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西北主要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工程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国家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建设,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工程-项目新的总体布局下,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郑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30多家地勘单位等,开展了西北主要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近2年的工作,新发现矿(化)点20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70余处,一批找矿成果持续获得地方基金支持,部分矿权已成功招牌挂,有效地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深化了铜镍、金、石墨、硬岩型铀矿等成矿规律的认识,促进了找矿突破,支撑了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创新了造山带填图、戈壁荒漠区地质填图以及工程-项目成果的集成与编图技术,实现了与地方资金投入的统一; 同时支撑了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基本实现了大项目机制。 该文围绕“西北主要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工程”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工程的技术路线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新疆可可托海航磁调查方法及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强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及应用项目,在新疆可可托海进行1:5万航磁调查工作,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磁测数据45 992.6 km测线; 完成研究区及周边岩性、物性测量工作,获得该区域各类重要岩石磁性参数; 形成了一套信息丰富、覆盖面积广的航磁系列图件,填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航磁资料空白,为普查找矿和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通过航磁筛选出重点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发现磁铁富矿1处、铜矿化蚀变带2条、重要找矿线索12处,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进展(2013—2014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等工作。2013—2014年共实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项目900余项,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和进展,促进和拉动了商业性地质勘查,形成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4.
钾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急缺矿产;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晶质石墨、金刚石等矿产是国内外公认的战略性新兴矿产。根据国家建设的需求,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该工程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以"五位一体"为部署原则,进行了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相关矿种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创新研究,同时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批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支撑了赣南、闽西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带动了川西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农业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概要介绍了在钾盐找矿、华南"三稀"金属矿产调查、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建设、新疆奇台超大型晶质石墨矿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在华南、华北、中西部等主要成矿带"三稀"矿产、晶质石墨、萤石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研究、成矿模式构建、资源潜力评价、重点靶区优选、技术方法组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在公益性基础性调查研究中所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钾盐"二层楼"成矿模式和锂矿"五层楼+地下室层脉组合"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型得以完善,新发现靶区40处,矿产地14处,大型资源基地2处,新增KCl资源量3.5亿t,伟晶岩型锂资源量31.75万t,铍资源量1.6万t,石墨资源量7 378万t,脉石英56万t,萤石1 159万t,金刚石资源量2.29万克拉,新增重稀土资源量12万t,含磷锂铝石岩体型锂资源量38万t。该工程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设立"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工作项目,拉开了我国关键矿产调查研究的序幕,在国内起到了引领作用,国际上也处于领跑行列。2012~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升项目规格,专门设立"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计划项目,以四川甲基卡锂矿、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新疆大红柳滩稀有金属、湘鄂赣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等作为重点,并在2013~2014年间取得甲基卡近年来的第一次找矿突破,发现了新三号脉。2015~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加重视关键矿产,专门设立"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6.
吉林和龙地区地处全国重要成矿带,在该区完成的1:5万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圈定了3条银矿体,通过系统总结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规律,划分了8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安徽地质》2014,(3):F0002-F0002
<正>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建队近六十年来,327地质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50多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成果报告1000余份,发现和探明矿产地100多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国土资源部"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实施下,327地质队整合全队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庐枞整装勘查区小包庄、沙溪等地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了三处大型、一处中型矿产地,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甘肃北山前红泉一带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进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预测,开展了1∶5万前红泉等三幅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通过4个年度工作,重新厘定了工作区地层系统,建立了区内岩浆岩演化序列,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史。将"O-S"地层(敦煌岩群)解体为4个填图单元,首次发现了黑山头埃达克岩,新发现各类矿产地、矿(化)点17处。通过综合研究,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和10处找矿靶区;对北山地区"O-S"地层(敦煌岩群)进行了重新认识,对北山韧性剪切带金矿找矿前景及钴矿找矿方向等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兰险  王云 《西北地质》2010,43(2):90-96
新疆跨越中亚和特提斯两大巨型成矿域,找矿潜力巨大。"十五"以来,新疆在重要成矿带上开展的大量区域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新发现的部分重要找矿线索,由于位于地形切割剧烈的中高山区,常规物化探工作难以及时评价,或者评价周期过长。使用快速物化探查证技术配合中高山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提高找矿工作质量、缩短找矿周期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岭锡矿调查评价主要进展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岭地区是我国南方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的重要资源基地,是“十五”期间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点部署区之一。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精心组织和各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已初步控制(333 3341)锡资源量15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22处,其中大型锡1处,中小型锡18处,大型铅锌1处,中小型金2处。  相似文献   

11.
张森  张迪  寇琳琳  韩仁萍  鞠楠 《地质论评》2016,62(S1):77-78
吉黑东部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地区之一。目前已探明金矿产地六十余处,其中大型金矿产地十余处,中型二十余处,矿(化)点几百处。近年来,在老矿山深部、外围和新区、新层系中陆续有新发现、新认识、新进展,源潜力较大,将成为全国又一重要黄金基地。 吉黑东部金矿资源丰富,但矿化类型较复杂,矿化类型的划分资料较少,分类方案?不尽不同,给找矿评价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文根据区内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特征,划分了金矿床类型,指出找矿放方向,以利于指导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是实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地质找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中,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地质调查、地质找矿的总体思路,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工作项目,认真组织东北大区地调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结合东北地区的工作实际,适时开展科技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据《中国矿业报》报导,1993年我国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20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列入计划的锰、铜、铅锌、铝土、锑、金、银、硫铁、磷、高岭土等10种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分别为计划的118—316%;新发现矿产地89处;取得重要新进展矿产86处;提交可进一步详查基地18处;确定了21处重点普查找矿区。  相似文献   

14.
辽东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区。在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了有利的含矿层位、各级断裂构造及中生代岩体对金银多金属矿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该地区主要通过详细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遥感解译等工作,寻找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进一步筛选出10余处可供调查评价并且资源潜力巨大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航磁调查在新疆西天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航磁调查在西天山地区的应用效果,在高精度航磁图上,磁异常信息极为丰富,不仅已知铁矿在图上反映明显,而且还新发现了50余处铁矿异常,在已经进行了查证的5处异常中,有4处见矿,分别为14号、20号、169号和374号。这4处异常的成功发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利用高精度航磁调查进行找矿提供了典型的实例。根据该区高精度航磁调查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在新疆西天山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勘查程度较低的地区,进行高精度航磁测量,并进行快速的地面查证工作,是寻找铁磁性矿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登红 《地球学报》2023,44(4):559-564
《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志书由全国600多家单位、4000多名地质工作者, 历时十多年编纂而成, 计划出版200多套志书、150余套附图, 全面记录我国180余种矿产、7万余处矿产地的矿产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 实现我国已发现矿种、矿产地和国域面积的三个全覆盖。该志书填补了历史空白, 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该套志书是在“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理论思想指导下开展研编的, 厘定了地球系统演化各个时空域中矿种全覆盖的矿床成矿系列, 构建了全国94个成矿带和31个省区市的区域成矿谱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时间域、空间域及成矿作用紧密结合的成矿体系, 并进一步应用成矿系列的“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预测思维开展了全矿种的成矿预测。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 主动服务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我们从全国、省域、成矿区带等不同尺度, 选取12篇论文, 组成“《中国矿产地质志》‘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专辑, 对铁、金、稀有、稀土、稀散、磷等战略性矿产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旨在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科技支撑, 促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力支撑和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地质调查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实施了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与潜力评价工程,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一、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  相似文献   

18.
由地质力学研究所矿田构造研究室承担的、包括东华理工大学在内的10家单位参与的"重要成矿区带矿田构造研究与找矿预测"计划项目,在矿田构造找矿理论研究和找矿预测、找矿突破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钾盐、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叶蜡石、脉石英、晶质石墨、硼等矿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需求量也逐步攀升。 “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工程”(2019—2021)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助推形成大型资源基地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开展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锂、钾、铍、铌钽、萤石、脉石英等矿种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的创新研究,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概要介绍了该工程在川东北锂钾找矿、川西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调查、新疆阿尔金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江西赣南—福建浦城地区萤石、硼资源、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产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川东北、川西、阿尔金等主要成矿带稀有稀土矿产、萤石、脉石英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绿色调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钾盐、锂矿、萤石、脉石英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研究程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我国战略性矿产后续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矿床的发现,使得柴达木盆地周缘造山带岩浆型铜镍矿被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继发现夏日哈木矿床后,该区找矿尚未取得进一步重要突破,目前有效的找矿预测模型尚未建立,找矿瓶颈突显。通过系统收集该区地物化资料,结合典型矿床成矿条件,采用"协优找矿预测"思维,提取找矿预测要素,建立柴达木盆地周缘岩浆型铜镍矿找矿预测模型,以找矿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相似类比"的方法,开展找矿远景区圈定和找矿靶区优选。在柴达木盆地周缘划分出12处岩浆型找矿远景区,圈定找矿靶区28处,推荐优选的重点找矿靶区6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