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某地钠化花岗岩中的水锡石已由邓楚均等同志作过研究。由于当时是在钠化花岗岩的人工重砂样品中找到该种矿物,因而对水锡石的产状描述为“产于花岗岩隆起的顶部,直接位于似伟晶岩顶盖之下,向深部含量迅速减少。”对水锡石的成因认为“是一种水化了的矿物”。笔者在该区露天采场的半风化的钠化花岗岩标本上找到了水锡石。经光、薄片观察,并作了适量的测试,查明了岩(矿)石中水锡石与其它矿物的连生关系,区分出原生钖石和表生锡石,发现了由水锡石演化成锡石的关系,因而对水锡石的成因及其演化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1980年在研究广西某铌、钽、钨、锡矿化花岗岩小岩株时,发现了一种富含锡的桔红色矿物,前人曾称之为胶态锡石或疑为钛钽铌酸盐矿物,经系统研究后确定为水锡石。 水锡石是一种较少见的锡矿物。最初发现于玻利维亚(Herzenberg,1946)和当时  相似文献   

3.
1980年在研究广西某铌、钽、钨、锡矿化花岗岩小岩株时,发现了一种富含锡的桔红色矿物,前人曾称之为胶态锡石或疑为钛钽铌酸盐矿物,经系统研究后确定为水锡石。 水锡石是一种较少见的锡矿物。最初发现于玻利维亚(Herzenberg,1946)和当时的比属刚果(Buttgenbach,1947)。在随后的卅多年中,仅在英国(Russell和Vincent,1952)、马来西亚(Bradford,1960,Alexander和Flinter,1956,Singh和Bean,1967)、法国(Bonnici et al,1964)、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4.
栗木矿田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木矿田花岗岩是一个燕山早期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侵位的复式岩体.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与复式岩体中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岩石化学、稀土及其它微量元素资料表明,鱼菜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在含矿岩体钠长石化阶段形成锡矿化,云英岩化是锡、钨矿化的高峰阶段,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滇西南是中国重要的锡矿带之一,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垩纪和新生代花岗岩中的锡矿床,而对印支期花岗岩中的锡矿关注较少.云岭锡矿位于保山地块的东缘,矿体主要以脉状产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发育云英岩化和电气石化蚀变.矿石矿物为锡石,脉石矿物为石英、白云母、电气石、萤石、方解石,以及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根据矿物...  相似文献   

7.
塔斯马尼亚盛产钨锡,其主要花岗岩地区的地质情况有较好的文献记载,所以它是考查锡—铀关系有效性和实用性的一个理想场所。调查开始于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的Blue Tier岩基。岩基中某些岩石是锡矿物(锡石)的母岩和冲积锡石矿床可能的来源。Blue Tier岩基的测量数据表明,可根据铀含量和铀/钍值来区别具有较高锡含量并伴有锡矿化的花岗岩和锡含量较低尚未知与锡矿化有关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栗木矿田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黄牛花岗岩型钨锡矿床与栗木复式岩体的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研究表明,三个黄牛隐伏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黑钨矿、白钨矿、锡石主要以浸染状、细脉状及团块状产出,与钨锡成矿有关的交代作用有钠长石化、云英岩化以及晚期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显示钨锡具有多阶段成矿,矿化延续时间长的特点。研究指出,在隐伏岩体岩沟凹陷内相对突起的部位继续寻找花岗岩型钨锡矿床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1974年以来,太行山北段涞水—易县—涞源地区和南段邯邢地区重砂中,陆续发现了含铅水锡石,1978年在燕山地区河流中也找到了此种矿物。但含量一般仅几粒/20公斤。经河北易县西柳泉一带的野外调查,含铅水锡石产于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白云岩破碎带内。  相似文献   

10.
老厂花岗岩破碎带型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邓贵安 《矿产与地质》1998,12(4):230-236
新矿床类型—花岗岩内破碎带型锡矿床受五子山复式背斜轴部附近的花岗岩突起中盆状构造及EW向断裂控制;矿体定位于岩盆陡缓交接处与压扭性断裂的组合部位,呈等轴囊状,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石具有明显的挤压破碎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锡石、菱铁矿等,脉石矿物中有相当部分为继承花岗岩中的矿物。围岩蚀变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特征均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成矿流体为高CO2的富K+、Ca2+、Mg2+、SO2-4、F-等,贫Na+、Cl-的气液流体。在正接触带锡石硫化物矿床形成的稍晚阶段,成矿热液受其上厚层矽卡岩矿体的遮挡而被圈闭于花岗岩内破碎带充填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湘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夕卡岩型锡矿是芙蓉锡矿最主要的矿化类型.以矿区内19号矿体夕卡岩型矿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开展矿石的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夕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钙铝榴石一钙铁榴石、次透辉石-低铁辉石、铁钙闪石、马来亚石和少量的符山石、硅灰石、锡石,形成于相对较氧化的条件下,与早期侵入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锡主要呈Sn4+而倾向于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中.原生夕卡岩在黑云母花岗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出富F、Cl和成矿物质Sn的热液流体的作用下发生金云母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作用,形成金云母+萤石+磁铁矿+锡石矿体(Ⅰ类矿体)和透闪石±透辉石+绿泥石+锡石+硫化物矿体(Ⅱ类矿体).Ⅰ类矿体的形成主要受到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分异的岩浆热液流体控制,而Ⅱ类矿体则受到来自围岩的流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渗沙水锡矿点宏、微观研究,否定了原矽卡岩型锡矿的成因观点,提出锡矿化与早二叠世末碱长花岗岩侵入和热液充填交代有关,矿化受断裂破碎构造控制。以此新观点为指导,我们在南天山东段首次发现了与早二叠世末钾长花岗斑岩有关的成型锡矿床-独山锡矿床。从蚀变、矿期活动及矿石中锡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形成包括锡石-泥晶碳酸盐充填交代、锡石-石英-铁矿物充填及锡石-石英-硫化物充填3个成矿阶段。根据稳定同位素、稀土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栗木矿田花岗岩中氟磷锰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栗木矿田氟磷锰矿的光性、X粉晶数据、差热曲线、红外光谱以及化学成分特征,该矿物属氟磷铁矿—氟磷锰矿系列中接近于锰端员的矿物。氟磷锰矿主要产于燕山早期晚阶段含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中,与钠长石,含锂云母、后期石英、黄玉、萤石和锡石等密切伴生。该矿物是在岩体云英岩化晚期阶段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矿物形成温度为308℃,是花岗岩型锡矿床的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14.
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成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骏  吴厚泽 《矿床地质》1988,7(1):32-41
在世界各大锡矿区中普遍存在矽卡岩型锡矿床和锡石硫化物矿床共生的现象,且前者靠近花岗岩接触带,后者产出于矽卡岩之外的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中。为探讨这一成矿机制,笔者模拟了柿竹园锡矿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高温矽卡岩阶段成矿溶液中的锡大部分被石榴石等造岩矿物所捕获,或生成锡的钙硅酸盐矿物马来亚石,只有在相当于晚期矽卡岩阶段或石英硫化物阶段的温度条件下,溶液中的锡才以锡石形式晶出,出现锡石-石英-硫化物组合。由此,笔者认为温度是控制这类矿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 产状:氟磷铁锰矿在本矿区常见,是锡石的找矿标志之一,其产状有两种,一是在黑钨矿、锡石石英脉中,与黑钨矿、锡石共生。伴生矿物有闪锌矿、黄铜矿、毒黄铁矿、砂与脉石矿物石英;二是产在含锡石花岗岩体中,本区凡是含锡石较富的花岗岩体,一定有较多的氟磷铁锰矿存在,同时有较多的白云母或含锂的白云母及石英产出,并伴有团块状的黝锡矿、黄铜矿、黄铁矿。  相似文献   

16.
夏斌  林清茶  张玉泉 《地质学报》2006,80(2):287-293
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岩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主微量元素和锆石特征等。根据岩体本身还残留有层理,在糜棱岩化之前的岩石具花岗变晶结构和含有反映区域变质成因的钠铁闪石造岩矿物,以及锆石高度富集和显示有一定层位等,认为云南大平糜棱岩化碱性花岗岩为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主要呈岩株产于穹窿的东部,在穹窿的核部及西部,晚阶段的细晶岩和花岗斑岩岩墙发育良好。 岩石呈肉红色、中粒斑状至半自形粒状结构,暗色的黑鳞云母1-3%,钠长石20-30%,微斜长石35-45%,石英35-40%。斑晶是微斜长石。 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是SiO_2>71%,K_2O十Na_2O>8%,Na_2O/K_2O=0.83,F=0.76%,Li_2O>0.11%,FeO+Fe_2O_3<2%,CaO=0.46%,MgO=0.14%,P_2O_5=0.02%。Sr~(87)/Sr~(86)=0.7159-0.746。 从下到上,花岗岩内发育了七个蚀变带:钾化花岗岩; 钾化和钠化花岗岩;强钠化和钾化花岗岩;强钠化和弱云英岩化和钾化花岗岩;云英岩化,钠化及钾化花岗岩;强云英岩化,钠化和钾化花岗岩及云英岩。 花岗岩内部的矿化包括花岗岩蚀变带内的(TR)、Ta、Nb、Sn、W、(Li)矿化及伟晶岩内Be矿化。外接触带的矿化包括条纹岩型Be、W、Sn矿化,萤石型白钨矿化,锡石-硫化物型及裂隙充填型的Sn、Pb、Zn矿化。所以,矿化分带表现为TR-Nb-Ta-Be-W-Sn-Pb-Zn-Fe-Sb。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众多事实说明,锡石硫化物型矿床与一定的花岗岩有关.但由于这类含锡花岗岩常为隐伏岩体.因此,研究花岗岩的含矿性,使用花岗岩含矿性的标志,预测锡矿化有一定的局限性.金属矿床的分带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于找矿.近年来,由于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研究的进展,揭示了金属矿床的分带本质和形成机理,扩大了许多肉眼所不能见到的矿化现象,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找矿,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白干湖钨锡矿田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西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笔者通过对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4处矿床实地剖析,认为这些矿床已构成一个集矽卡岩型、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交代、充填叠加复合的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矿田内矿化类型显示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或分带性:即产于花岗岩边部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在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大理岩内;产于花岗岩小突起内侧及其顶部外接触带伸枝脉岩的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体,前者呈厚板状透镜体面型分布,后者则呈脉状线型分布于围岩地层中;产于隐伏花岗岩突起上部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矿体,其因受区域NE向白干湖深大断裂构造限制,多呈低缓角度的平行脉状充填于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等特征,矿田内的矿化蚀变可划分为3种:即矽卡岩化、云英岩化(包括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等)和硅化.研究表明,矿田内矽卡岩型白钨矿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化和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化构成一个与加里东期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活动有成因联系的矿田成矿系列,属于岩浆期后高温-气化热液交代和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大平锡多金属矿赋存于广西桂北最老地层―中元古界四堡群中,矿体主要以网(细)脉状产于三防花岗岩体及外接触带围岩中,受NE-NNE向断裂、NW-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具细脉浸染状、块状构造等,矿石中平均品位w(Sn)0.175%~3.368%、w(Cu)0.661%~12.070%。主要金属矿物为锡石,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钛铁矿,矿石自然类型为锡石石英型矿石、锡石绿泥石石英型等;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石英、和绢云母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等。研究认为本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