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行业企业纷纷在数字化领域布局。数字化汽车、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客户,成为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BIM的系列标准,规范了BIM技术的应用,为BIM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各地重点项目的设计、施工评标中,对具有BIM技术应用能力的企业给予加分,部分重点项目明确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设计、算量并提交完整的技术成果。各地政府也相继发文,大力推进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应用,BIM技术日益成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运营管理部门的主要生产和管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账本技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集体维护等优势。本文分析区块链技术在以多用户创建、分布式质量验证、数据来源及去向可追溯为目标的BIM构件管理系统中的适用性,并探讨这类应用的基本数据结构,以期为BIM知识成果管理提供新思路。BIM构件管理现状在BIM技术应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构件。构件作为组成BIM模型的基础单元,  相似文献   

3.
环境模拟和GIS集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硕  曾志远  张运生 《冰川冻土》2002,24(2):134-141
GIS与环境模拟在技术、研究内容、方法上的进一步集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开展的流域土壤和水资源研究模型的集成和系统化及其应用项目的实际工作,说明了环境模拟和GIS技术集成的必然性;从GIS技术的发展,环境模拟模型的改进与完善,数据的初始化与管理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模拟模型和GIS集成的必要性.通过现有集成模式的分析,对二者集成的概念框架以及不同的集成方式进行了概念性的描述,结合研究项目给出了集成示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BIM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可视化、协调性、信息化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知并接受。一些施工单位针对中标项目的特点,开始将BIM技术引入到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中。BIM技术的引入使原本以纸质图表表述为手段的现场管理逐步转向应用三维虚拟模型信息,使施工现场参与各方都可快捷、无技术壁垒地了解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等。施工项目BIM应用特点结合BIM的特征和已有施工项目应用BIM的经验,可以总结出BIM在  相似文献   

5.
BIM实施策划 花博会项目BIM实施以建设阶段全过程、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为总体目标,从设计、技术、质量等多角度,广泛开展BIM技术应用,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和管理效率.根据项目特点以及组织结构复杂性,采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BIM应用模型,由BIM总控单位协助业主方主导,各参与方在工程建设周期协同应用BIM技术,充分发挥BIM...  相似文献   

6.
陈国良  吴佳明  钟宇  陈健  陈斌  王永东 《岩土力学》2020,41(8):2821-2828
岩土工程信息化迫切需要加强大数据集成共享和多专业协同合作,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可将BIM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质模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不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地质模型采用BIM数据标准IFC的思路。采用IFC实体扩展及属性集扩展模式,建立了面向三维地质模型的扩展模型IFC-3DGeoMdl。利用已有的IFC对象类型,派生相应的地质物理实体以及地质空间结构实体,给出地质物理实体的空间表达形式;利用IFC中已有的关系类,定义地质物理实体与空间结构实体的关系;进而,基于IFC中的属性表达方式,实现了地质对象的地层信息与物理力学参数等属性的扩展;最后,给出了创建该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有效实现岩土工程地质模型与BIM结构模型的集成,从而为深化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施工等提供有效的地质模型信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的需求,借鉴工作流模型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防汛业务集成管理模型,以实现防汛大系统内部动态的防汛业务集成和门户集成。通过设计集成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驱动技术,使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集成性、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应用该模型与技术,设计开发了黑龙江省基于工作流的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系统,并已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家尹 《地质与勘探》2021,57(2):413-422
本文基于华东院自主研发的GeoStation地质三维勘察设计系统,设计一种城市片区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地质剖面作为地质拓扑剖面,其次使用地质拓扑剖面将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城市区块,再次使用GeoStation系统的地层自动建模功能独立构建城市区块模型,最后将城市区块拼合为整体模型。该方法集成在GeoStation系统中,并在某城市级BIM应用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行,实现了海量庞杂地质建模数据的高效管理,构建的地质三维模型可满足某城市BIM平台数据要求,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建模提供新的手段,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化管理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9.
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顺平  胡茂胜  方芳 《地球科学》2010,35(3):345-350
随着空间数据中心技术在国土资源等领域地逐渐成熟,开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模型.然而,空间数据集成与整合利用、增量更新问题以及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与合作开发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空间数据中心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建立了数据无缝、功能无缝和应用无缝3个层次的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并讨论了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新型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正逐步兴起,也得到业内众多人士的认可。新形势下,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工程生态价值链条重组中占得先机,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BIM正向设计、设计施工一体化、数字集成交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