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隐丝藻科一新属—管形藻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空蜈蚣藻(Grateloupia porracea (Mert.)W.X.Li et Z.F.Ding)在幼苗期(0.2dm)已中空,成体的主枝与分枝亦中空,皮层细胞叉状排列或稍背斜形;生枝枝丛(ampullae)只有一条主枝或1分枝;果胞枝由1-3个细胞组成,有的果胞亦产生由1-4个细胞组成的侧枝。其特征与蜈紧藻属(Grateloupia C.Ag)不同。建议将其从蜈蚣藻属中移出另成立一个新属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蜈蚣藻中空型的生长周期、形态构造及其生殖系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其主要特征与蜈蚣藻不同,并非蜈蚣藻的一个变型而是一个物种(Species)。建议这个种的学名应为中空蜈蚣藻Grateloupiaporracea(Mert.)comb.nov.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自我国沿海岸的褐藻门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方法】对采自我国沿海岸的短毛藻进行形态学鉴定,描述新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分类学信息,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结果】鉴定出长海短毛藻E. 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短毛藻E. fucidola (Velley) Areschoug、暗色短毛藻E. fusca Luan et Ding和细枝短毛藻E.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 nov.等4个种,含新种1个。细枝短毛藻藻体暗褐色,半球形,直径4~5 mm;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基垫;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短同化丝,长同化丝较短,长1~2 mm,由63~128个细胞组成,直径6.0~9.5μm;短同化丝较长70~225μm,直径3.5~6.0μm。单室囊囊状,多室囊线状。模式标本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4.
本种为我国南方常见一种经济红藻。藻体直立,叶片窄带状,单条或叉状,全缘或有小育枝,体下部淅细成柄状。藻体不中空。我们发现它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三个新特徵:1、少数果胞枝与助细胞可在同一的生殖枝丛中形成,2、少数果胞枝枝丛中可出现2个果胞枝;3、少数助细胞枝丛中可出现2个助细胞。  相似文献   

5.
皮丝藻Dermonema dichotomum Heydrich采自广东省汕尾市遮浪等地。在研究它的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发现它为雌雄异体;果胞枝由3-4个细胞组成,少数2个或5个细胞,一般侧生,也有的顶生;有的同化丝顶端细胞或髓丝末端细胞可转化为果胞枝;少数具有分枝状的果胞枝;有的果胞枝上也可以长出同化丝或根样丝。  相似文献   

6.
用比较解剖学方法观察提江沿海浒苔属(Enteromorpha )海藻的形态结构,并结合统计分析对其进行 物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藻体分校的有元、数量及分校与主枝直径的大小等形态特征,鉴定的浒苔属j海藻有6种1个变型,分别为缘管浒苔(E. linza)、肠浒苔( E. intestinalis )、扁浒苔( E. compressa ) ,浒苔(E. proliferα)、 条浒苔(E. clathratα)、由浒苔( E·flexω5α)和肠浒苔宽叶变型( E. intestinalis f.broadifolium) 0藻体长度由 大到小依次为浒苔、条浒苔、缘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炀浒苔宽叶变型:细胞呈多角形,藻体的位置不同其细胞大小有所变化,除由浒苔和条浒苔外,其他4种1个变型浒苔的中部细胞最小;所有种类的细胞均有淀粉核,其中肠浒苔、缘管浒苔和扇浒苔仅1个淀粉核,而其他种出现多个淀粉核,尤其条浒苔和曲浒苔数量最多,可达6个以上。定量描述浒苔属6种1个变型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并发现浒苔属海藻非中空营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广东的潮阳海门,海丰遮浪及湛江硇洲岛等地采到的大量垫形皮丝藻Dermonema plvinata (Gruno ω)Fan对其形态构造及生殖器官作了研究,发现它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精子囊一般着生在同化丝顶端细胞下位的第1、2个细胞的侧面,但少数也可着生在顶端细胞上。果胞枝由2—7个细胞组成,偶然也发现8个或12个细胞的,一般为侧生,少数顶生或对生,也有分枝状的果胞枝,而且果胞枝可长出同化丝或根样丝,少数果胞具有双受精丝或双果胞的变异,成熟的产孢丝为放散状或蔓生。  相似文献   

8.
本种为青岛港及黄渤海沿岸常见种,此外也产于日本及西印度等地。曾呈奎等(1962)曾描述过产于青岛港的本种形态构造。作者自1977年开始在青岛港采到大量本种标本,同时也研究了它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过程,现报导如下: 一、藻体形态构造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紫红色或紫红带绿色,粘滑。有的幼体长至2公分时,才开始长出小羽枝,主枝线状或扁压,高7—35公分,宽2—3公分。固着器盘状。1—2回羽状分枝,小枝长短不一,互生,偏生或对生,基部缢缩,有的小枝亦从藻体表面伸出,成长的  相似文献   

9.
初步研究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和细基江蓠(G. tenuistipitata)切段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其切段的再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江蓠藻体切段再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江蓠藻体在改良P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两种藻体的外皮层细胞均可产生长成新枝的生长点,并且表现出相同的再生极性。无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还是细基江蓠的切段都是在形态学上端切口处产生新枝,下端不再生;带分枝的切段,其分枝断口处亦可再生新枝。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促进藻体芽的产生和生长。1 m g/ LBA 明显促进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切段的再生,2 m g/ L BA+ 0.5 m g/L NAA 显著促进细基江蓠切段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描记采于云南省玉溪地区的金线属二新种,以形态特征和采集地县名分别命名为长鳍金线SinocyclocheiluslongifinusLi,sp.nov和华宁金线SincyclocheilushuaningensisLi,sp.nov。前者头的后部不隆起,体表裸露,胸鳍长,后伸达腹鳍起点等特征区别云南省的其他金线;后者外形与大头金线相近,但侧线鳞较少(59~60),前躯裸露或被稀疏细鳞,口须较长等可区别,两者遗传距离为1.7%,也已达到种级差异。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路南县黑龙潭水库和云南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