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将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1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与实践的专业  相似文献   

3.
正12月11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领导马军、殷跃平、刘传正、张作辰向新一届编委颁发聘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院长马军在讲话中对《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0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0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期刊,主要刊载由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0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期刊,主要刊载由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6):F0003-F000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科技类学术性期刊。该刊199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传播地质灾害与防治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以推动该领域科技创新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方向.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地质环境方面的权威性刊物,深受国内外同类专业人士的赞赏和喜爱。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于1991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物专门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陈梦熊院士诞辰100周年,也恰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长期以来,陈梦熊院士担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编和其他一些期刊的编委。在这些学术期刊中,他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有独钟,在1957年的创刊号上,就发表了题为"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论文。一晃6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感慨无限。2003年10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整合为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质矿产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经过20余年的创业与奋斗,我院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等领域成为一支集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科研、监测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队伍。主要从事跨省区、跨流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研究;全国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的勘查、研究、监测、评价以及防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除在京的院机关、环境地质研究所和中元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外,在四川、甘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每次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刊登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2日—14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12周年之际,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防灾减灾,生命至上"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云服务公益活动。12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地质灾害处李晓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张鸣之、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张勇分别就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与推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相似文献   

14.
陈静 《贵州地质》2012,29(2):78
2012年4月12-13日,由贵州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办的《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学术报告会》在贵阳举行。会议由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省地质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杨胜元研究员主持。会议邀请了贵州省地矿局工砚耕研究员.中科院贵阳地化所肖唐付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许强教授、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范围为2014年度刊登论文。  相似文献   

16.
张鸿义 《新疆地质》2002,20(4):401-401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计划,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在新疆安排开展了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米泉市、新源县、巩留县、乌苏市、阿克陶县、阿图什市、和静县、库车县等1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该项工作由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并分别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的地质工程勘察院、第二水文地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和扩大《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从2013年起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范围为2015年度刊登论文。  相似文献   

18.
甄习春  孙义 《河南地质》2008,(8):F0003-F0003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协助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承担日常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22人。该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甲级资质,地质灾害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相似文献   

19.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和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的精神,示范引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2012年以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依托国家公益性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在陕西省、商洛市和镇安县各级政府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镇安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示范,探索创建了"管理支撑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防治"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简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等9个单位主办(协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物专门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本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现已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荣获2000年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为了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学科的理论水平及防治技术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欢迎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实践的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踊跃投稿、订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A4版本(大16开),彩色封面,每期96页19万字左右。定价10.00元/期,全年44.00元(含邮费)。可按年或分期订阅。此外尚存部分过期刊物,可随时与编辑部联系。   E-mail:dengas2000@sina.com.cn         电  话:010-62184536,62187784   单  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开户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阜成支行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帐  号:201050487-63   邮政编码:100081              户  名: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