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围绕着为上海海岸电台研制授时信号单元的任务,对新国际式报时格式作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基于远程拨号通讯的时间传递方案。依据该方案,以嵌入式调制解调器(Modem)和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完成了授时信号单元的软、硬件设计。讨论了通讯双方的握手方式和链路时延测定方法。实现了上海海岸电台时间信号对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的溯源。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制。该系统可在工作现场自动完成排量、压力的采集、分析及数据处理工作,实现实时显示,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对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由带存储功能的数字温度计DS1624构建的、基于I2C总线的温度监测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构成及软件、硬件实现方法和详细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以温度监测系统为关键部分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高精度时间比对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RFID的智能语音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和单片机技术的智能语音导游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硬件实现方法以及模块间的接口电路,并给出导游系统工作的软件流程图.通过测试表明,该导游系统可智能定位,具有支持长时间语音播放及易于语音信息更新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片机和GPS信号的校频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基于INTEL 80C196KC单片机的校频系统,包括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该系统通过利用GPS接收机得到的1PPS秒脉冲信号,实现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的校准,从而获得一个短期及长期稳定度都比较优良的时间频率标准。该系统采用了量化时延原理进行短时间间隔比对,对测量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6.
硬件相关处理机系统需从数据记录缓存器读取台站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进行下一步的相关处理。为了满足高速实时数据的传输及预处理要求,设计了VLBI数据回放模块,该模块通过千兆网络传输观测站数据,控制数据收发,并针对VLBI数据特点进行数据解码、数据校验、数据异常处理等。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处理速率可达1 Gbit/s,在硬件相关处理机进行单台站数据速率64 Mbit/s的实时数据处理时能稳定正常工作。该模块己应用于嫦娥3号任务的硬件相关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王涛 《天文学进展》2007,25(4):384-391
针对昆明VLBI观测站终端设备(S3数据采集系统)的特殊性,设计在标准的终端控制计算机(Field System)上能够控制相应硬件设备的软件.S3数据采集系统包括SX接收机、中频分配器、视频转换器、时延计数器、噪声控制开关和气象数据自动采集仪.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软件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各种设备分别用相应的子函数来完成具体功能,各子函数由主程序调用.在完成程序安装后,经测试能与S3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良好的通讯,达到控制各硬件设备的目的及满足实际测控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低纬子午环原方位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振动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即采用振动较小的电机替代原电机.为此,我们对原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了扩展与修改,重新设计了单片机内的ASM控制程序.文中介绍了修改后的系统硬件结构与ASM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KAI-04022行间转移面阵CCD以及模拟前端信号处理器AD9845B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重点介绍了在QUARTUS 8.0的开发环境下,使用VHDL语言与FPGA器件对此图像采集系统的数字控制部分进行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并给出了系统仿真波形图。最后对硬件电路进行了测试,给出了主要输出端口的实测波形,并对仿真与实测波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机杜瓦温度与真空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具体讨论了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嵌入式TCP/IP协议在该系统中的实现.针对目前大量使用8位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主控系统芯片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ATmega16,网络控制芯片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带SPI接口的独立以太网微控制器ENC28J60,设计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性能参数监测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数据比对,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与PC机进行通信,PC机所接收到的温度值与标准数据的误差在±0.3 K范围内,接收到的真空值绝对误差在±10 ubar范围内,能够达到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e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共视远程时间传递技术,并结合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搭建了基于GNSS CV(common-view,共视)的精密时间服务系统的硬件平台。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精确时间UTC(NTSC)和GNSS共视接收机观测数据,实现了用户与国家授时中心之间的在线数据传输和比对处理,为用户时间与UTC(NTSC)之间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概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简称NTSC)时间基准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NTSC负责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多年来,NTSC的守时系统以完美的表现满足了国家大科学装置—长、短波授时系统的发播控制任务的要求。2008年度,NTSC的守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的指标综合排名于全球实验室的2~3位,我国守时工作已经跻身世界前列,NTSC已成为国际原子时合作单位中最重要的守时实验室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能够实时补偿大气湍流对月球激光测距带来的渡前倾斜量误差,采用相关跟踪自适应光学系统,并根据其大计算量、高实时性的要求,创新地设计了基于PCI-Express高速图像采集卡及其硬实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完成对扩展源目标大气倾斜量的实时补偿.详细介绍了整体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一种PCI-Express高速图像采集卡设计结果及其RTAI实时驱动程序的软件设计结果,完成了进一步提高图像传输速度,减小相关跟踪系统系统延迟,提高系统响应带宽的目标,最终实现了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28 μS)及波前倾斜量的实时补偿(≤348 μS).  相似文献   

14.
对数字时间戳服务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数字时间戳服务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GPS数据采集设备在数据共享、硬件兼容性和便携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GPS数据采集设备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在硬件上采用ARM微控器和SD卡储存器,软件上结合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FAT32文件系统。对样机的测试表明,满足设计要求,具有数据可共享,低功耗,兼容多种GPS-OEM板,便于携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的时钟驯服模块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硬件的组成。在对信道特性和压控晶振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适用于光纤信道特性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以及驯服流程控制程序。实验测试表明:该模块能结合恒温晶振短期稳定度好和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秒脉冲长期稳定度好的优点,时间传递的精度优于0.25ns(1σ),输出的秒脉冲的长期稳定度优于10^-14。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低频时码接收机的硬件组成,描述了该接收机系统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阐述了DSP和FP-GA的软件设计,给出了测试和仿真结果。该设计方案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扩展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