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自2004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从事地面测报相关工作的同志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掌握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测报工作,提高地面观测水平,本文对新《规范》的学习谈一些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茆金祥 《气象》2004,30(12):83-84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从2004年1月开始执行。与1979年版旧《规范》相比,对风要素的观测,从概念、记录方法到数据处理都作了修改。这是为适应气象观测现代化和自动气象站业务需要而作的调整。只有准确理解风要素的相关概念和观测、记录、处理规定,才能在工作中自觉执行,从而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的风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覃章 《广西气象》2005,26(1):57-5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中有10种天气现象不需记起止时间。这10种天气现象中轻雾、烟雾、霾、积雪、闪电、尘卷风生成和消失有很具体的标准划分,但对于冰针、露、霜、结冰四种只有生成的划分标准,没有消失的划分标准。其中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转记比较难把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的预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是气象台站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要求台站按统一的报表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和预审。现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20043.0.14版)预审月报表的功能尚不甚完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的业务技术规定义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的业务技术问题做出详尽的规定。本着遵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技术规定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自动气象站开始双轨运行和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执行,使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流程有了较大变化。现根据有关规定、制度归纳了在自动站和人工观测双轨运行期间每日业务工作和流程,以便台站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第一,严格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进行日照纸的涂刷、换纸与记录整理。从开始配制药液到阴干,均在弱的灯光下进行。第二,在配制药液时,严格掌握药品用量比例。值班室配备一台分度为1/2g的天平,配制时,取赤血盐0.25g,柠檬酸铁铵0.75g,蒸馏水5~7g。用天平称量,严禁估计。  相似文献   

8.
1掌握有关云的理论知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按云的形态学将云分为三族、四属、二十九类;《地面气象观测》按照云的发生学分类即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及相应的形态特征将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观测员要同时掌握这两种云的的分类和定义。按照《地面气象观测》内容了解云的演变规律,区分7种相似云,即:Cc与Ac,Ac与Sc,Cs与As tra,Asop与Ns,Ns与St,Ns与满天的Cb,Fc、Fs与Fn。云的电码是指地面天气报(GD01—)中对云的编码。《地面气象观测》给出了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只有结合天气学知识才能准确识别和判断云。观测员可结合天气学…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中由于对基础理论知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理解片面,使观测实践认识不统一,形成一些误区,造成记录失真或处理不当,不能客观反映大气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是气象台站所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自动站在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或本站气象服务的需要,按照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台站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中的规定和要求编制,修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  相似文献   

1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 Soltware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简写为OSSMO)是为了满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即新规范)的需要,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本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  秦涛 《山东气象》2006,26(1):79-79
针对2004年开始执行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原规范的不同,总结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缺测的处理方法,以及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制作和观测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1月 1日起执行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没有对备份百叶箱问题作描述。《规范》第 8章的 8.2 .3节中规定 ,“在进行箱内清洗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内 ,清洗完毕 ,待百叶箱干燥之后 ,再将仪器放回。”但是 ,在《规范》第 2章的 2 .3小节中 ,无论是文字还是“观测场仪器布置参考图”中 ,都找不到哪儿安装有备份百叶箱。在参考图中只有 3个百叶箱位置 ,但它们又是各有其用 :自东向西分别是①温、湿度传感器 (自动站 ) ;②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③温度计、湿度计。本站是国家气候基准站 ,…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相似文献   

15.
徐静 《湖北气象》2004,(2):29-31
针对夏季地面气象观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更加突出且集中的实际,根据房县气象局以往或近年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经验,并联系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在该局使用以来的情况,着重对夏季地面气象观测中可能遇到或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姜娥 《湖北气象》2005,24(3):46-46
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在全国各地使用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部分内容作了相应修改,特别是有关气象要素的异常记录,测报人员应当在工作实践中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和保护的力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探测环境是否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直接影响所收集到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近10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致使有些地方气象探测环境及设施受到了严重影响或破坏。要改变这种状况,基层台站可抓住新一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机  相似文献   

18.
1引言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是人工观测能见度必不可少的参照图。利用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生成新的参考目标物,对观测能见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城市建设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目标物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1月1日执行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当雾、霾、浮尘等现象出现能见度<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应用VB软件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解决以上问题,阐述如下。2目标物情况登记管理功能模块目标物情况的描述数据采用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数据内容、格式参照规范要求,并添加了一些绘图所需的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和《OSSMO-HY2002》软件的正式启用,笔者就此软件与AHDM4.1在实际应用方面略作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20.
当风自记仪器有故障时 ,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和目测风向风速时应注意的问题。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 49页规定 :轻便风向风速表观测风速 :“读出风速示值 (米 /秒 )将此值从该仪器订正曲线上查出实际风速 ,取一位小数。”按此规定往往让人觉得这就可以代替自记风的记录了。实际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汇编 2 6页明确指出“在定时观测使用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观测记录风速只取整数。”在制作报表时 ,应注意用其代替自记记录输入计算机时需补“0”和加“*”。2 在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一定要看清它的检定日期 ,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