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1984年的第一次土地调查,还是2007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或是2018年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每一次的土地调查都面临着新情况,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第三次国土地调查的新要求和调查中运用的关键技术,并对典型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保证以土地利用现状为重点调查对象的前提下,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准确地完成。同时,对后期数据比对工作等提供了新技术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全国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1]。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测绘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并通过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项目区状况; 2)无人机的航空摄影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要求对接; 3)不同无人机优势结合,通过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快速得到该区域的符合调查底图精度要求的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本文以甘肃省第三次土地调查试点古浪县测绘为例,无人机测绘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以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以现代化多种测绘技术方法结合"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实现土地资源调查的细化、信息化和准确化。将3S一体化综合调查技术应用于分宜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快速的、精准的获取了分宜县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凸显了其应用的优势,实现了成果共享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社会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准确、翔实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而县(区)级控制面积及标准比例尺接合图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黑龙江省130个县(区)为目标,基于Umap和ArcGIS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县级调查界线和1∶5 000比例尺标准分幅数据,探索控制面积平差计算及接合图表自动制图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发展为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带来了新的作业方式,弥补了全站仪、RTK等传统作业方式效率较低的短板。本文通过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介绍,研究其技术特点及作业流程,并通过某地区调查项目进行实际应用研究,获取测区外业影像数据,构建三维实景模型,然后利用测区布设的检核点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本项目构建的三维模型精度较高,满足规范精度和生产使用要求,同时大大提高了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业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怀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利用RS,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处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全过程。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目标之一是掌握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本文结合目前已经开展的国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从土地调查工作分类方面分析,简要介绍了广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国土分类和规划分类的主要情况,广州市结合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实际情况,增加细化调查分类,一次调查生产两套成果,满足国土和规划两个方面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建辉 《北京测绘》2020,(4):511-51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查实查清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现状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建设信息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和平县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为基础,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本次三调中,快速的获取了调查区高分辨率的航拍影像数据,结合GNSS技术等进行外业核查和补绘,生产出了符合三调精度要求的DOM、DEM产品,对编制各类工作底图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精度高、效率快、成本低、利用率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14,(1):29-31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制图数据与GIS数据之间的区别与关联,以湖北省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样本,设计了适用于移动环境下的大规模国土调查数据调度方案,以.vtpk和.geodatabase为数据存储格式,采用异步加载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实现移动环境下大规模国土调查数据的调度和快速渲染,并已应用于以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为主的湖北省国土调查移动数据管理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国土调查的主要目标是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从而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的需要。以江苏省某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为例,从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项调查等主要调查内容出发,对调查的路线和关键技术方法进行拓展研究,同时针对调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国土调查技术路线,极大地提高了调查的效率和准确度,为县级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任务的有序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7月1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就要启动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日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4页)。这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为了查清全国各类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完整、可靠的土地基础数据,为严格土地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保障,日前《,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下发(第4页)。《通知》明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4.
冀书叶 《东北测绘》2012,(5):185-187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各尺度比例尺成果转换的关键,选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成果质量的控制。本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省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为例,详细阐述了缩编的技术方法及流程,探讨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缩编的成果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草地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调查成果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以来土地调查草地数据与林业调查草地数据存在冲突矛盾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土地、草地及林业管理部门使用分类标准和调查数据的差异,并结合广西桂林阳朔县第三次国土调查,着眼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探讨了草地数据的衔接方法,提出新时期开展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的一些建议,为推进林草调查工作融合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喻欣  张立亭  王建林  杨静雯  朱洪镔 《测绘科学》2021,46(6):150-155,173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和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共享问题,该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地物的分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分类指标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对城市周边地区和山区的图斑所包含的地物类进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析,论证数据间的共享问题以及造成两者差异性的原因.结果 表明,由于地物的分类标准、采集边界等不一,导致数据的图斑难以用准确的比率来表达数据可共享的占比.通过分析可对两份数据进行相互验证及补充,为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土地利用图斑层包含利用类型、耕地类型、坡度等级、种植属性等多属性信息,将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集成栅格化形成全国无缝的多尺度、多专题栅格产品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本文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应用需求,探讨了多属性综合编码、全国基础地理网格框架、栅格化产品数据模型、矢量栅格化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流程,开展了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矢量图斑多属性信息集成栅格化和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工程化生产,可为今后的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和共享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陈宗成 《北京测绘》2021,35(11):1394-1399
为确保土地利用数据的真实性,设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信息提取方法.以高分二号卫星采集的全色与多光谱影像为基础,采用S-G(Savitzky-Golay)滤波器通过噪声消除、配准、重采样实现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利用像元亮度校正改善融合后影像像元亮度饱和现象.根据最小代价切割实现多源遥感影像不同地类边界划分,获取大量遥感影像图块,逐个分析与判断遥感影像图块类型,通过同第二次国土调查数据库相对比提取差异性地类图斑、偏移图斑、在建图斑,实现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信息提取.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遥感影像分割与融合效果好,可有效提升遥感图像清晰度,增强图像细节特征,保证土地利用数据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指出,“成果汇总与分析”是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全面分析了三调与二调技术路线的异同,通过分析前后技术路线变化、作业方式变化对三调工作的影响,找出导致数据流量变化失真的技术性因素。除此以外,也提出了可能影响三调数据流量变化失真的其他非技术性因素,为准确掌握调查区域土地利用资源及地类变化情况提供技术支撑,对相关业务部门在耕地保护、土地开发利用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开展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土地调查数据分发管理系统分析研究,以实现高效应用多源海量数据、合理分析、有序分发、精准对接、快速开展工作,辅助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快速准确开展,并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