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所不断出现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给人民生活与工农业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人类活动已经构成巨大的地质营力,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环境地质学就是专们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环境地质,城市地质与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行旅我们因地质灾害的发生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生产平衡的破坏,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为了减少因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人类要注重收集灾害发生前各种地质现象产生的迹象,各种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以及灾害带来的损失大小等多方面的地质信息,并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加以研究,采取对策,从而达到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有效的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避免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了上海市地质环境状况及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总结了上海市地质环境变化的主要地质指标。上海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引发的,但我们也不应忽视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环境地质是50年代新兴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环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其任务是利用地质科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人体健康与生存条件有关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以利人类生存。因此,在煤炭为人们利用前,对其被开采利用可能引起的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研究,以便采取对策,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就成为煤田地质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从煤炭开发利用引起的环  相似文献   

5.
地质微生物学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地质微生物学是在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学分支,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中的微生物活动过程及其形成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记录。通过对现代及地质历史上的各种地质环境,包括极高温,高压,极端酸性,碱性,高盐度,极高放射性,地球深部等环境中微生物的生存和演化,及其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球化学记录的研究,探讨微生物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元素(C,H,O,N,S,Fe等)在全球或局部尺度上的循环作用,从而对微生物的风化作用、成矿作用、地质环境下的微生物生态链及其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和生态及分子地质微生物学是当前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及领域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因素破坏了该区的区域稳定性,给该区域内的各类经济活动带来了隐患。本文着眼于环境地质与人类活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海底底质、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调查结果等角度出发,并运用非线性理论探讨了研究区内环境地质的区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可分为三大类: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自然环 境,是不以人类意志发展的自然界环境,自然界是主体;地质环境,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其 特殊性,人类是与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与地质环境共同发展,而地质环境是主体。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 问题是淡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的流失与荒漠化、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问题,城 市发展中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其中,地质灾害在我国日趋严重,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 产,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2003年的统计全国实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约有16万处,受威胁的人口约1155万人,财 产约2014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与生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环境地质学的广泛应用,现已产生了许多应用型的环境地质学分枝,煤田环境地质就是其中之一。 1 煤田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产生了各种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井排水、疏干可引起地面变形,井干涸泉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水倒灌,诱发地震,矿井水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研究,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仅就矿产和水资源而言,它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与人类生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在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冲击”日益加剧,对于如何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与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大力开展对人为地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对地球的依赖与破坏而产生相互失调的现象,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地质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各种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人为地质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促进该学科的发主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该图通过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和主要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来反映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圈划出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强列地区,它们是沪宁杭地区、湘中南桂东地区、攀西一六盘水地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黑宝山-木耳气盆地的经济地理秦件,地质环境背景,阐述了盆地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第一环境地质问题即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与地质有关的各种问题,它是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区内主要有冻土。第二环境地质问题即由于人类各种工程、经济活动而引起昀与地质环境有关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矿井塌陷、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等。论述了各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地区,分析了各主要问题的特征,形成条件及危害。  相似文献   

13.
地质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医学是以地质学的理论、思想、体系、观点和方法,并结合医学,来观察和解决医学问题和一些地质问题,即是研究地质环境、地质因素、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等与人类生命过程、人类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性,以及运用这种关系和规律性来达到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并促进和深化地质科学发展的一门边缘、交叉科学。 地质学和医学是两门古老的科学,我国的中医学和草医学等早就注意到这两门科学的联系,这体现在中  相似文献   

14.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特点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矿业开发是人类活动对矿区最为显著的外力地质作用,它强烈影响和改变了矿区及其邻区地质环境,产生并诱发了包括地下、地面和地面之上不同空间位置的复杂多样的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对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极为重要。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原则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公益性、基础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角度出发,对8个方面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进行了系统探讨。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导致结果所划分出的矿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三大类型及其多种表现形式是最基本的分类。这个分类有利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泰国矿产资源部在环境地质学领域的活动和目标。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于泰国来说仍然是新问题。目前的规划包括:区划中的环境地质、地震灾害、洪水/滑坡、海岸带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该部的环境地质处是相关行政管理单位。技术工作和有关文件资料均集中研究公众关心的各种与环境有关问题,以及将地质资料与土地使用规划和土地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地质科学是一门很早就发展起来的科学。早期人们仅限于对天体、地球、岩石、矿物、各种地质现象的成因和组成以及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等地质基础科学的研究,很少同生产活动直接联系起来。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继产生了许多应用科学,如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震地质学、遥感地质学等,使地质科学同生产建设产生了联系密切。尤  相似文献   

17.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今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是导致当前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是地质源温室气体的主要释放类型。在当前强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背景下,定量化地评估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联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重要的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温室气体的释放特点,重点综述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研究的近期成果,并进一步讨论了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成分与释放通量的连续观测在中国活火山监测与减灾防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环境地质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质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预测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以期达到认识,保护、控制、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的目的。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学科,当前世界上与环境地质有关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煤矿区的地质环境受自然地质作用控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扰动,其地质环境又具有一定的抗扰动能力。本文提出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举例介绍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