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城市建设中PE管的广泛使用,论述了埋地PE管道金属示踪线的必要性,以及埋地PE管道金属示踪线探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中,非开挖方法极大的便利了管道的施工,而常规管线探测方法已不能满足非开挖施工管道定位及定深要求。本文采用频率域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3种物探技术探测了非开挖敷设的超深天然气管线,通过对3种方法探测数据进行反演解释,综合确定了该非开挖施工管道的走向及埋深,和现场一处探测点的开挖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供热管网泄漏是热力公司供热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供热管网与其他管网的主要区别就是泄漏会造成周围产生高温温度场。据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红外设备探测供热管网因泄漏而造成的有规律的地面温度场并与管网的GIS空间数据相结合,分析反演定位管网的漏损位置。并且开发了手机端软件,实现了手机端即时显示供热管网由于管道泄漏造成的地表温度场变化情况和供热管网漏损位置计算分析结果,满足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快速定位、快速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排水井盖被埋严重影响了排水管道的检修与维护,导致管道运转不正常。本文针对排水井盖不同材质、不同掩埋深度的情况,提出了金属探测仪探测法、探地雷达探测法、管内示踪法等一系列井盖探测思路,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土管理部门的业务需要,城市三维地籍测量之地下空间要素的测量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地下管线的测量、探测项目不断增多,管线定位、埋深探测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基础数据采集和三维数据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地下管线实际应用的几种探测方法,并从应用电磁法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三种观测系统的定位及埋深探测误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非开挖方式敷设的管道通常埋藏深,且多为非金属材质,采用传统导向仪探测方法测定其位置的精度较低,增加了运营管理及后期施工撞管的安全隐患。惯导陀螺仪定位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进入管道精准记录管道的空间轨迹、不受管道埋深与材质的影响、可准确地测定深埋管道位置的测量技术,拟结合具体工程开展非开挖管道惯性陀螺仪轨迹定位测量应用研究,为非开挖管道施工竣工验收探索有效的测量方法,评估管道施工完毕后的准确位置,为管道竣工验收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管网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城市各种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保证了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探测地下管线的主要设备是英国雷迪RD8000,但这种设备恰巧是测绘仪器检定的盲区。为保证探测精度,需对物探方法进行分析,对设备进行校验,对不同埋深、不同地电条件下金属管线探测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对探测仪性能、方法、最佳收发距离进行综合评定,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探测仪的潜能,从而保证地下管网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基础建设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深埋管线的探测和调查亦成为首要任务.文章论述了超深管道探测的意义,详细介绍了超深管道探测的研究方法,通过远端接地直连法和增强设备发射电流的方法来实现探测设备的超埋深探测功能,通过将探测设备与RTK软硬件相结合,来提高定位精度、外业工作效率,最后通过试验区实例进行探测深度和精确定位的验证,试验结果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排水管网进行周期性的全面检测是快速发现管道病害、及时进行维修整改和提高管道建设质量的关键。管道胶囊是一种新型管道检测设备,可以在管道内部随流体运动时拍摄管道内壁图像,智能高效地检测出管道病害。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检测效率低、作业成本高等不足。在大范围管网检测工作中,多名工作人员可以相互配合,同时,操作多胶囊进行协同检测。因此,设计胶囊的投放、打捞位置,以及规划工作人员运动路径对于提高检测效率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管道胶囊的排水管网协同检测方法,以最短工作时间、最短运动距离、最大检测范围、最大检测度为目标,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出最优协同检测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基于管道胶囊的排水管网协同检测方法能够在实际检测作业中高效地完成管网检测任务,准确地识别管道病害区域。  相似文献   

10.
GIS与GPS管道特征定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多埋在地下,免于受地面上人、动物的破坏.地下管道特征的定位,如焊缝、阀门、缺陷、异常等,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扯皮尺和PCM探测,这种方法受地形和建筑设施的影响很大,如果地面参照物破坏,找到特征比较费时,准确性差.目前的GIS和GPS技术,可避免这些缺点,通过GIS将各种管道数据整合到一起,获取管道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今管线敷设方式受益于非开挖技术的迅猛发展,跨越江河、铁路、公路、建构筑物等复杂地段已不存在技术困难.特别是最近几年,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技术在各种地下管线施工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在这些非开挖施工中,不仅有刚性的钢管(高压燃气管、给水),而且有柔性的PE(中压燃气、给水)、PVC(通信及电力的套管)管.材质为钢管的管道且运行中的可采用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或改装后的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而材质为柔性的管道探测亦可分为多种情况.本文阐述不同情况下非金属管道及非金属套管的探测方法,通过松山湖110 kV电力电缆的探测实例重点介绍了探头示踪法的探测方式.  相似文献   

12.
均值漂移模型粗差探测法与LEGE法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宋力杰  杨元喜 《测绘学报》1999,28(4):295-300
粗差探测是测量数据处理、测量质量控制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基于均值漂移模型详细分析论证了逐个粗地与多维粗差同时定位定值法(LEGE法)的原理、方法和粗差探测过程,并利用两个算例的没粗差个数和数值的各类情形进行了1000次随机探测比较。由推证及计算表明,常规的探测法与多维粗差同时定位定值法在原理上基本等价,探测结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3.
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由于受环境、材质、埋深等影响,现有管线探测技术很难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随着城市基建的开发,非开挖技术、超长、小管径、超埋深等管线越来越多,传统的物探方法如管线仪、探地雷达等对该类管线探测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得到精确的空间位置。本文针对该类管线探测现有技术难题,从惯性陀螺仪原理和技术为出发点,通过实验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对比及工程实例验证惯性陀螺仪技术在非开挖超埋深管线的探测中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且其探测精度高,不受外界干扰影响,该方法为城市非开挖超埋深管线探测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探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面向震后应急救援的压埋人员位置估计中传统探测设备成本高、受压埋环境影响大等不足,利用RSSI测距技术,以压埋人员Wi-Fi设备发出的Wi-Fi信号在压埋物下经最小信号损耗穿出对应的信号穿出点为压埋人员的平面位置,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已知压埋环境的压埋Wi-Fi设备的快速定位算法,较好地克服了信号在压埋物下大幅、不可知损耗与在外部复杂环境中多路径传播的问题。该算法在建立震后压埋Wi-Fi设备的信号传输模型的基础上,使用高斯-频谱分析处理RSSI数据,得到含有压埋信号损耗的最优路径距离值,通过附有系统参数的加权最小二乘平差方法,结合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压埋人员的平面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RSSI快速定位算法进行压埋Wi-Fi设备的定位,有效地改善了定位精度,其数值在1 m左右且时效在几秒内,以此达到解决压埋人员应急救援的快速定位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掌握新建小区排水管网的健康状况是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后续管养维护以及制定管网养护和修复计划提供依据。本文从实际生产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传统的新建小区排水管网验收时存在“通球试验”局限性大、排水管段隐蔽点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管道机器人(CCTV)检测技术进行排水管网验收的方法,并得出了可行的排水管道数据采集和验收方案。以济南市部分新建小区为研究对象,从雨污分流、市政接驳、管道结构性状况、管道功能性状况和检修井及雨水口这五个方面进行检测,总结分析了雨污混接风险点、管道缺陷影响因素等,证明了利用CCTV检测技术进行排水管网验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其他城市排水管网验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云广 《东北测绘》2012,(3):217-218
油田管网作为重要的生产设施,担负着油田输油、注水、输气等重要生产任务。文章主要结合大庆油田地下管线的探测实践,讨论了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及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探地雷达进行地下管线的探测,探明了指定路线上的管线埋深情况,对结果进行精度分析比较,表明探地雷达探测出的管线点埋深符合限差要求,可以用于地下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对管线探测仪是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8.
周跳是影响基线解算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周跳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实测数据详细研究分析高次差法、相位减伪距法和电离层参差法3种周跳探测方法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残差法适合小周跳的探测,相位减伪距法和高次差法适合大周跳探测,且前者探测效果更佳;为更好地完成周跳探测需将多种方法组合使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GPS基线解算精度,便于进行相应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9.
周跳探测是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3种单频周跳的探测方法,即多项式拟合法、载波/伪距组合法和基于灰色预测值的多项式拟合法。通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案对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基于灰色预测值的多项式拟合法比另外两种方法探测能力更强,可靠性更高。而且方法简单,易于在计算机中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王永 《测绘通报》2011,(4):58-61
非开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管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歼挖施工方法的不足.但是,非开挖工艺敷设的地下管线大多数集中了管线探测的难点,这给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非开挖敷设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