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绿松石是Cu、Al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宝石矿产。武当古陆西缘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是高品质绿松石的重要产区。通过对绿松石矿床地质特征、产出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绿松石矿床主要产于下寒武统(含炭)硅质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结合矿床物化探特征,提出了该区绿松石矿床的找矿标志为:寒武系(含炭)硅质岩层、断裂构造发育、Cu高含量区域、放射性强度高(U含量较高)。根据地质及物化探资料圈定了绿松石矿床的一级、二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对竹山县绿松石矿床分布、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表明,竹山县绿松石矿的形成受到地层、岩性及构造断裂双重控制;富含成矿元素铜、磷,岩性为黑色碳泥质板岩及碳硅质板岩(黑色岩系)的下寒武统水沟口组既为绿松石矿的赋矿层又为矿源层;线状分布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绿松石矿床的分布规律和矿床规模;矿床形成于地表水的风化淋滤和再沉积(沉淀)作用,矿液温度介于17℃~35℃之间。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镍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省及河南省等地,已发现镍矿床(点)19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7处。新元古代和晚古生代是华北地区镍矿床形成的2个高峰期。矿床类型以岩浆型为主,其次为风化壳型和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型镍矿床主要产在华北陆块区内,形成环境与裂陷盆地有关;岩浆型和风化壳型镍矿床主要产在克拉通边缘或造山带,形成环境与大陆边缘裂解或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分析认为,华北陆块北缘出露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二连贺根山地区蛇绿混杂岩及内蒙古南端秦祁昆造山带寒武系黑色岩系地层,均具有较好的镍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宁都葛藤嘴浅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芝  王登红  邹新勇  陈振宇 《地质论评》2016,62(S1):421-422
江西宁都葛藤嘴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新近发现的新类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为一套浅变质岩系。本文对矿区内的浅变质岩岩石类型、稀土元素含量及风化壳中稀土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成矿模式。矿区内岩石类型有变质砂岩、变质凝灰岩、千枚岩及片岩类。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高,平均为384×10-6,变质凝灰岩类可达723×10-6,属于LREE型。风化壳钻孔样品中稀土含量增高,稀土配分继承了母岩特征。此类矿床最为特殊的是成矿母岩呈层产出,母岩的岩石类型、厚度及层位是重要的找矿要素。宁都地区浅变质岩类中良好的成矿母岩主要为变质砂岩和变质凝灰岩,两者不仅稀土含量较高,产出厚度较大,风化壳矿体也较为连续。  相似文献   

5.
绿松石玉是主要由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绿松石组成的一种珍贵玉石,在珠宝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技术对产自蒙古国某地的绿松石玉样品的矿物组成、成因及拉曼光谱进行分析研究,推断了该地绿松石玉样品的矿床成因类型,以期为今后优质绿松石玉的找矿勘查提供相关参考资料。结果显示:蒙古国绿松石玉由主要矿物绿松石和次要矿物石英、白云母、黄铁矿、黄铜矿、铜蓝及辉铜矿等组成,推测该绿松石玉样品产自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其矿床类型属于原生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经由风化淋滤形成的次生富集带型。该地绿松石与其他产地绿松石的拉曼光谱存在差异,推测可能由于绿松石中水的存在方式和含量、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元素的类质同象置换及产地的气候条件等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6.
唐屹  郝雪峰  彭宇  潘蒙  梁斌  陈榜巧  杨荣  范俊波  贺洋 《地质通报》2023,(12):2028-2036
在四川西昌市昭觉-普格米市中生代陆相盆地下白垩统飞天山组中新发现了与砂岩型铜矿伴生的铼矿体,重点介绍了铜-铼矿床(点)的分布、矿体特征,分析矿床的成因及找矿前景。发现的矿床(点)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砂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含沥青条带的碎裂状、透镜状砂岩,矿石中Cu、Re、Ag含量较高,Cu含量0.23%~39.10%,平均7.23%;Re含量为2.76~131.49 g/t,平均为24.70 g/t, Ag含量为41.4~384 g/t,可称为铜-铼-银砂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与沥青等有机质关系密切,初步认为Re等元素超常富集的成矿作用与古油藏形成演化具有密切联系。米市盆地飞天山组含矿层位相对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北武夷蔡家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床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水北组(J1s)、漳平组(J2z)砂岩,铅锌矿体多产在断裂旁侧破碎带及流纹斑岩与砂岩接触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进行了细致研究.初步将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成矿期、岩浆热液期与表生期,其中岩浆热液期包括中...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殿庵山地区绿松石属于新近发现的小规模开采的玉石资源。采用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一可见光谱仪等测试方法,重点就该地区绿松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结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等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绿松石的化学成分以贫Si、相对富Fe为特征,随着FeOT/CuO比值的递增,绿松石色调由蓝逐渐变绿。该类绿松石以结核状、细脉状产出,主要为微晶和鳞片状结构,部分为放射纤维状结构、团粒状结构及皮壳状结构。该类绿松石孔洞内微晶普遍发育,主要以毛发状、微针状、短柱状及板片状相互交织结晶生长,殿庵山绿松石整体显示风化淋滤型矿床所特有的特征。笔者对绿松石的颜色成因及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溶溪白钨矿床产于辰山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下震旦统南沱砂岩组热变质晕(带)内,矿体沿南沱砂岩组作层状、似层状及厚大的透镜体状自然延伸,矿床规模为大型,产状稳定.矿体严格受断裂及不整合面的控制,岩体和特定层位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由岩体与围岩作用形成的高温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成矿.矿床为与夕卡岩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项目为依托,对贵州硅质原料类矿产的种类、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重点认为:贵州硅质原料类矿产的种类主要有石英砂岩,其次有粉石英和脉石英。主要矿床类型包括机械沉积型矿床(石英砂岩,细分为河湖沉积矿床和滨海沉积矿床两个亚类)、风化型矿床(粉石英)、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脉石英),它们的成矿作用及含矿地质体、分布区域、矿床地质特征等各不相同。从而,先后从矿种、含矿地层及沉积相、工业用途、地理—交通—环保等角度进行了找矿方向概略分析,可供该类矿产的区域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子矿区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景星组二段(K1j2)石英砂岩、砂岩夹透镜状钙质砾岩等。属沉积-构造热液叠加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2.
重点研究了海南岛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矿床(点)时空分布、稀土矿类别、成矿母岩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母岩地球化学特征、风化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方面的成矿规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新发现一具有特大型稀土矿找矿前景的什运稀土矿点。在区域成矿模式上,认为海南岛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作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印支中晚期或燕山晚期岩浆演化较晚阶段,第二阶段为风化壳形成阶段,第三阶段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稀土元素(REE)矿床主要产自于碳酸岩型和风化壳离子吸附性矿床,储量居世界首位。而深海沉积物中的REE矿床作为一种新型海底矿床,由于巨大的开发潜力及易于淋滤提取的优点,已成为全球海洋地质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根据大量的深海泥分析,Kato等(2011)发现东南太平洋和中北太平洋富集区内1 km2深海泥中蕴含的ΣREY(REE+Y)就能够满足全球消费总量的1/15。目前对热液活动区沉积物中的REE组成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Cocheri,1994),然而REE在深海泥中的赋存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铝土矿成矿区,铝土矿床区含铝岩系主要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和第四系,矿床类型为原生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类.铝土矿矿床(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屏马古陆与丘北-富宁一线区域内,该线以北东南盘江区偶见铝土矿矿床(点),且吴家坪组多发育硅质岩.滇东南不同地区矿床成因、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相似文献   

16.
赣南风化壳淋积型重稀土矿床多产于燕山早期晚阶段至燕山晚期花岗岩中。在早志留世(加里东期)岩浆岩中发现风化壳淋积型重稀土矿床,为风化壳淋积型重稀土矿的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拓宽了地质找矿领域。通过对该早志留世岩体开展地质踏勘、赣南钻工程施工、系列样品的采集化验分析等工作,进一步确定了该岩体风化壳淋积型重稀土的含矿性,初步圈定了风化壳淋积型重稀土矿体。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珍珠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矿床地质》1983,2(3):60-68
一、珍珠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几个矿床实例。 1、吉林省九台县三台珍珠岩矿床矿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第二隆起带接触部位,即位于松辽盆地东部边缘、四楞山背斜东侧。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上侏罗统沙河子组砂岩、页岩及下白垩统营城组酸性火山岩。露头不好,广为第四系所覆盖,仅在矿床顶部及冲沟中有基岩出露。珍珠岩主要分布在下白垩统(K_1)营城组火山岩中。珍珠岩呈深绿色、绿色、浅绿色、  相似文献   

18.
西宁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交汇部位,已发现包马庄小型铀矿床,张家寨、汗庄、刹乙岭、三合村、石沿沟等砂岩型铀矿(化)点。本文通过对包马庄铀矿床典型矿床特征及铀矿化点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较好,包马庄砂岩型铀矿加强钻探工作有可能发展为中型铀矿床,找矿有利区为西宁盆地北缘和南缘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龙巴河铜区位于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兰坪-思茅中生代塌陷南部。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沿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展布,矿体围岩为中侏罗系统小红桥组上段(J_2x~2),含矿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石英细砂岩,矿体明显受断层构造及地层控制。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热水溶滤铜矿床,矿区深部及外围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贵州遵义县茶园锰铁矿属"遵义式锰矿"成矿带,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该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谭组(P2l)底部,含矿岩层以粘土岩层为主,并含有大量的黄铁矿。通过对该矿矿床地质特征的野外调查,矿石矿物鉴定及元素分析,认为该矿床锰铁矿石为原生碳酸锰铁矿物,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矿床,锰质来源于晚二叠世湖盆周边玄武岩的古风化壳残留锰质,形成于弱碱性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