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历近100 a的发展,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研究领域已形成许多代表性成果,系统研判各计算公式的预测精度对于快速准确判断研究区域沿岸输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使用率高、公式结构简洁、考虑参数相对全面等标准,选择了国内外7个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采用现场原型沙、室内原型沙和室内轻质沙等多种实测资料,对各公式的计算准确程度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CERC公式和Kamphuis公式适用于现场原型沙预测,但对室内轻质沙预测的偏离程度较大;MH-Kamphuis公式和van Rijn公式对各种实测资料的预测均总体偏小;赵今声公式和Bayram公式的预测精度最低,预测偏小程度较大。经比较,孙林云公式对各项实测资料的符合程度总体较高,预测精度提高了36%~73%,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推荐用于推导沙质海岸沿岸输沙模型相似律比尺关系。  相似文献   

2.
航空磁测探测目标发现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超  袁园  张冲 《世界地质》2015,34(1):240-247
航空磁测探测目标发现率的评价是勘探任务的前期工作。为找出最佳的实时测量参数组合,实现快速、经济、高效探测,综合已有的目标体物性参数和实际勘探条件等先验信息,从测量剖面和平面出发进行理论模型计算。通过分析实测影响因素发现,降低飞行高度,提高磁测仪器精度及信噪比,是提高目标体发现率的有效手段。此外,通过多模型组合和概率计算实现了探测目标发现率的综合定量分析,可有效地避开测网设计中的勘探盲区。  相似文献   

3.
应用迭代法的困难之处在于:一是迭代公式是否存在导数运算;二是初始值选定是否影响迭代公式的收敛性;三是收敛快速和达到需要精度等问题。我们获得了求方程根不用计算导数的平方收敛迭代公式,并设计了求根的大范围收敛算法,编写了C^ 语言程序,进行了算法和数值分析。与其它算法比较,该算法具有无导数计算、初值任意选定、平方快速收敛、大范围收敛和双精度控制(根的精度和函数值的精度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庄立贤 《福建地质》2012,31(3):269-272
简要介绍GPS-RTK无验潮快速水下地形勘测技术和施工要求,GPS-RTK与相应测深仪器配合能自动采集实时三维座标、时间等数据,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点位精度,达到预期成果质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改进的DPIV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是一种快速提取流场速度的方法,但测速精度较低。已有的改进方法虽然使精度得到了提高,却丧失了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本文综合已有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兼有快速和精度较高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以Willert提出的DPIV方法为基础,吸收了Huang提出的改进方法中的迭代思想,既保留了DPIV快速处理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速的精度,非常适合于多工况和非恒定流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工程勘察设计现代化,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几代人的追求与梦想,更是我们勘察设计人的"中国梦"。改革开放是实现勘察设计现代化的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勘察设计行业的成效显著、面貌大变、发展迅速,离现代化路程越来越近,勘察设计行业的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工程质量和技术得到全面提升,也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既懂专业又会管理的高端人才,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工程师、建筑师、企业家和勘察设计大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刀称重法介电类土壤水分传感器公式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安  吕守贵  金福一 《水文》2018,38(5):71-74
传感器是墒情自动监测仪器设备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墒情监测数据精度的核心器件,科学合理进行传感器精度校准(率定)十分重要。从生产实际出发,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文献成果,利用被测介质中表观传感器输出电信号随着土壤含水量变化而改变这一原理,系统阐述了环刀称重法进行介电类土壤水分传感器公式率定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土壤水分传感器率定流程和技术要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墒情实验和墒情监测与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遥感岩性制图是地质填图中的重要工作,基于光谱特征的岩性分类易受到色调、纹理等因素影响导致精度不佳。前人进行岩性自动分类研究多关注影像的光谱特征,而忽略空间特征,笔者等基于甘肃北山白峡尼山地区ASTER影像,将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两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与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为89. 17%;极限学习机不但具有需调节参数少的优势,且分类精度和速度均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达96. 70%;利用快速漂移算法提取的影像空间特征可有效减少错分区,提升岩性分类效果。研究证实将基于光谱特征的极限学习机和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结合的岩性分类方法具有客观、高效、高精度等优势,可为后续地质填图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遥感岩性分类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重力勘探正逐步走向微重力勘探阶段。与普通的重力测量相比,微重力测量虽然获得数据精度较高,探测到比较微弱的重力异常,但也容易受测量条件等可控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对异常体的发现率。以简单规则球体为理论模型,分别对影响目标体发现率的仪器因素、目标球体的模型因素、航空测量等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定性地给出了目标体发现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理论模型模拟实测数据,体现出正确处理可控制因素对于实际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梅佳成  刘磊  尹春涛  张群佳  王乐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21-2023040021
遥感岩性制图是地质填图中的重要工作,基于光谱特征的岩性分类易受到色调、纹理等因素影响导致精度不佳。前人进行岩性自动分类研究多关注影像的光谱特征,而忽略空间特征,笔者等基于甘肃北山白峡尼山地区ASTER影像,将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两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与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相结合进行岩性分类。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为89.17%;极限学习机不但具有需调节参数少的优势,且分类精度和速度均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精度达96.70%;利用快速漂移算法提取的影像空间特征可有效减少错分区,提升岩性分类效果。研究证实将基于光谱特征的极限学习机和基于空间特征的快速漂移算法结合的岩性分类方法具有客观、高效、高精度等优势,可为后续地质填图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遥感岩性分类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Dinarides南部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欧洲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区内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于300m,平均岩溶发育深度从250m 至350m,沿断裂发育的岩溶,甚至更深。地下水平均流速变化较大,从0.002 cm/s至55.2cm/s。地下水滞留时间很短,水位变化非常迅速,变幅高达312m。地下水位对强降雨的响应小于4小时。岩溶大泉的主要特征是管道出口深,最大最小流量变化大。区内发育的落水洞有成千上百个,其中一些落水洞排水能力超过100m3/s,规模巨大并被洪水暂时淹没的岩溶坡立谷闻名世界各地。泉水天然流量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当地特有物种的破坏,已经成为新近许多岩溶工程项目的焦点议题。由于该区极其复杂的水文地理和政治环境,不同国度间的跨界含水层似乎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汪拾金 《探矿工程》2017,44(4):56-60
浸润线过高导致的渗流状况不良已经成为许多尾矿库的主要安全隐患,是引起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具有自流排水安全可靠、辐射式集渗管水平伸入坝体范围广、排水量大、水位下降快、成本低、使用寿命周期长、后期管理运行方便等优势。在榆木沟尾矿库2号大口辐射井工程中应用了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结合该工程实践,对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在尾矿库排渗工程中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A/D转换与地震仪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数据采集具有采集点分布范围广、滚动搬移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就需要一套体积小、重量轻、连线简单、供电方便、耗电量小的采集器。目前24位A/D型数字地震仪器已具备瞬时动态范围大、失真小、无零点漂移、系统规模大(带道能力)和软件功能强劲等特点。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A/D转换器等电子器件已发展成为高度模块化、智能化及高精度的绿色节能型芯片。其器件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功能强,为地震数据采集仪器更新换代,实现低功耗、单道、小体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化采集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汪名鹏  沈轩宏  张春 《探矿工程》2008,35(12):45-49
杭州湾海域以“怒潮海湾”著称,潮差大、水流急,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域工程地质钻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不同的海域条件下钻探设备的选择和平台搭建的方法,并对杭州湾复杂海域条件下工程地质钻探施工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经济、适用、简便与安全的海域工程地质钻探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榆阳煤矿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与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矿井涌水通道特征、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贡献”率,研究了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探讨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的影响,提出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影响不大的结论,但由于红石峡水源地范围内煤矿较多,众多煤矿大范围、高强度开采将直接影响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16.

Water suppliers face major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detailed knowledge of water resources is needed. In southern Germany, the state water supplier Zweckverband Landeswasserversorgung provides 3 million people with drinking water obtained from a complex karst and alluvial aquifer system and the river Danube.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racing techniques was used with the goal of a 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quifer system and to gain additional knowledge about groundwater flow toward the extraction wells in the Danube Valley. For the small-scale characterization, selected groundwater monitoring wells were examined using single-borehole dilution tests. With these tests, a wide range of flow behavior could be documented, including fast outflow within just a few hours in wells with good connection to the aquifer, but also durations of many weeks in low-permeability formations. Vertical flow, caused by multiple flow horizons or uprising groundwater, was detected in 40% of the tested wells. A regional multi-tracer test with three injection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quifer on a large scale. For the highly karstified connection between a swallow hole and a spring group, high flow velocities of around 80 m/h could be documented. Exceptionally delayed arrivals, 250 and 307 days after the injection, respectively showing maximum velocities of 0.44 and 0.39 m/h, were observed in an area where low-permeability sediments overlay the karst conduits. With the chosen methods, a distinct heterogeneity caused by the geological setting could be documented on both scal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冲击地压矿井大直径卸压钻孔的成孔率和施工效率,通过对冲击地压矿井煤岩体应力特征、卸压孔孔壁扰动动力失稳特性及施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大直径卸压孔快速施工的关键点在于高效排渣、快速成孔提钻。采用具有1.25 m行程轨道、大通孔动力头的ZDY4000LR型钻机,优化了大直径卸压钻孔施工操作流程,形成了水介质螺旋宽翼片双动力排渣高效成孔工艺方法,并在河南义马矿区和陕西彬长矿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能够安全、高效地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施工效率较大螺旋钻进技术提高了48.9%,成孔率可达到100%。研究成果对类似冲击地压矿区施工煤层卸压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水样中金属元素的分析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但仍存在使用功率高、耗气量大、分析成本高以及不适用于现场分析等不足。本文为降低金属元素分析成本,建立了微波等离子体炬(MPT)与有机质谱耦合的方式检测水样中钙离子的新方法。详细探究了载气流速和维持气流速对钙离子响应信号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224.56 n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8%,加标回收率在86.3%~110.4%之间。本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精确度高,为环境水样中金属离子的测定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实时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汪智军  李建鸿 《中国岩溶》2021,40(4):636-643
天然水溶解无机碳(DIC)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分析是研究碳元素循环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激光光谱技术的发展为碳同位素比值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文中阐述了一种总有机碳仪—激光光谱同位素仪联用在线测定水中DIC含量及δ13CDIC值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DIC含量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能控制在1%以内,δ13CDIC值精度优于±0.1‰(1σ)。不同类型岩溶水δ13CDIC值的测试结果与质谱仪法结果接近,差值总体≤0.3‰,表明该测试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由于吸收光谱信号与目标气体浓度有关,较低的CO2浓度会影响激光光谱仪的稳定性,在测试时需要根据DIC浓度控制样品进样量,最好采用多标样法来校准仪器测量值。激光光谱技术因其具有低成本、测试快速可靠,且仪器小巧便携等特点,在岩溶水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分析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熊益波  王春明  赵康 《岩土力学》2010,31(Z1):216-219
为掌握松散细砂在宽广应力范围下的压缩本构特性,采用准一维应变装置进行了最高轴向应力达1 100 MPa的实验研究。测得了一种细砂在烘干状态和含水率为3.4%、6.6%和13.5%的压缩下应力-应变曲线,拟合了不同含水率细砂准一维应变压缩下的统一形式的经验型本构方程。比较了实测数据与AUTODYN程序材料数据库数据,给出了使用DYNA程序计算需要的细砂参数推荐数据。高应力水平下的实测数据对工程定量计算具参考价值,拟合的经验公式可在对不同含水率细砂的具体工程计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