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泛冲积区、滨海软土区和流动沙丘地区的浅层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探大队在郑州、天津、内蒙等地进行工程勘察时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实例,阐述浅层地震反射法在黄泛洪、冲积区和流动沙丘等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岩层划分、探测覆盖层厚度及断层勘察等方面有独到作用,可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物探大队在郑州、天津、内蒙等地进行工程勘察时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实例,阐述浅层地震反射法在黄泛洪、冲积区和流动沙丘等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岩层划分、探测覆盖层厚度及断层勘察等方面有独到作用,可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在.浅层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速度的横向变化,利用高分辨折射地震方法采集的数据,应用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速度剖面,能够反映地下速度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另一方面揭示浅层断层存在的可能性.在四川某地,将这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活断层浅层地震勘探中.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埋深较浅地区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闽南海岸带类型多样、岸线曲折,近岸海域资源丰富,历史上曾对该地区作过一些工程环境调查研究,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探测精度、分辨率,已不能满足近海工程建设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海底浅层剖面仪进行探测,根据上下地震层序之间的接触关系特征,将研究区内浅部地震反射界面主要分为T0、T1和T2三个区域性地震反射界面,其间还断续发育...  相似文献   

5.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多个钻孔发现断层角砾土层,因此判断工程场地地下存在断裂破碎带。通过浅层人工地震反射纵波、反射横波方法联合勘探,对工程场地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探察,确定断层位置及产状和规模。结合测年方法确定断层的活动年代,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合理确定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使得地震采集数据量及其精度实现质的飞跃,南沙海域的地震调查,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等离子震源,获得地震剖面精度优于3 m局部甚至可在1 m之内,为科学研究、工程、浅层资源、地质灾害预警等研究奠定基础.在南沙第四系识别出了七个地震反射界面,确定500 ms至海底沉积区间内地震层序与三期海平面升降并与冰期、间冰期对应,典型地震剖面展示第四纪至少有三套完整的具有三角洲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的地震相证据,与全球的第四纪海平面的变化一致.精细的浅层地震结构表明:南沙的地质现象丰富,浅层断层非常发育,下切河谷、泥石流、滑坡等地质遗迹的形成的地震相清晰,是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核电厂址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年来在多个核电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陆域覆盖区和海域浅层地震勘探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不同的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下,用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隐伏断裂时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实施隐伏断裂探测时的地震仪器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参数选取、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核电厂址能动断层探查工作提供实用性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十米至几十米的浅层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均可较清楚地揭示出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地震数据处理是准确识别近地表活动断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有效途径。本文应用邯郸市活动断层浅层地震资料,运用多途径、分步骤的去噪技术和方法,压制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并对活动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剖面研究夏垫断裂西南段的活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震方法是针对厚覆盖区城市直下型活动断裂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探测技术,对于不同的探测深度需采用不同的排列长度。为研究夏垫断裂在远离三河-平谷8.0级地震震源区的活动性,我们在该震源区SW方向约30km处开展了中浅层反射地震探测试验,并跨过中浅层地震探测到的夏垫断裂进行了浅层反射地震探测试验。浅层和中浅层地震探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5m道间距的地震剖面上,在200m深度以下夏垫断裂得到了较好的反映,在该深度以上,该断裂反映不明显;在2m道间距的地震剖面上,夏垫断裂错断明显,但剖面上的最浅一组反射波(深度约30m)却没有发生明显错断。由此得出:距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震源位置SW方向约30km处,夏垫断裂的活动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对目标层埋深仅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超浅层地震勘探经验不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角度出发,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取得有效探测结果的前提条件,并对青岛市主要活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力求在城市活断层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所进展,为青岛及类似地质构造背景的地区开展活动断层超浅层地震探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超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仅有十几米的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都可较清楚地揭示出超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地震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重大工程如机场建设,各类高层建筑、城市规划以及防震减灾等都需要对地下地质构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地震勘探在这一领域中发近要的作用,怎样提高地震勘探精度,不仅与我们分析,处理资料的技术有关,而且还与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中地震参数的选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Seismic tomography is a new geophysical technique being developed to meet the needs of mining and engineering projects. Attenuation tomography, as one kind of seismic tomography technique, is a powerful prospecting tool for determining structure defaults such as fault, broken zone, and hidden voids, but it has been little discussed up to now. It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Attenuation tomography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ain points. First, on the basis of spectrum analysis to each seismic record, geometric correction is conducted, then common source parameters are introduced into common shot records in order to keep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geological media separate from source spectrum influence. Finally, an equation set is obtained which consists of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common source parameters and energy field data observed. This technique can be employed together with velocity tomography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 for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diagnosis. Its applications to exploration of mineral and engineering have led to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李文录 《华南地震》1992,12(2):48-54
本文采用有场源电磁法勘探粤东沿海广(州)深(圳)珠(海)及深(圳)汕(头)南线等高速公路工程,勘探使用美国GDP—12及加拿大EM—37电磁数据采集系统。文章论述了时间域与频率域的多种电磁法装置在桥梁、互通、遂道及软土公路工程中的地磁物理应用前提及它们的应用环境、工作效率、勘探深度等,低阻覆盖下的地质分层及断层产状性质等问题是本文探讨要点。文中例举了多种装置的电磁异常场剖面图及其曲线形态:对磨刀门桥址西江断裂的电磁异常剖面曲线形态、特征作了构造地质解释,认为该断裂系由两条主干断层组成的蠕滑断层组。上述工程地质解释结论已作为工程勘察设计依据。有的电磁异常已被工程地震及钻探证实。  相似文献   

14.
工程物探中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际情况出发,讨论工程中应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几个环节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资料采集中观测系统的装置,原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以及资料处理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等。文中提出的扫描法、快速搜索法等弯曲射线校正方法克服了以往方法计算量大、存在盲区等缺点。反演实测资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P.S测井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S测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原位测试技术。通过P.S测井可测定岩土体的弹性波速(Vp、Vs),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划分建筑物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破坏潜势分析等。文中简述了P.S测井技术的工作原理、现场实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过程。最后结合两个实例说明了P.S测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特殊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原辽宁省工程地震勘测研究院从事工程地震工作的多年实践及技术成果,对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确定滑坡、地下洞穴、断裂、矿区采空区、塌陷区等地质灾害的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地震勘探综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对工程地震勘探作为一门年轻的、独立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评述。文中对工程地震勘探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地震勘探的关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对应用超声地震模型技术模拟解决工程地震勘探实际问题发表了见解,并对工程地震勘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地震CT技术在大风垭隧道地质病害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和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基础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地质病害频繁发生,为有效地治理各类工程地质病害,亟待提高地质病害诊断技术.本文结合某公路隧道地质病害诊断实例,说明了物探技术在隧道地质病害诊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瞬变电磁法探测能力有限的问题,利用一次磁场理论公式,分析相同磁矩下、不同发射线圈一次磁场分布及衰减规律,从而确定其信号深度影响范围;对水平层状介质相同磁矩下、不同发射线圈的二次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Guptasarma和Singh滤波算法及余弦变换法,利用均匀半空间解析公式进行验证,并对不同正演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射磁矩决定探测深度大小。对磁矩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有效探测深度与线圈边长2倍相当的结论,可为野外矿井生产与工程勘探提供施工布置与定量解释的指导依据,从而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