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2.
张龙江  朱维斌  陶然  朱伟 《地下水》2006,28(5):44-46
本文通过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进行同步观测,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位高度相关,傍河地下水水位与离河距离、河水水位关系表达式为:z=-5.9254-0.0003x 1.2110y,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Cl-离子、NH3-N相关性良好.可见濉河地表水污染对傍河浅层地下水污染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城解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形成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城解州地区近年来出现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水质分析对比, 认为是洪积倾斜平原中上部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水力坡度变缓, 在这种条件下, 又在咸淡水过渡带附近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低于硝池水位, 引起咸水入侵, 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研究认为必须控制开采量和抽水地段才能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4.
日照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袁杰  秦鹏 《地质学报》2019,93(S1):100-110
文章首先介绍了日照市监测站的发展,然后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将日照市地下水类型分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4个含水岩组,并根据日照市多年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监测点分析了日照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进而总结出水位的演化规律:日照市地下水水位受大气降水和开采量的影响较大,多年呈波浪起伏状态;选取了7个监测点分析了日照市地下水水质动态特征,总结出水质的演化规律:氯含量逐年升高和水平分带性,人类活动是本区地下水水质变化的直接因素,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不同地下水类型,从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三个方面论述了敦化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张桂兰 《地下水》1994,16(4):170-171
本文在对山东淄博地区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深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的规律,指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会引起水质变劣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朱德莉  申健  王珊珊 《城市地质》2015,(Z1):244-248
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水位下降。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例,通过对矿山开采金铜矿以来多年间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查明地下水的变化趋势。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裘布依公式计算等方法,得出了井下开采不同中段的涌水量及疏干影响半径的计算成果;结合水源水质分析.预测了矿山开采对于地下水水质影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矿区的开采活动对于地下水水位降幅影响较大,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李计生  王静  李斌  李亚林  徐敬东 《冰川冻土》2014,36(5):1288-1297
依据实际观测的1984-2013年地下水水位资料、2013年地下水水质化验及2011年水利普查有关成果, 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灌区地下水特征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疏勒河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用水为主, 1984-2013年30 a来地下水水位变化总体特征为稳中下降, 个别地方地下水位略有上升; 地下水埋深在1.30~80.00 m之间, 年内地下水水位随灌溉制度变化显著, 年调节能力强. 地下水水质均超Ⅲ类, 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氮肥, 氨氮指标最大值超Ⅲ类标准0.7倍, 是造成灌区地下水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1)
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地下水水位和水质两大方面,需要分别针对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是否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进行研究论证。目前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凤凰湖调蓄水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确定了水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针对水库运行期间从地下水水位和水质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给出了凤凰湖调蓄水库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市区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化工区、邯郸市城区漏斗以及由城区漏斗发展演化而来的城区南、城区北地下水水位漏斗。首次系统论述邯郸市区不同时期出现的地下水水位漏斗,分析地下水水位漏斗与降水量、开采量、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关系,阐述上述漏斗多年动态演化特征及漏斗区要素,指出地下水下降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诸如水质恶化、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等,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我国北方典型区域地下水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宗宇  王莹  刘君  卫文 《第四纪研究》2010,30(1):115-126
文章在总结中国北方地下水最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西北内陆盆地、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为典型区,对近50年来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 我国北方盆地和平原地下水系统演化具有渐变性和突变性特征,但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区域地下水系统已经变得脆弱,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地下水补给演变表现为山前平原地带的补给能力减弱,河道补给减弱或消失,中下游农业区地下水补给强度增大,总补给量呈现减小的趋势;  其中,西北内陆盆地下水补给的减少与上游水资源利用过度、渠系防渗程度提高有关;  而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的减少与降雨量的减少和山区河流拦蓄水量的增加有关。伴随着补给模式的改变,地下水流场演变表现为普遍出现持续性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干旱区表现为山前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泉流量减少、溢出带下移;  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表现为溢出带消失、水位降落漏斗形成并发展,区域地下水流被截断,形成以降落漏斗为中心的局部水流系统。地下水化学场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化学类型变化、矿化度增大,污染组分增加。自西北内陆盆地至华北平原、松嫩平原,水化学变化强度明显增加,以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最为明显。本文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地下水演变的适应性对策,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北经济区地下水系统退化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春  贾伟光  金洪涛 《地质与资源》2005,14(4):272-273,278
东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地下水系统自净能力的减弱,其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松辽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加剧和东北中部经济带地下水水质的劣化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造纸业废水中的污染因子危及地下水水质安全,通过对野外实地勘察和地下水取样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各地下水取样点的水质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用B·M舍斯塔科夫公式计算浸没过程,洪水时期地下水水位升高,研究区废水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浅析松原市地下水水位动态及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松原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加剧,如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水质污染、土壤沙漠化、饮水型地方病问题等等.利用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对松原市地下水动态分析,总结了近几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地段存在污染的情况。为确保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本论文开展专门的研究,对中线干线地下水对渠道水质是否存在潜在影响进行论证。依据南水北调总干渠河北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中线干渠河北段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历史动态和现状、地下水水质现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核实确定了地下水影响渠系水的风险区段。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大同市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大同市水文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即把研究区分为地下水补给区(未受影响带)、地下水径流区(工业活动影响带)以及地下水排泄区(农业活动影响带)。这些研究可为大同市地下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 ,结合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论述长春市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玉春  石亚红  赵旭 《地下水》2005,27(6):486-486,499
本文详细分析了齐齐哈尔市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调整用水结构、控制承压水开采等控制水位持续下降和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