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红外遥感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机载和星载典型红外遥感器的技术性能、特点和主要应用以及成像光谱仪的叙述,概述了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90年代红外遥感技术(特别是红外成像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大气和海洋观测、地球辐射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未来红外遥感技术的科学前沿及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计划,并提出了我国可能建立的红外遥感应用系统工程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星海洋遥感三十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面扼要地介绍30a来世界卫星海洋遥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主要海洋卫星探测器的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海洋遥感——海洋水色、海面地形、海面风场以及波浪、溢油和海冰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遥感信息协同智能网格模型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普通用户提供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以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为基础,结合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基于协同智能网格的遥感信息处理模型RSCIG(Remote Sensing Cooperative Intelligent Grid);设计了RSCIG的体系结构,详述了如何高效准确地协同现有的网格服务以完成所面临的任务;实现了一个RSCIG体系结构下的遥感信息处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世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只有20 多年的历程, 中国的高光谱遥感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 在需求牵引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 特别是通过863 计划和国家攻关计划,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简称遥感所)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紧密协作, 相继研制了一系列高光谱遥感设备, 开展了大量的技术试验和应用基础研究, 不仅在国内结合国家需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益, 而且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 走向世界, 开创了以中国高光谱技术支持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发达国家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先河, 并进一步推动了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在长达20 多年的发展中, 遥感所高光谱遥感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研究基地。本文从航空航天高光谱成像仪器的研制、应用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回顾了遥感所高光谱遥感走过的历程及其对高光谱遥感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回顾并分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大数据和智能化测绘新时代的多源遥感影像精准快速智能处理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全新的摄影测量遥感主要由摄影测量和遥感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致力于研究解决同步探测被摄目标的几何位置、物理属性、语义信息和时序变化关系的理论方法及技术问题,其理论基础和支撑学科包括摄影测量、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等,将突破目前摄影测量侧重几何处理、遥感侧重语义信息提取反演的相对独立现状和串行技术路线,通过几何模型与光谱辐射反射信息的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几何语义一体化处理机制.本文在阐述摄影测量遥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及相关研究应用领域,并以多源遥感卫星影像为例构建了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框架,通过语义信息提取与精准几何处理的交叉闭环融合,显著提升了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卫星影像精准快速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多个应用实践初步验证了相关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交互式遥感影像解译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解译者的行为决定了系统相当一部分性能.解译行为是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深入研究解译者的信息加工模式,是提高遥感影像解译质量和解译速度的核心.随着认知工效研究的深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基于"刺激(S)-机体(O)-反应(R)"的影像信息认知模式已不能满足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对影像解译系统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对解译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解译者在解译过程中对遥感影像的信息处理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影像解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紫薇  杨晓峰 《遥感学报》2009,13(S1):427-433
重点介绍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海表温度、海面风场、海洋水色和大气参数等海洋环境要素反演技术以及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方法, 描述了渤海遥感监测数据产品和精度指标, 对于建立区域性海洋遥感监测业务化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蝗灾是世界上重要自然灾害之一,蝗虫监测与预报因此成为各国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兴的遥感与GIS技术由于其在空间定位、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文中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利用遥感和GIS进行蝗虫监测和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技术路线、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观测的方法日趋多样化。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对地观测平台,已经成为摄影测量与遥感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大比例尺测绘产品生产、快速实景三维建模、目标识别与分类、定量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无人机平台、遥感传感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行业标准规范4个方面论述了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技术轮廓和路线,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的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是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该技术已有一套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遥感数据选择、图像预处理方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信息提取等方面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最后指出多信息源、综合的信息处理机制将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地图院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测绘技术,构建了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完成了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的构建[1]。多源遥感数据快速自动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是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一方面,主要是利用以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为依托的遥感影像集群数据处理系统完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快速自动处理多源遥感数据,并以ADS80数据为例,对集群系统构建前后的效率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2.
高光谱--遥感测绘的新机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基本特征和地理空间信息探测潜力的分析,展示了高光谱数据在遥感测绘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同时,还分析了围绕高光谱测绘应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高光谱数据的测绘需求、面向测绘应用的高光谱影像分析的关键技术、高光谱遥感测绘模式以及实用化系统建立的设想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高光谱技术就可充分与现有的遥感测绘手段有机结合,并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遥感探测技术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基本特征和地理空间信息探测潜力的分析,展示了高光谱数据在遥感测绘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同时,还分析了围绕高光谱测绘应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高光谱数据的测绘需求、面向测绘应用的高光谱影像分析的关键技术、高光谱遥感测绘模式以及实用化系统建立的设想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高光谱技术就可充分与现有的遥感测绘手段有机结合,并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遥感探测技术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海洋航空遥感多传感器应用系统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可视化编程技术使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变得越来越简单,在测绘和遥感等领域也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国家863计划项目航空遥感多传感器集成与应用技术系统(IAMSMA)的开发过程中,针对数据来源于多种传感器,充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信息处理模块封装于统一的界面下,最终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5.
解决数据本地集中带来的风险,是测绘资料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容灾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对测绘数字成果特点的分析,给出了基于远程容灾技术,建立测绘数字成果异地远程容灾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系统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测量手段,是一种可以直接提供大量地面离散点的高精度三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具有依赖控制测量条件少、受天气影响小、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然而LiDAR获取的数据主要是离散激光点云,具有高精度的空间结构信息而缺少纹理和光谱信息。将LiDAR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将是当今测绘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融合影像数据和点云数据的关键步骤就是将两者进行高精度的配准。  相似文献   

17.
随着遥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综合找矿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地质矿产调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勘测矿产资源的大概流程:以遥感物理模型为支撑,以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资料和全面分析基础上,研究影像的地质成矿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采样化验和验证,开展地质综合分析,进行矿产资源综合评价。遥感找矿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勘察方式,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绘遥感领域的智能化、自动化趋势愈发积极,继无人机遥感系统后,无人船遥感系统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未来水上测绘的核心,无人船遥感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人船凭借其灵敏性强、隐蔽性高、运行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无人船遥感系统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总结了无人船平台搭载传感器的类型及其作用,综述了无人船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同时进一步讨论了无人船未来发展的趋势。在5G时代和大数据背景下,结合新一代卫星通信技术,使无人船遥感系统实现空天一体化,为无人船的发展带来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评述了海军重力研究团队在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涵盖需求论证与顶层设计、观测数据归算与精度评估、测量误差分析处理与分离补偿、地表观测重力向上延拓、航空观测重力向下延拓、海域重力数据模型构建、地球外部重力场逼近和大地水准面精化等8个研究方向,重点从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难点突破、成果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回答了该研究领域涉及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为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遥感影像解译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解译者的行为决定了系统相当一部分性能。解译行为是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深入研究解译者的信息加工模式,是提高遥感影像解译质量和解译速度的核心。随着认知工效研究的深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基于“刺激(S)-机体(O)-反应(R)”的影像信息认知模式已不能满足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对影像解译系统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对解译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解译者在解译过程中对遥感影像的信息处理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影像解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