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裂陷式盆地的层序发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湖控条件下的适用性探讨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尤其是陆相油气盆地占优势的中国,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已处于世界先进的行列。其中对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引人注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于陆相盆地适用性问题的探讨,产生了众多层序地层学学派。笔者总结探讨了层序控制的基本因素与盆地类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断陷期层序地层发育特点。首次对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裂陷盆地阶段的地层——火石岭组、沙河子组与营城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对可容空间变化与充填情况进行了研究,划分了超层序,对其中的火山岩地层、沉积岩地层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相互关系。从可容空问概念出发,把火山岩地层纳入层序框架.并对层序控制下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勘探远景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湖南泥盆纪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及相邻地区泥盆纪地层发育,其地层划分对比清楚,沉积类型丰富,地层裸露良好,是进行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湖南泥盆纪进行了精细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详细阐述了层序建立和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湖南泥盆纪的层序划分、海平面变化及全球对比,从而解释泥盆里各沉积层序的形成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存在密切关系,目前对两关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深入研究层序地层界面及所夹持的地层,对分析油气形成、聚集过程具特殊的意义.针对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体系域中4种成藏模式和主要层序地层界面(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和控制.同时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以准层序单元为单位,结合实例对准层序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单井及连井剖面分析,把层序地层单元研究与沉积相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的一门学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当今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T.A.Cross倡导的成因地层组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旋回层序地层学,探讨其关键技术运用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和各种分析资料,对渤南凸起地区的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6,16(3):298-303
本文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剖面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以露头剖面和钻井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以地震层序格架为指导,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建立起了以层序为单位的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寒武-奥陶纪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沉积层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层序的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在层序的组成、层序界线和最大洪泛面的识别以及层序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层序地层的组成包括层序组合和层序的内部单元。层序界线和最大洪泛面的识别是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关键。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箕状断陷盆地、坳陷盆地以及冲积地层背景的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陕北神木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与研究了该区中生代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盆地充填样式,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区域岩石地层模型。本文反映了该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成煤规律分析及成矿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吉林新元古界被识别出三个层序,重点研究了上震旦统万隆组、八道江组及青沟子组的副层序类型及堆叠形式;用层序地层理论讨论了组的穿时,重新研究了已有年龄资料;并根据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资料,对吉林与辽南新元古界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相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地层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沉积层序和体系域的演化特征,编制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通过区内沉积层序的划分对比,初步建立了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
吉林浑江流域新元古界露头层序地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吉林新元古界被识别出三个层序,重点研究了上震旦统万隆组、八道江组及青沟子组的副层序类型及堆叠形式;用层序地层理论讨论了组的穿时,重新研究了已有年龄资料;并根据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资料,对吉林与辽南新元古界提出了新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地层学领域,岩石地层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从地层的沉积作用入手,讨论了地层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地层的有序性。地层的沉积作用由垂向加积和侧向加积形成,并细分为4种类型的旋回沉积作用。现代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或厘定,(2)地层的成因,(3)地层的时代;(4)地层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年代地展格架和生物地层格架)等.岩石地层单位的确立是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地层的五个基本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1)岩石学特征,(2)生物学特征;(3)结构特征;(4)厚度和体态;(5)接触关系(地层单位顶、底和内部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in Australia was regulated from 1950 by four successive editions of the Australian Code of 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The 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Guide was adopted for 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in Australia in 1978 and thus superseded the Australian Code.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Code and certain Australian practices still pertained, however, and these have been formulated as Notes, intercalated with extracts from Chapters 2–5 of the International Guide to form the Field Geologist's Guide to Litho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in Australia. Biostratigraphic and chrono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s are excluded. The litho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 units is also excluded, as recommendations are still being formulated. Procedures for reserving, defining, and publishing stratigraphic names are administered by the Stratigraphic Nomenclature Committe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ureau of Mine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Bureau's Central Register of Stratigraphic Names.  相似文献   

13.
地层学是地质学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甘肃省地层古生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一批为全省地层研究修史立典的材料,及时总结这些成果素材,按照最新的理论、方法对区域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和精准化研究,是一个省区基础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甘肃地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时间顺序和学科特点,系统性提出了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理论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16年版)和《中国地层表》(2014)的框架和序列,全面提高甘肃地层研究精准度,为全省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对全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地质单元地层界线层型和单位层型进行对比研究和厘定,建立新一代甘肃地层表的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成因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一文论述的成因地层单位划分、含义、地层对比和分析流程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了地层单位术语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并强调了穿时普遍性原理及侧向堆积原理在地层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东非造山带作为全球出露较完整的前寒武系造山带之一,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查阅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撒哈拉、东非和东冈瓦纳3个地层大区,进一步划分出Nukheila、Zalingei、Bayuda、Muglad-Kosti、努比亚、莫桑比克、East Ogaden和West O...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自动划分地层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运用地球物理测井信息,自动追索地震反射界面,定量地确定它在钻遇地层中的空间位置,建立地层层序,达到正确地划分地层的目的。在东海10多口钻井中,用该方法划分的地层界面与根据化石、岩相等所确定的地质时代分层界面基本一致,吻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平原区新5孔岩心特征及地层初步划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由一套巨厚的冲洪积物构成,岩性岩相变化迅速,难以依据钻孔的岩性组合建立代表整个平原区地层层序,随着测年技术飞速发展,为建立长序定年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心,按照沉积物颜色、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和沉积构造等特点,将岩心划分为8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0~96.6 m为布容正极性世,96.59~246.8 m为松山反极性世,246.8~413.6 m为高斯正极性世;通过孢粉分析并结合华北地区新生代气候演化历史对比,孔深246.5 m处可作为Q/N的分界线,534.5 m作为N/E的分界线,803.4 m可以作为E/K分界的参考。以磁性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为主,以岩性地层学为辅的原则,对新5孔岩心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对新5孔岩心进行了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将第四系划分为晚更新统、中更新统和早更新统。Q/N定位于248.4 m处,N/E定位于511.9 m处,E/K定位于804.1 m处。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的研究表明:沂沐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南、鲁中、鲁北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发育较全,而断裂带以东的钱是东地区仅发育白垩纪地层;断裂带两侧中生代地层的化石组合、火山岩特点等都相差很大。本文将沂沭断裂带以西的坊子组归于下-中侏罗纪,三台组归于中侏罗统,分水岭组暂归于上侏罗统、西洼组归于下白垩统;而将沂沐断裂带以东的莱阳组、青山组归于下白垩统。王氏组归于上白垩统。笔者废除使用蒙阴群(组)和汶南(亚)组,并建设将鲁北地区目前使用的“王氏组” 废除,另建新名。  相似文献   

19.
张海龙  王敬 《吉林地质》2003,22(4):4-10
羊草沟盆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缘,其地层可与松辽盆地地层对比。羊草沟盆地层序(三级)地层应与松辽盆地Ⅰ~Ⅹ层序(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相对应。羊草沟盆地地层应该划分为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J3h);白垩系下统沙河子组(K1sh)、营城组(K1y)、大羊草沟组(K1d)和泉头组(K1q);第四系(Q)。主要可采工业煤层产在大羊草沟组。  相似文献   

20.
造山带区域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庆来 《地学前缘》1999,6(3):133-138
根据地层层序保存程度,将造山带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3种类型。有限史密斯地层是造山带地层的主要类型,它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构造地层断片组成,史密斯地层层序律仅适用于地层断片内部地层层序研究。文中认为有限史密斯地层的层序是可以恢复的,并提出了恢复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以活动论、单元论和阶段论为指导,论述了造山带地层系统研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