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通过分析2,2',3,4,4',5'-六氯联苯(PCB_(138))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生长的影响,以及PCB_(138)对两种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研究多氯联苯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并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两种微藻对PCB_(138)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PCB_(138)对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均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作用,对2种藻类的96 h半抑制质量浓度(96hEC_(50))分别为0.057 mg/和0.354 mg/L,与亚心形扁藻相比,牟氏角毛藻对PCB_(138)更敏感,耐受性更差;低浓度的PCB_(138)对两种微藻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但当PCB_(138)浓度过高时,SOD酶活性下降;两种微藻对PCB_(138)均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牟氏角毛藻中富集的PCB_(138)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亚心形扁藻中PCB_(138)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了铜(Cu2+)、镉(Cd2+)和锌(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2种海洋饵料微藻(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和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8701))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其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微藻亚显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实验浓度范围内,2种微藻的种群增长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急性胁迫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微藻的相对增长率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通过比较2种微藻的48hEC50和96h-EC50发现: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程度为Cu2+Cd2+Zn2+,等鞭金藻8701对重金属胁迫的敏感性高于青岛大扁藻。2种微藻的亚显微结构观察显示,二者的膜结构及细胞核对Cu2+胁迫并不太敏感;与对照组相比等鞭金藻8701的色素体及贮能物质受影响较严重,而青岛大扁藻的叶绿体及淀粉粒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新月菱形藻 ,球等鞭金藻 870 1和亚心形扁藻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蒽和苯并 [a]芘胁迫72 h,测定三种藻的生长速率 ,叶绿素 a含量。实验表明 ,三种微藻对蒽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新月菱形藻、球等鞭金藻 870 1和亚心形扁藻 ,它们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是 0 .0 6 0 mg/L、0 .0 6 5mg/L和 0 .0 94 mg/L。而对苯并 [a]芘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亚心形扁藻、新月菱形藻和球等鞭金藻 870 1,它们的 72 h· EC50 分别是 0 .0 76 mg/L、0 .0 88mg/L 和 >0 .10 mg/L(在本实验范围内未测到 )。叶绿素 a含量与各自的相对增长率呈一定的正相关。不同的海洋微藻对蒽和苯并 [a]芘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张展  孙松  李捷  陶振铖 《海洋与湖沼》2008,39(6):612-618
研究6种饵料微藻: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小球藻(Chlorella.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i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对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雌体繁殖的影响,以探索适合培养双刺纺锤水蚤的藻类。应用解剖镜下计数方法对雌体存活率、产卵率、孵化率、排粪率几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微绿球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明显不适于用作雌体饵料;中肋骨条藻组产卵率最高,亚心形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组的产卵率没有显著差异;亚心形扁藻组的排粪率明显低于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组;摄食三角褐指藻的雌体所产的卵其平均孵化率要显著低于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亚心形扁藻组雌体的产卵率尽管较中肋骨条藻组低,但却保持最高的雌体存活率,而且排粪率也要比中肋骨条藻低得多。综合比较得出结论:6种饵料微藻中,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是两种最适宜培养双刺纺锤水蚤雌体的优良饵料,二者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郑颖  王桂忠  艾春香 《台湾海峡》2012,31(2):210-217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探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繁殖及其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产卵量由15.02±3.15 ind/d下降到3.25±3.15 ind/d(p<0.05),其卵的孵化率由22.88%±2.49%下降到14.84%±1.20%(p<0.05).而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其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相对于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增加了20.94±0.04μg/mg,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增加了15.812±1.240 U/mg.这表明相对于亚心形扁藻,三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抗氧化性酶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溴双酚A对7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溴双酚A(TBBPA)对7种海洋微藻(微拟球藻、塔胞藻、亚心形扁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湛江等鞭金藻、等鞭金藻塔溪堤品系)的急性毒性。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TBBPA暴露下7种微藻的相对生长率、抑制率,结果显示,7种海洋微藻对TBBPA的敏感性不同,存在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得到TBBPA对牟氏角毛藻、微拟球藻、等鞭金藻塔溪堤品系、湛江等鞭金藻、塔胞藻的96h半效应浓度分别为2.59、2.64、4.23、4.35和6.71mg·L-1,均属于高毒性。同时发现牟氏角毛藻在2.44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54.72%,微拟球藻在3.456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70.27%,等鞭金藻塔溪堤品系在6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76.64%,湛江等鞭金藻在2.83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39.24%,塔胞藻在9.83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54.21%,三角褐指藻在浓度为9.83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为22.84%,亚心形扁藻在浓度14.6mg·L-1的TBBPA作用下96h抑制率仅为14.11%。结果显示,微拟球藻和牟氏角毛藻对TBBPA最敏感,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生毒理学方法以及通过分析蒽对 2种海洋微藻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初步研究了蒽胁迫对 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蒽浓度的不断增大 ,1 2种海洋微藻的相对增长率逐渐降低 ,叶绿素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稍有下降 ,蒽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的 72 h· EC50为 2 51μg· L-1 ,蒽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 72 h· EC50 为 387μg· L-1 ;2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逐渐降低 ;3加入外源性抗氧化剂 (GSH和甘露醇 )可缓解蒽胁迫所造成的 2种海洋微藻的细胞密度的降低 ,即可缓解蒽胁迫对微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丽平  郑丙辉  孟伟 《海洋通报》2007,26(4):111-1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环芳烃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荧蒽(0~0.315μg/mL)和铜(0~1.262μg/mL)分别对该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当荧蒽浓度升高至0.079μg/mL或铜离子浓度升至0.317μg/mL时,开始明显抑制藻种群的增殖。经回归分析求得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分别为(0.103±0.009)μg/mL和(0.531±0.037)μg/m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定义0.5×EC50(荧蒽) 0.5×EC50(铜)=1个毒性单位(TU)。荧蒽和铜混合后,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为(1.093±0.085)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4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抗性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于1994年8月-1995年12月,动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方法,选用扁藻、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及盐藻4种海洋微藻为材料进行海洋微藻对效磷的抗性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久效磷在协迫过程中,微藻细胞内产生了过量的对细胞有伤害作用的活性氧,4种海洋微藻细胞内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高低依次为盐〉三角褐指藻〉叉鞭金藻〉扁藻。比较毒性实验证明:4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基本身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10.
链霉素对海洋微藻的毒物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用链霉素对六种海洋微藻进行实验 ,发现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对链霉素具有抗性。其中只有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在实验范围内 (0~ 50 0 mg/ L)测到了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为346 mg/ L和 4 4 5mg/ L。其它四种均未测到。而且当链霉素浓度为 30 mg/ L时 ,对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具有生长刺激效应 ,即毒物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受试藻种,模拟温升和游离余氯条件,研究浮游植物对核电厂温排水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春秋季温升对其生长影响较小,而在夏季,其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亚心形扁藻对游离余氯非常敏感,0.1 mg/L游离余氯既能抑制其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游离余氯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升会加剧游离余氯的抑制作用,4℃温升和0.1 mg/L游离余氯联合作用对亚心形扁藻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由于温升和游离余氯的联合作用,即使在离排口较远的水域,仍然会导致亚心形扁藻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常用海产植物性活饵料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渊源 《海洋学报》1984,6(4):505-511
本文报道9种浮游植物所含有的重要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仪器测定结果,并与长毛对虾肉的氨基酸含量作营养价的比较.氨基酸的总含量小新月菱形藻为干样的34.6%,简单钙质角毛藻27.0%,三角褐指藻25.9%,亚心形扁藻22.9%,小球藻21.4%,异胶藻20.0%,盐藻19.6%,中肋骨条藻18.3%,湛江叉鞭金藻10.5%,长毛对虾肉60.9%,小新月菱形藻、简单钙质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亚心形扁藻和长毛对虾肉不含有蛋氨酸,但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他种粪.我国当前较优质的植物性活饵料是小新月形藻、简单钙质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  相似文献   

13.
海洋污染生态毒性效应研究是认识和评价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发展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对于防治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海洋微藻运动性作为生理指标研究了典型海洋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铜(0~4.41μmol/L)和苯酚(0~9.03 mmol/L)分别在2 h内对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能动性,包括运动方式、运动能力和游泳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经Logistic模型拟合分析求得铜和苯酚对亚心型扁藻的2 h-EC50分别为2.21μmol/L~2.65μmol/L和4.47 mmol/L~5.71 mmol/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铜和苯酚混合后,对亚心型扁藻的2h-EC501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上述结果与传统毒性试验(包括微藻72 h生长抑制试验,24 h~48 h大型蚤静止试验和96 h鱼类死亡试验)结果均是可比的,但相对所需测试时间较短,表明微藻运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测试指标可以对海洋污染物生态毒性(包括单一和联合毒性)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碳九(C9)芳烃主要包括正丙苯(n-PBZ)、异丙苯(i-PBZ)和2-乙基甲苯(2-ET)等9种芳香烃。为确定C9芳烃泄漏入海后对海洋生物产生较大毒性的种类,本研究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2种硅藻作为受试生物,通过生长抑制试验得到n-PBZ、i-PBZ和2-ET等对硅藻的96 h半效应浓度(96 h EC50)。研究表明,9种芳香烃均能显著抑制硅藻生长,且抑制作用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它们对三角褐指藻的96 h EC50值介于2.51~6.11 mg/L之间,对中肋骨条藻的96 h EC50值介于1.97~8.36 mg/L之间,均属于中等毒性。其中,茚(Ind)、邻三甲苯(1,2,3-TMB)、2-乙基甲苯(2-ET)和n-PBZ的毒性较大,而均三甲苯(1,3,5-TMB)的毒性较低。C9芳烃9种组分的毒性差异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疏水性,还与其在暴露体系中的稳定性有关。研究结果表明,C9芳烃各组分对海洋微藻的毒性高于甲苯、...  相似文献   

15.
久效磷对海洋微藻细胞的活性氧伤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1994年8月-1995年12月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随着久效磷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海洋微藻:扁藻、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3种微藻细胞的电解质外渗率也相应地增加。这说明在久效磷的胁压力下,微藻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引起细胞膜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大量外渗,微藻细胞严重受害,进而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几种海洋微藻的固定化培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褐藻酸钙固定化培养了7种海洋微藻,它们是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微形角刺藻(Chaetoccros minutissimu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 Tseng et T.J.Chang)、亚心形扁藻(Pl.subcordiformis)、隐杆藻(Aphanothece sp.)和盐藻(Dunaliella sp.).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不同浓度Cu2+长期暴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色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在较低浓度下(0.25mg·L-1,0.5mg·L-1)生长受到刺激,而在高浓度下(1.5mg·L-1)则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Cu2+非常敏感,它们均随Cu2+的升高而显著下降;Cu2+暴露对光合作用速率也具有抑制作用;而在Cu2+长期暴露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提高的程度随Cu2+浓度升高而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三角褐指藻受到Cu2+胁迫的灵敏指标;光合作用与生长并不耦合;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呼吸作用速率升高可能能够降低Cu2+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3种海洋微藻微胶囊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2mg/m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0mg/mL海藻酸钠(SA)和0.5mmol/mL CaCl2制备亚心形扁藻、绿色杜氏藻和球等鞭金藻8701的中空海藻酸钙微胶囊,3种微藻在微胶囊内生长表现突出,最高细胞密度亚心形扁藻为70.4×106/mL,绿色杜氏藻为100.9×106/mL,球等鞭金藻8701为264.1×106/mL,分别是悬浮培养微藻最高密度的35倍、27倍和84倍,结果说明微胶囊化培养是微藻高密度培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石油烃胁迫下3种微藻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萍  吕振波  周革非 《海洋科学》2014,38(10):46-51
为探讨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机制,并对海洋石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0#柴油石油烃对3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油烃对微藻有"低促高抑"的现象:当石油烃质量浓度10 mg/L时,抑制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当石油烃质量浓度30 mg/L时,则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聚球藻的石油烃质量浓度范围为20 mg/L,且质量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但低质量浓度石油烃污染物则易促进其生长。在Logistic生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Lorentz方程和Exponential方程,引入石油烃污染物质量浓度项,建立石油烃污染物条件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模型。Lorentz方程可描述0#柴油烃对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参数的影响,Exponential方程可描述0#柴油烃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实验验证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抗氧化剂———富勒醇((C60(OH)n),探讨了其减轻蒽对亚心形扁藻(Plattymonassubcordiformis)伤害的作用。亚心形扁藻在蒽的半致死浓度0.06mg/L胁迫下分别加入n=14,浓度为2.29×103mg/L的C60(OH)n20μL和n≥20浓度同样为为2.29×103mg/L的C60(OH)n200μL后,分别测定了对照组和胁迫组在0、12、24、36、、8、60和72h的相对增长率K 并作图。结果分析表明富勒醇(C60(OH)n)有减轻亚心形扁藻蒽伤害的作用 ,并且它的这种减轻作用与剂量和羟基的数目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