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奕 《四川地震》2014,(4):42-45
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多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开展,主要偏重的是如何地震避险。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区民众如何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及合理地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科普宣传缺乏系统性。本文从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内容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现场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对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为利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维护震区的社会稳定、减轻灾害损失及顺利地开展地震现场救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承灾体基础数据是地震灾害评估的核心数据,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费时费力,研究承灾体数据的快速获取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主城区为例,对三维影像技术在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模型构建、遥感信息提取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房屋基础数据信息提取,获取了研究区真实房屋空间分布、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及层数等数据,为该地区地震预测预防、地震应急、震时救灾以及震后恢复等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安徽安庆4.8级地震烈度与房屋震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月19日安徽省安庆市Ms4.8级地震发生后,笔者在第一时间深入地震灾区,开展了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灾害评估工作.本文基于现场调查结果,对此次地震的构造背景、烈度分布及房屋典型震害进行了分析,并对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
我国约有1.1万个海岛,多处于地震活跃带,地震灾害特征明显,目前地震领域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展开,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的研究较少。此背景下,该研究收集了海岛地震相关的地质和地震数据,形成海岛地震灾害空间数据库;从地震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震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海岛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熵权法与AHP法相结合建立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以长岛县、洞头区和东山县为例进行分析,并将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显示:东山县为地震灾害高风险区,洞头区和长岛县为地震灾害较低风险区。该研究对海岛工程抗震规划与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人机平台及倾斜摄影系统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S6.0地震极震区部分区域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了群体建筑物高分辨率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典型建筑物震害和遇难人员周边环境进行解析,初步分析了本次房屋震害和人员遇难原因,为地震现场震害调查、地震烈度评定及灾情研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地震部门的一项职责。科学、准确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震后抢险救灾、重建家园、争取国内国际援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城震灾害评估队伍的建立、充分利用灾区掌握的灾情、应用多种评估技术和方法,开展震灾预测以及编制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图集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啸  刘斌  汪婷婷  朱浮声 《内陆地震》2007,21(4):327-333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的特点,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潜在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形成了有识别和记忆功能的非线性预测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测试和检验,论证了该系统在预测潜在地震灾害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测试精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预测网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虽然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其量化指标仍可为地震灾区政府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尺度分割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震后倾斜摄影三维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进行提取,获取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多种破坏信息。以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后倾斜摄影三维影像为例,依据三维影像建筑物顶面和墙体等进行样本的多尺度分割,样本分为完好建筑物面、破坏建筑物面、其它地物和背景等三类,选取211个100×100像素的样本集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采用训练后的模型提取灾区千古情风景区和漳扎镇小学的建筑物震害信息,并将提取结果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精度对比,结果显示:破坏建筑物面提取精度分别为65.5%和71.1%,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2.1%和84.1%,卡帕(Kappa)系数分别为68.7%和64.9%,表明该方法在倾斜摄影三维影像建筑物震害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构建城市三维模型。本文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及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三维不动产登记平台,旨在为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MapObjects 2.0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多学科集成的基础平台,用作搜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各种空间信息的系统(陈述彭,1999)。20世纪80年代中旬,GIS进入地震学领域,逐步在震害评估与决策、地震地质资料管理、地震预报、工程地震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单新建,1996)。 商业GIS软件所提供的只是一套通用工具,提供常用的GIS功能,对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中的专业需求,如地震危险性分析、设定地震研究、地震烈度影响场计算以及相应的人员伤亡损失评估、灾区财产损失评估、灾区建筑物毁坏损失评估等,常用的…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tilt photography data acquisi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Tashkurgan MS5.5 earthquake in Xinjiang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tilt photography system of the Rotor UAV.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earthquake damage on buildings in the mega-earthquake area in order to acquire different-level house damage in the Kuzirun village disaster area.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damage on typical building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llapsed houses in the mega-earthquake area are sand-stone buildings, of which about 39% are sand-stone buildings. Several brick-wood buildings and brick-concrete buildings are seriously damaged, while the buildings with frame structures are mainly slightly damaged, and the houses near the macro-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are all in good conditions. Three-dimensional tilt photography technology can vividly display the scene of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can provide significant demonstration in building damage degree together with detailed analysis of disaster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2.
以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通过阐述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相关原理,说明该技术在地震烈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不仅能够直观地、全方位地展示震害信息,同时,还能对裂缝、滑坡等几何信息进行量测,为烈度评估等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小区划、概率设定地震和广泛收集地震地质、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社会环境与经济人口数据等的基础上,对东莞市区89.3 km2范围工作区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得到不同烈度下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分析结果,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对工作区及东莞市的抗震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地震局利用Arcgis平台开发震情灾情分析和输出系统,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震情灾情信息汇总、震情灾情信息查询与分析、震情灾情信息输出4大功能。通过该系统,地震应急和指挥部门能充分利用震情灾情信息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救灾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地震灾情调查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地震灾情调查的现状以及地震应急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地震灾情调查系统的框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国家地震安全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中已实现的地震灾情调查系统.同时,考虑到新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对国家地震灾情调查平台的手段进行了更深入的拓展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盐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从加强盐城市县级地震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加强监测台站建设、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做好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及应急反应等系统专业模型。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大型多道地震物理模拟系统缺乏对地震灾情场景的图像直观整合,可观赏效果差。设计基于GIS的地震灾情场景计算机在线模拟系统,从系统层次划分以及软件实现两方面完成地震灾情场景的在线模拟,系统由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构成。利用逻辑层中灾情场景生成模块自动整合功能,依据研究地区的GIS数据及其开发部件的底层支持,构建建筑物的三维像素点集合模型,实现灾后场景构建;通过地震动场判定和三维坐标转换,构建灾后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模拟地震灾情场景图像最低误差均值仅为3.4,观赏性好,系统功能及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三维立体可视化震情会商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建立现代震情会商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尝试应用三维GIS技术和体绘制可视化方法,解决地震会商过程中的多源、海量地学数据的协同可视化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三维立体可视化会商系统平台,并在其上将汶川余震分布、数值模拟和华北精细地下三维速度结构等研究成果进行了集成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