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绝对重力仪对自由落体下落距离和相对应的时间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利用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502提高绝对重力仪的时间测量精度,并结合FPGA的大规模数字集成设计,提高了重力仪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大气效应尤其是大气水汽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引起的雷达信号传播延迟,是重轨雷达干涉测量中难以消除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仅借助对GPS水汽的空间数学插值实现对InSAR中的大气延迟改正时,由于未能顾及地形对大气湿延迟的影响,导致改正效果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大气湿延迟中垂直分层部分与地形的关系,建立了两者间相关函数模型,进而提出了顾及地形影响的大气延迟插值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插值新方法较常规距离权倒数和克里格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用GPS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GPS观测取代常规水准测量方法监测城市地面沉降变化的可行性。在宁波市进行了两期GPS测量和水准测量,观测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获得高精度的高程分量。顾及到对流层延迟的影响,采用Saastamcinen模型改正对流层延迟的干分量部分,用分段线性方法来估计对流层的湿分量变化。用Bernese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毫米级的高程精度。实际算例证明,用GPS测量代替水准测量来监测城市地面沉降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京津地区电离层改正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PS的广域、局域增强导航系统和RTK的应用中,电离层延迟改正的准确度都是决定测量定位结果能否达到精度要求的重要因素j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京津地区的十三陵、房山、蓟县3个基准站2001年的部分观测资料,研究了京津地区GPS电离层延迟改正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差分导航和RTK定位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的更新率和基准站的布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宁波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通过对影响网络RTK测量时GPS卫星信号传播带来的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以及多路径效应误差分析,提出了减弱和消除其误差影响的有效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网络RTK定位技术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区域对流层延迟水平变化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局部地区或更小的区域中,不同位置存在一定的气象差异,这导致对流层延迟无法通过差分完全消除.为分析这种气象差异带来的残余对流层延迟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对长度不同且高差较小的基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了解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基线大于15 km时,残余对流层延迟是影响GPS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且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大残余对流层延迟误差越大;当基线长度接近或超过30 km时,残余对流层延迟常使基线解算失败;潮湿而炎热的气象条件下,对流层延迟水平变化较大,残余对流层延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CPLD设计间隔精准延迟的驱动脉冲,将线阵CCD空间信息转换为在一个脉冲单元内变化的时间信息,并通过高精度步进电机位移平台进行了检测,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突破线阵CCD像元精度限制,实现亚像素测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内部资源,在FPGA中实现了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GPS是南美国研制的,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该系统能为全球提供全天侯、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可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且选点、埋石比常规方法更具灵活性,它不象常规三角网那样要求网型和点位通视的条件十分苛刻,并能大大提高地籍测量首级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已经广泛采用GPS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处理FG5和A10型绝对重力仪实测数据,探索g7软件的内部算法。若采用软件手册提供的观测方程和算法,A10测量数据的解算结果与软件处理结果的差值在3 μGal以内,而FG5相差较大。在对观测方程和时间观测量进行改正以后,得到的FG5测量数据解算结果与g7软件处理结果的差值在-0.1~0.1 μGal之间。由此认为,改正后的模型和算法与g7软件所采用的解算模型和算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GPS动态监测超高层建筑物时,由于监测站和基准站高差较大,对流层湿延迟不能较好地通过传统的双差模式进行消除。本文采用基于随机游走过程的参数估计法对双差残余对流层延迟进行进一步削弱,并介绍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在进行GPS监测时对流层延迟残余误差不可忽略,卫星高度角越低相应延迟量越大;通过该方法进行估计改正,提高了实时动态监测精度,尤其是在高程方向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激光跟踪仪的测量精度,针对激光跟踪仪测量重复性高的特点,提出基于长度标准装置对激光跟踪仪观测值进行标定的方法。通过建立激光跟踪仪和激光干涉仪标定观测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依据最小二乘原理得到标定点观测值的改正数和标定点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进而对目标点的观测值进行插值改正,获得激光跟踪仪对目标点观测值的改正数,最终实现对激光跟踪仪的观测值进行误差补偿。采用长度标准装置对Leica AT401激光跟踪仪进行水平方向标定及标定后的精度测试,激光跟踪仪经过水平方向误差补偿后,将其测量点相互之间距离与激光干涉仪测量的距离进行对比,距离差值的RMS从19.5μm降低为10.2μm,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半参数模型解算大高差短基线,削弱残余对流层误差的影响。算例表明,与常规最小二乘法相比,采用半参数模型处理基线能很好地分离GPS残余对流层误差,提高基线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选择5对IGS测站短基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两种不同的基线解算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对流层延迟估计对高差较大GPS测站短基线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差大于100 m的短基线,不估计对流层延迟会使高程方向时间序列出现虚假的季节性变化,周年振幅影响最大可达17.7 mm,估计对流层延迟后该季节信号显著减弱;此外,还发现不估计对流层延迟时,测站间天顶总延迟差异与基线高程方向产生的偏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将激光剥蚀微量采样技术(LA)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相结合,非常适合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内在组成及分布特征,近年来在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将Coherent Geo-LasPro 193nm激光剥蚀系统与Thermo Scientific Neptune Plus型多接...  相似文献   

16.
????????????????????????????????????????????????????????????????Kalman????????????????????????????????????????????????????????????????????????????????????Χ?????????  相似文献   

17.
提出用半导体激光发射器结合位敏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和利用光学测角仪进行倾角观测的方法解决拱坝变形观测问题。对激光监测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原理分析、算法推导、精度评定。在白山拱坝的实践表明:本系统精度高,自动化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场景下人群计数及地图可视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视频地理映射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了适合于复杂场景的人群语义分割模型;将视频与GIS相结合,求解摄像机和人群场景的单应矩阵;基于人群语义分割结果及单应矩阵,可将人群多边形映射至二维地图。然后,设计等距分区和格网分区2种分区方案;根据人群语义分割结果,统计不同分区方案下各子区人群密度。最后,基于训练的各子区人群密度值,计算视域内人口总数;通过人群目标点符号均匀填充人群多边形,进行地图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① 本文构建的人群语义分割模型,可实现大场景下人群的高精度分割,精度为94.11%;② 将视频与GIS相结合,实现了人群的地图映射和地图可视化表达,达到了人群可定位、可量测和可空间分析的目标;③ 实现了监控视频人群的精准计数,将视域划分更多子区有利于提高计数精度。与基于密度图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高空、高密集度的大场景中具有优势,能有效解决人群难以精准计数及地图可视化的问题,可用于大型活动、车站、商场、运动场馆的人群监管。  相似文献   

19.
????InSAR????У????SAR???????????????????????????????????μ??????????????--??????κ???????????????????????????????GPS????????ж????????????????????????????????????????????????????????GPS????????????????????????mm??????????InSAR????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斗三号卫星可播发四频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3个无几何相位组合和1个伪距相位组合的实时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首先探讨多频条件下的高质量组合,然后挑选3个无几何相位组合和1个伪距相位组合共同进行周跳探测,并利用LAMBDA方法实时修复周跳,最后采用不同观测条件下的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三频条件受电离层延迟影响更小,可实时探测与修复四频观测数据中的周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