根据自然电位曲线有效地划分出咸淡水界面。  相似文献   

14.
自然电场法的许多找矿实例业已证实:金、铜、铁、铅锌等金属硫化矿体均可能产生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例如,璜山金矿、玉龙铜钼矿、力马河铜镍矿、西迹山黄铁矿、南江黄铁矿、拉祖尔斯铅锌矿等. 这种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苏联??认为正异常的产生是矿体下盘氧化所致,??等人则把正异常的出现与矿体中部所进行的氧化过程状态相联系,??认为正异常的形成与矿体成分有关,铅锌矿可以产生正异常,而含铁的(黄铁矿、黄铜矿)只可能产生负异常.上述这些假说颇难圆满地解释实践中观测到的各种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 勿容怀疑,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金属矿能  相似文献   

15.
水淹层的典型特征是含油气饱和度下降和混合地层水导电能力的变化,反应到测井曲线上,对于地层水水淹和污水水淹的储层,水淹程度越高,电阻率越低;而淡水水淹的储层,电阻率会先降低再升高,呈现"U"形甚至"S"形的变化;同时混合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必然导致自然电位的变化,造成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的变化、自然电位正负异常翻转和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根据已知水淹层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典型特征,直接对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就可对未知水淹层进行识别,或将测井数据制作成交会图,得出水淹层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文百红  林蓓 《地质与勘探》2003,39(Z1):99-102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负ζ电位,不同数量气泡在不同盐度水溶液中上升迁移时均起着一种天然的负电荷流的作用,因此可产生一定的自然电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微渗漏气体运移生电模型.该模型为自然电位资料预测油气藏的埋藏深度提供了定量解释依据.初步研究表明,自然电场的性质和异常强度与地面测量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了一种自然电位观测数据的半自动化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求取自电观测数据在测量方向上的二阶导数,从而得到不同步长下关于异常体埋深和形体参数的非线性方程,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自电异常体埋深和形体参数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电偶极矩、异常体极化轴与地面之间的倾角等重要解释参数。采用上述方法对理论模型开展了数值计算试验,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探测数据的处理解释中。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简单几何形体的自然电位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钻孔中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出发,介绍了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形态及其在渗透性地层中的曲线响应特征,并对自然电位与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砂岩中泥质含量的方法及自然电位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煤铀兼探”“油铀兼探”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利用煤、油气田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铀资源潜力是尚待解决的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彭阳铀矿区为例,开展基于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的铀资源评价方法探索。根据彭阳铀矿区砂岩型铀储层自然伽马异常响应显著的特性,通过对比分析9个验证孔中定量伽马和油田钻孔中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研究彭阳铀矿区矿层定量伽马值的自然伽马测井回归模型,研发矿层平米铀量筛选计算程序。初步建立基于自然伽马测井信息的区域铀矿层识别和品位评价方法,研究成果精度与实测数据吻合,解决了难以高效利用常规煤、油气田测井资料进行铀矿层识别和品位评价的问题。该成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铀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南岭地区多金属矿NLSD-2孔综合地球物理测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LSD-2孔是在南岭东段于都赣县矿集区盘古山示范区部署的南岭地区第二口科学钻孔———金属异常验证孔,终孔深度2012.12m,全井段实施了连续取芯和综合地球物理测井作业,测井项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井径、井斜、井温、超声波成像、极化率、磁化率和井中三分量磁测等,原位获取了钻孔剖面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钻孔几何形态及井壁图像。综合利用各种测井资料,并结合岩芯编录资料,对全井段岩性、金属矿化带和断裂破碎带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伽马、声波速度和密度测井对该钻孔的岩性响应明显,通过制作岩性识别交会图,可识别出钻孔剖面的主要岩性;该钻孔的多金属矿化主要有白钨矿化、黑钨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辉钼矿化等,在测井图中表现为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磁异常垂直分量ΔZ及水平分量模差ΔH’异常的组合特征,据此能够有效地划分和评价矿化带;断裂破碎带的测井响应特征为井径扩大,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减小,超声成像呈暗色条带,这些特征可作为找矿辅助标志。实践证明综合测井资料在深部找矿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