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震     
前言   1 96 9~ 1 972年期间 ,作为Apollo计划的一部分 ,共有 1 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 ,他们总共进行了 6次登月 (如表 1所示 )。在每次登月时 ,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而第 3名宇航员仍留在控制仓内。参考文献 [1 6 ](略 )列举了Apollo任务的科学实验。本文的目的是对月震实验作一总结。表 1 Apollo登月任务任务日期着陆点登月宇航员控制仓宇航员11196 9年 7月 16~ 2 4日平静海南部ArmstrongandAldrinCollins12 196 9年 11月 14~ 2 4日风暴海BeanandConradCordon14 1971年 1月 31日至 2月 9日FraMauro地区ShepardandMitchellRoo…  相似文献   

2.
高建华 《地球》2011,(5):91-93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首次进行太空飞行50周年纪念日。1961年的这一天,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壮举,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对火星的探测已经成为人类探测宇宙空间的首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球辐射带南大西洋异常区是空间站轨道运行过程中遭遇的最重要的粒子辐射区域,这一区域集中了大量具有强穿透性的高能质子,会显著影响空间站舱内器件的正常工作,危害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核心舱配置了空间环境监测载荷,可实时获取沿轨高能质子通量监测数据.伴随核心舱姿态变化探测器可监测来自不同入射方向的高能质子,为初步开展异常区高能质子方向分布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核心舱空间环境监测载荷的高能质子方向观测数据,通过重构不同入射方向条件下高能质子SAA(South Atlantic Abnormal)区分布,研究分析不同能量高能质子SAA区方向分布位置边界和方向峰值强度,给出高能质子异常区方向分布的初步结果,弥补利用辐射带模型仅能得到全向辐射结果的不足,为高效规避和应对辐射危害,保障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地基VLF电磁发射信号已经被很多近地卫星探测并研究。这些人工电磁波信号通过大气层,到达电离层和磁层,能够散射被束缚在地磁场中的高能电子,进而引起电子沉降到更低的大气层中,因此,能够帮助减轻粒子辐射对飞行器和宇航员的伤害。VLF电磁波在电离层、磁层中的传播模式分为两种:波导管传播(由于受等离子体密度不均匀分布的限制,近似沿着地磁场的场向传播,即ducted mode)和非波导管传播(不沿着地磁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关于高压太阳电池阵引发的充电和放电效应的机理、模型及测试结果.空间站等低轨道航天器由于采用高压太阳电池阵会诱发结构体带电,主要包括正常充电和快速充电现象,以国际空间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充电机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快速充电的物理模型,计算得到典型环境下的快速充电脉冲特征以及正常充电电位幅度与观测结果十分吻合.结果表明,快速充电是由出地影瞬间高压电池阵的帆板电压的快速启动所驱动的,而环境等离子体对玻璃盖片的充电未能快速响应并及时堵塞帆板的电子收集通道,从而导致了悬浮电位瞬间快速上升;快速充电是一种非平衡的充电过程,当发展到平衡态时即表现为正常充电.高压电池阵诱发的放电则与电池阵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在电池阵上"金属-介质-等离子体"构成的三结合部存在负电位梯度时会发生一次放电,若一次放电出现于存在高电压梯度的相邻电池串之间时会诱发二次放电,二者都依赖于电池的结构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了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阈值条件及其对电池结构参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宽电池间隙、涂RTV胶对减缓两种放电均有显著效果;但对于二次放电而言,RTV胶的使用在延缓二次放电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二次放电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在 2 0世纪 70年代 ,宇航员发回了对地球科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地球照片。以美丽图片所展示的地球 ,吸引着非专业人士和地球科学家 ,可以看作为一个单一的集成系统。那些图片揭示了这个星球的大气、海洋、生物和地质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这些过程的认识需要一种综合方法。来源于地球科学各个学科的综合技术和信息决定了我们如何能够成功地预测地球过程。地球科学家面临着利用数量不断增长的各类数据和对超出人类时间尺度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挑战。对地球过程的理解可以为我们提供减轻我们的行为对地球所造成的影响的工具 ,以及通过优化利…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雷达观察到火山喷发1994年10月1日,当“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将摄像机对准喷出的熔岩和污浊的尘埃聚焦时,航天飞机上的雷达正在扫描喷发的火山。根据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指示,这次飞行“按常规”进行。当环境观测飞行进入第二天时,七位机组人...  相似文献   

8.
据美联社华盛顿1981年8月25日报道来自十一个国家的地球物理学家们运用美国卫星、深空射电信号和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激光反射器,着手实行一项五年计划,最终目标是作出可靠的地震预报。该计划负责人、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来德(G.Mead)强调指出,在这项耗资1~1.5亿美元的五年计划期间,他们并不期望能够做出这种预报,可靠预报也许将是一、二十年以后的事。他说:“这一研究将会增进我们对地球动力特性及地震机制的了解,并将最终能够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作环境中的地磁场可以用于定向和姿态控制,为空间飞行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坐标系,但地磁场与带电、带磁的航天器相互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航天器的运动参数(如自旋、定向、轨道等),地磁场的变化,特别是磁暴和亚暴期间剧烈的磁场扰动会对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和航天器仪器的有效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与磁场变化相伴随的磁层、电离层扰动,高能粒子流对航天器的工作、空间通讯、对宇航员的安全都可能有严重影响。磁扰期间,中性大气的密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本文从地磁场结构和变化综合评价航天器工作的地磁场环境,为航天器利用地磁场和防护地磁场变化带来的有害影响提供一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路鹏  苗良田  李志雄  莫纪宏  陈华静  王松 《地震》2007,27(3):125-130
为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规范科学数据汇交、 共享、 管理, 笔者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调查。 在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对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 科学数据共享机制、 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指出了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应强化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方俊杰  吴斌  司文才  周阳 《地球》2019,(7):103-103
空间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辅助科学决策等研究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手段和信息服务。本文对以自然资源的水资源、林业、矿产领域为例,研究提出了遥感解译、激光雷达、大数据空间分析在其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地震局研制的一套软件解决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和大华北资料共享后的大量数据在分析预报中的快速应用问题。内容有“九五”、“十五”、模拟和大华北资料的下载、处理、保存、计算、统计和制图等功能。采取了简化操作、成批处理、自动成图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速度,与Mapsis互相兼容,取长补短,能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趋势会商前的准备工作,在震情分析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1983年11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20人,提交论文报告130篇,多属交叉学科范畴。论文反映了近十余年来我国部分科学工作者在探索和研究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石油、空间、地球物理、海洋、地理、环境、水文以及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探索了公元2000年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产生、任务、特点、过程和方法分类,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数据挖掘在地震预报中有很多应用领域,随着数据挖掘在地震预报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必将进一步推动地震预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蓝颖春 《地球》2014,(4):58-61
中国有浓重的家庭观念,这让房子在国人眼中意义特别重大。无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多久,只有在这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似乎才在这个城市生了“根”。蜗居、蚁族、胶囊公寓……这些新生词,无一不透露着人们对房子的向往。而在城市,尤其是人口聚集的大城市,长期高涨的房价又让不少人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7.
体应变潮汐观测资料信息提取与映震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章 《地震》2003,23(1):48-52
根据体应变观测资料的特点, 研究了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 提出了在时间域分析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中, 将潮汐因子、气压系数、非潮汐应变速率和加速度一并考虑, 在资料处理结果中, 这些参数可同时取得。分别用时间域分析方法和频率域分析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发现潮汐因子、气压系数、应变速率和加速度等参数在大同地震前均有大小不同、持续时间不等的异常, 这些参数可作为物理意义明确的地震中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区黄土阻尼比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兰州、洛川、杨凌地区黄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扭剪三轴试验,研究了黄土阻尼比滞回圈形状变化的基本特性以及黄土阻尼比在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阻尼比滞回圈形状受动剪应变、含水率影响较明显;黄土阻尼比受一般的固结作用的影响并不大,但受含水率的影响较明显。根据含水率的不同,按照半对数坐标中的直线方程,分别给出了兰州、洛川、杨凌地区黄土阻尼比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拟合结果,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该三个地区黄土的阻尼比进行了汇总拟合,为西北相近地区黄土在中、大应变条件下的阻尼比取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地震“数字村庄”在地震工作中的意义。讨论了云南“数字村庄”的数据采集、字段设置、属性数据的输入,分析了数字村庄模型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分析表明,地震震级越大,该假设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用现有的数字村庄所含的数据,详细叙述了它的查询检索、地理分析作用。最后,假设在小江断裂上发生一次7.5级大地震,利用地震“数字村庄”可视化计算方法计算了各烈度区的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总户数及其四类房屋的面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