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形图符号库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张春香 《测绘工程》1996,5(1):43-47
根据地形图符号的特点,给出了地形图符号的分类和定义,并根据地形图符号的构造函数设计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形图符号库。点线面符号均采用关系数据库的记录描述,从而使得符号的配置独立于具体的符号和图形,同一程序基本上可完成所有符号的绘制,方便了符号库的维护和更新,本符号库以AutoCAD For Windows作为图形环境,用Borland C++作为开发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2.
基于Style符号库的存取研究及符号选择器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文锋  王怀  叶芳宏 《测绘通报》2011,(11):25-27,31
在ArcGIS Engine的应用开发中,无法直接利用Style符号库文件。通过对ArcGIS符号库文件存储结构的剖析,详细分析符号存取的接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针对Style符号库文件的符号选择器组件,且该组件能够在ArcGIS Engine的应用开发系统中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的地图符号库建立及符号化实施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地图符号是地图/GIS表达空间信息的语言单位,通过符号参量传输表达不同的信息认知内容;符号库是符号描述信息的集合。提出一套基于ArcGIS8.01的地形信息符号库的创建方案,并针对这一方案,运用ESRI公司提供的基于接口编程的组件ArcObjects开发了一个符号化功能模块,对地形数据的点、线、面目标进行符号配置及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李娟 《北京测绘》2005,(1):49-51
本文介绍了在AutoCAD中建立图式符号库的必要性,并针对图式符号的分类,分别介绍了对各类符号建立图式符号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符号是以图形的方式对地图中的要素进行描述,以找出并显示定性和定量关系。地质符号作为地质语言在地质图件的制作和输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是功能较强大的GIS软件,但是,其ArcMap模块中自带的符号库不能满足地质行业需求,因此,必须为它建立符合地质图图式要求的符号库。本文重点论述了在ArcGIS环境下地质符号库的设计方法,并分别讨论了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三维点符号库实现方法工作量大、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直接从二维矢量点符号到三维点符号的自动建模方案。采用三维图元的设计思路,解决符号扩展性差的问题。借鉴二维矢量点符号的表达,来进行三维符号的设计与建模,是对二维符号库的资源再利用,有利于实现二三维符号库的统一。通过设计内存池及内存拷贝的优化策略来提高模型的可视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不仅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并且具有相关文件数据量小、符号的可扩展性好等优势,对三维GIS的符号库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制图和建库数据生产的现状,借鉴要素空间关系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提出符号空间的概念,针对要素配置符号后符号本身的冲突,归纳冲突类型,研究符号冲突的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ArcGIS Deskto P9.2,建立了塔城盆地地层剖面的空间数据库,并利用ArcGIS系统本身的图形编辑功能,制作一套岩性符号库,用于实现岩性柱状图的填充,并将符号库中的每个岩性符号进行编码,通过岩性符号柱状图属性码与相应的岩性符号编码的匹配自动实现所有岩性柱状图的符号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针对ArcGIS中复合型海图符号制作繁杂、尺寸比例不规范等问题,在研究国际电子海图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多种国内外符号制作方案,提出了以ArcGIS为符号制作平台、以AutoCAD为图元绘制工具的互补型海图符号库制作方案。该方案符合IHOS-52规范中电子海图符号库的构建要求,解决了复合线符号拐角或连接处出现毛边、组成图元错位遮盖等问题,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子海图符号库。  相似文献   

10.
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中,ArcGIS自带符号库不能很好地表达规划信息,需建立规划专题符号库。本文介绍了基于Font Creator5.6字体编辑器和ArcGIS符号管理器制作点、线、面符号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TD/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建立专题符号库。该符号库的设计方法简单、快捷,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使用电子地图,尤其是在GPS导航中,它让人们的生活及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文章通过对电子地图特点、特征、功能等方面的介绍,向读者展现了电子地图在GPS导航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当前电子地图在GPS导航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了导航电子地图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湖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基础影像数据制作的生产实际情况,介绍了基于GeowayIPS的空三加密过程,重点分析了CIPS中的GeowayAAT空三软件的特点,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分维估值方法作为工具的自动制图综合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桥  吴纪桃 《测绘学报》1996,25(1):10-16
本文运用分形几何原理,建立了一种面向制衅综合的新分维估值方法,并以此为工具,研究了阈值自动选取、图形形状特征保持、曲线按复杂程度分段等一些自动制图综合中存在的难题,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制图区域要素密度分布不均衡会增加地图表达难度,常规地图表达方式无法解决视觉不平衡的问题。在Gastner-Newman地图变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制图区域要素密度平衡和公众地图认知一致性的地图变换算法。首先,设计多种变形单元尺度以及配置制图要素密度权重组合;然后,代入线性扩散方程,构建变形格网并映射各离散控制点;最后,生成多种变形地图结果。开展了地图认知实验,获得56份问卷结果,针对中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行政区划图的形态控制,应控制S周长 > 0.975、S周长面积比 > 0.961、S形状比 > 0.966,能兼顾地图形变以及公众认知的一致性。为解决地图要素密度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变形后的地图达到视觉平衡,同时,通过调整形变权重参数实现了公众地图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西部测图工程以"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领域"为设计宗旨,力求地图新产品开发,在传统4D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物地貌特征补充了地形图要素内容,开发研制了影像地图、晕渲地形图新产品。本文针对原有地形图在表达西部地物地貌特征方面的不足,介绍了西部测图工程中地图新产品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包括地形图要素扩充内容与制图表达、影像地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晕渲地形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等技术内容。地图新产品设计与表达技术已应用在西部测图中,指导生产了我国西部首批1:50000地形图、影像地图和晕渲地形图产品,丰富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6.
简述湖北旅游地图现状、品种、编制特点。分析目前湖北旅游地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发展湖北旅游地图的对策:地图编制单位与旅游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测绘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地图市场的监管力度,科学地运用当今先进测绘技术编制旅游地图,提高地图编印质量,丰富旅游地图品种。  相似文献   

17.
智能高精地图数据逻辑结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经南  詹骄  郭迟  李莹  吴杭彬  黄鹤 《测绘学报》2019,48(8):939-953
以车辆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为研究对象,讨论定义了智能高精地图,认为智能高精地图作为未来出行的关键一环,是交通资源全时空实时感知的载体和交通工具全过程运行管控的依据。智能高精地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地图形式,与传统导航电子地图相比,在地图学理论和应用需求等方面有其鲜明特点。为推动智能高精地图研究与应用进展,需要对其关键特征与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本文从地图学理论上提出智能高精地图信息传输模型;从实际应用上结合轮式机器人自主智能控制流程,提出智能高精地图数据逻辑结构,并分析其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从计算模式上总结"众包+边云协同计算"计算模式,并针对如何提高众包数据质量的问题,开展关键技术分析;从应用场景上分析未来智能高精地图的有效应用场景;最后提出对本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学形态学在地图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数字化是 GIS中快速获取地理数据的手段之一 ,其关键是对扫描图上的地图要素进行自动识别。文中针对地图模式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分割进行了研究 ,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了地图上部分要素的分割  相似文献   

19.
An examination of the need for map revision and the methods currently used allows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s specific to this oper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many instruments, old and new, suitable for new map production do not solv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map revisi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s designed for map revision in the future are outlined,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time has now come for instruments to be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the map revision task, rather than practitioners having to devise revision procedures to suit existing equipment.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create a useful map, the cartographer must select a scale at which the map reader can distinguish features shown on the map and read their labels. However, the choice of scale for a paper map is also constrained by the size of the map sheet and by the cost of work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heets. When the feature density pattern allows, space can be conserved by making the map at more than one scale: a small scale suitable for most of the map, while dense features are shown on inset maps at larger scales. Creating inset maps requires the cartographer to make a series of complex, interrelated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most effective overall sheet configuration, which is dependent upon the scale chosen for the main map and how the inset maps are created. The Census Automated Map Production System (CAMPS) applies cartographic logic and density analysis to make these decisions in a fully automated mapp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