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非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在冰冻饵料小杂鱼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每公斤饵料鱼含量分别为 0 ,50 0 ,1 0 0 0 ,1 50 0和 2 0 0 0mg) ,连续投喂青石斑鱼 2 0周后 ,青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不同种类白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组成比例不受饵料维生素C的影响。青石斑鱼血清补体经典型溶解羊红细胞的能力随饵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强 (p<0 .0 1 )。然而 ,维生素C对血清的杀菌活性没有作用。鱼体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活动 (包括血液白细胞和头肾细胞的吞噬活动 )也不受维生素C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生长的影响。通过60d度验得出:在各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49.52%的试验的相对增重率(46.84%)体长相对增长率(15.96%)、蛋白质效率(60.35%)和饵料转化率(29.85%)等均为最佳。配合饵料组鱼体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也均优于对照组,而更接近野生鱼。经回归方程分析,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8.37%~49.24%。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殖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亚玲 《海洋科学》2008,32(9):52-56
厦门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春、夏季节暴发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确认主要病原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病鱼外观表现典型的神经异常症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5种石斑鱼: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青石斑鱼(E.awoara)、云纹石斑鱼(Emoara)、紫石斑鱼(E.lanceolatus)、马拉巴石斑鱼(E.malabaricus).检测76条石斑鱼,检出率90%;病鱼的脑、视网膜、肾脏、肝脏、脾脏等组织均能检出神经坏死病毒(NNV),以脑和视网膜检出率最高,肾脏次之,肝脏、脾脏检出率较少,鳃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血液病理学测定表明,患病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组列的血红蛋白平均值约5.49g.(100ml)-1,颗粒白细胞平均值为48.09%,单核细胞平均值为2.82%,健康鱼组列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26g·(100ml)-1,颗粒白细胞平均值为31.33%,单核细胞平均值为0.11%,两组列间有明显差异(p<0.05)。患病石斑鱼出现较多星个体小、膜薄易破、难着色的异形红细胞;颗粒白细胞的核分叶较多,病鱼表现出严重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5.
于1996年4-5月,在山东即墨市田横镇对虾育苗场,以包膜维生素C和维生素C磷酸酯镁两种类型的维生素C添加饵料饲喂中国对虾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以便研究在饵料中添加不同类型的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早期幼体生长与存活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包膜维生素C饲喂蚤状幼体的效果优于维生素C磷酸酯镁,其最适添加量为2mg/g饵料;添加维生素C磷酸酯镁饲喂糠虾幼体的效果优于包膜维生素C,添加量为1-5m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青石斑鱼河流弧菌病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病害问题日益严重 ,严重地制约着石斑鱼养殖业健康发展。刘秀珍等1994年报道创伤弧菌是石斑鱼的病害弧菌病的病原。本文作者对1999年夏季厦门市同安区琼头村网箱养殖石斑鱼的严重病害进行了研究 ,试图能为养殖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用鱼患病石斑鱼取自同安区琼头村养殖网箱 (体重97~245g) ;健康石斑鱼购自厦门火烧屿养殖网箱 (体重81~114g) ,暂养备用。1.2病原菌的分离将病鱼体表清洗消毒后 ,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肝脏、…  相似文献   

7.
在饵料中添加0、500、3 000mg/kg的当归多糖(ASP)喂食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初始体重(158.64±2.14)g),分别在喂食4和8周后取样,研究ASP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SP能显著提高血液白细胞吞噬率和血清LZM活力(P<0.05),对血清一氧化氮(NO)、体表黏液溶菌酶(LZM)活力和抗菌活力无显著影响。ASP能促进头肾白细胞增殖、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降低用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攻毒后试验鱼的累积死亡率,3 000mg/kg组累积死亡率低于500mg/kg组,连续喂食ASP 8周的保护效果优于4周。研究表明,用含ASP 3 000mg/kg的饵料连续喂食点带石斑鱼8周能有效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8.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维生素C,E的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当今世界公认最有养殖前途的三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白对虾)之一。其生长快、出肉率高、可全年育苗生产、对水环境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便于活虾出售,而且是广盐性对虾、食性杂、饵料要求不严格、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饵料中维生素C和E的含量对养殖好白对虾却是十分重要的。过去有过维生素C和E对日本对虾和鱼所需要的研究(1,2,3)。今  相似文献   

9.
龙趸,学名叫石斑鱼,属硬骨鱼类,鲈形目,石斑鱼科,石斑鱼属。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嘴尖齿利,鱼体表散布着很多青黄色斑点,头部斑点较密,体侧斑点较大而疏。为暖水性的大型经济食用鱼类,最大体长可达2  相似文献   

10.
弧菌病是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Epinephelus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利用致病菌──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强毒菌株制备出安全性很高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V)和热灭活疫苗(HV)。这两种疫苗无论使用佐剂与否,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E.awoara都能使鱼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抗体效价能维持较长时期。免疫后的青石斑鱼获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创伤弧菌疫苗对青石斑鱼的免疫学效应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弧菌病是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Epinephelus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利用致病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强毒菌株制备出安全性很高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V)和热灭活疫苗(HV)。这两种疫苗无论使用佐剂与否,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E.awoara都能使鱼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抗体效价能维持较长时间。免疫学的青石斑鱼获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
石斑鱼是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这类鱼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石斑鱼生活在温带一热带海域。目前,我国见有31种,其中有巨石斑鱼Epinephelutauvina,青石斑鱼E.akaara,赤点石斑鱼E.owoara,点线石斑鱼E.stigmogrammacus和鲑点石斑鱼E.fario等23种见于南海,广东、广西沿海常能少量捕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斑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海区石斑鱼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促使石斑鱼的人工养殖业特别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由  相似文献   

13.
刘振国 《海洋科学》2000,24(3):17-18
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ursiopsgilli)属鲸类的一种,鲸类终生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一旦从宽广的海洋转入人工饲养环境中,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极易发生各种疾病,要想提高成活率,把海豚养好,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豚类人工饲养管理的基本条件包括:饵料、日食量、饵料处理、营养药物补充、水质管理和必要的检查制度。1饵料选择新鲜无病原污染的鱼做饵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做饵料的鱼为新鲜的冷冻沙丁鱼、鳍鱼、鲅鱼等,如鱼的新鲜度不好,则脂溶性维生素,也就是维生素A,D,E含量降低,会引起营养失调;冷冻的作用还在于可杀死鱼体…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病助长无残留等特性,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复方中草药(由黄芪、党参、大黄等12种中草药组合而成)不同剂量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19.16±0.25) g,体长为(10.63±0.56) cm的珍珠龙胆石斑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4%、0.8%、1.2%、1.6%和2%复方中草药连续饲喂珍珠龙胆28 d。结果显示,该种复方中草药在添加剂量1.6%以内时,能有效降低石斑鱼的饵料系数(P<0.05),对石斑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提高石斑鱼血清中总蛋白含量(TP)、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量在0.8%和1.2%时能很好地提高石斑鱼的免疫能力。石斑鱼肠道中的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受该种复方中草药的影响显著(P<0.05),在添加量为1.2%以内显著提高了肠道中脂肪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和肠道总蛋白含量,而对淀粉酶活性影响不明显(P>0.05),中草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添加剂量为1.2%时尤为明显。综合石斑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消化性能结果,认为该种复方中草药的最适添加量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5.
记述华南地区网箱养殖石斑鱼鱼虱病病原-南海鱼虱,新种Caligus nanhaiensis n.sp.形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并对南海鱼虱与相似种C.seriolae yamaguti,1936和C.tanago Yamaguti,1939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南海鱼类胆囊中发现寄生粘孢子虫(Myxosporidia)角形虫属Ceratomyxa五新种。其中的肾形角形虫C.reniforma和石斑角形虫C.epinephela寄生于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桂山角形虫C.guishanensis寄生于青石斑鱼E.awoara,陈氏角形虫C.cheni寄生于黄鳍鲷Sparus lalus,(鱼祭)角形虫C.clupanoda寄生于斑(鱼祭)Clupanodon punctatus。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乐云 《台湾海峡》2004,23(3):341-346
使用5种不同的饵料,投喂全长6.72mm的点带石斑鱼,分析和比较不同饵料的营养成份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饵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在48.8%~72.8%之间,粗脂肪含量在5.4%~10.3%之间,相差很大,但点带斑鱼幼鱼均能正常生长,且存活率无明显的差异.对5种饵料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饵料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的含量之间的比例,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比其含量本身更加具有明显的影响,DHA与EPA相对含量的比值为6.3的1组,其幼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比值为1.73~2.75的其他4个饵料组。  相似文献   

18.
在南海鱼类胆囊中发现寄生粘孢子虫角形虫属五新种。其中的肾形角形虫C.reniforma和石斑角形虫C.epinephela寄生于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桂山角形虫C.guishanensis寄生于青石斑鱼E.awoara,陈氏角形虫C.eheni寄生于黄鳍鲷Sparus latus,Ji角形虫C.clupanoda寄生于斑Ji Clupanodon punctatus.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对8-20cm青石斑鱼体表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的超声强度和作用时间及及浸泡的氯霉素溶液的浓度对青石斑鱼体表吸收氯霉素的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超声作用方法也能显著影响实验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其中,超声后浸泡和浸泡后超声以及脉冲超声比连续超声均能更显著地提高石斑鱼的体表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云  蔡生力 《海洋与湖沼》2011,42(2):244-250
以海水硬骨鱼类斜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喂和腹腔注射半胱胺盐酸盐(CSH),研究半胱胺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激素(GH)及其受体(GHR)mRNA水平的影响,以初步揭示半胱胺促进斜带石斑鱼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期投喂CSH可以显著提高斜带石斑鱼的相对体重增长率。投喂和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CSH均能明显促进斜带石斑鱼脑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