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 间3月14一18日4月24—29日! 地 点,,,...L~~——5月29—6月3日5月30—6月3日5月305月30—6月3日名 称獠是翥 f第一届非洲计算机运用与水资源国际会议杜伊斯堡(联邦德国)渥太华(加拿大)隆 德(瑞典)赫斯霍尔姆(丹麦)布达佩斯(匈牙利)6月6日一¨日l什絮徭铲6月13州口I黼6月】3日一20日6月20日一23日6月20一24日7月4日一8日8月2日一4日9月l 2日一16日加里福尼亚(美国)特隆赫姆(娜威)斯德哥尔摩(瑞典)城市地区的水文作用与水管理国际专题讨论会第6届水力资源协会(IWRA)水对世界发展国际会议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专题讨论会沿海地带沉…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二年(l)第一届阿拉伯海地质学国际会议,1月18一22日,埃及开罗;(2)亚非石迪地质学家协会第三届大会,2月10一1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3)显生代生物事件和事件地层学国际会议,2月16一19日,德国哥庭很;(4)第一届南亚地质大会,2月23一27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5)盆地模拟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2月24一26日,英国阿伯丁,(6)海面变迁过程及产物学术讨论会,2月26一29日,德国斯图加待;(7)第二十三届月球和行星科学年会,3月16一20日,美国休斯敦,(8)第五届河流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4月6一10日,德国卡尔斯鲁厄;(9)地质技术工程国际会议,4月21一25日,…  相似文献   

3.
1988年2月14—21日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由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和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主持召开国际地球物理会议和展览会。 1988年2月21—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爱尔帕索(ELPaso)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西南分会会议。 1988年3月20—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年会。 1988年4月5—6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诺曼第(Norman)召开阿纳达科盆地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1.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第24届年会.1月10一13日,阿曼马斯喀特; www.Sqo.。du.orn/、cl/Conter/VR/I八S/home.htr-n2.地震地貌学国际会议,2月10一11日.美国体斯顿;www.geolsoc· org.uk/:ei:m一egeomorphology3.第15届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会议.5月20一刽日,美国爱达荷 州;www.士h。一。onferenee.Conl/2() 05/g〕ldZoos八ndex.php4.三叠纪年代地层学与生物恢复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3一25日,中 国安徽;E一rnail:」ntong@Cug.ed以.Cn or Jntong@poblle,wh,hb.en5.第七届酸雨沉积作用国际会议,6月12一17日,捷克布拉格; www.aeidr:Lin2005.ez/…  相似文献   

5.
《古地理学报》2006,8(1):16-16
国际有机岩石学学会(TSOP)第23届年会将于2006年9月15日-2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国际有机岩石学学会(TSOP)于1984年在美国成立,其每年一度的年会是国际上重要的关于有机岩石学、煤岩学、干酪根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的学术交流。以往的TSOP年会都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举行。 2006年的TSOP年会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和展览会于1989年 8月 22日-2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苏联、匈牙利、日本、新加坡、中国等17个国家和香港地区以及我国台湾省的代表近6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1978年8月 以杨式溥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了在英国布列斯托大学举行的“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座谈会”.会上,杨式溥教授宣读了论文《中国的泥盆系》.1978年11月 陈光远教授参加了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小矿山远景国际讨论会”,作为大会顾问,并作了《北京铁矿与小矿山开采》的学术报告.1978年11月 傅良魁教授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专家组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第48届年会.1979年2月 池际尚教授代表我国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局会议”.1979年5月 杨式溥教授参加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和伊利诺斯州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中国的石炭系》.  相似文献   

8.
1.国际山地工程地质环境专题讨论会,5月3—7日,中国北京; 2.国际海岸低地的地质学和地质技术专题讨论会,5月25—27日,荷兰海牙; 3.第十三届世界矿业大会,5月31日—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 4.国际元古代地球化学专题讨论会,6月3—6日,瑞典隆德; 5.国际扇状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专题讨论会,6月11—12日,挪威卑尔根; 6.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大会,6月30日—7月6日,法国巴黎;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10.
秦葆瑚 《物探与化探》1984,8(3):190-192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第53届年会于1983年9月11日至15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市举行。一万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除美国本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外,还有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苏联等二十余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参加。我国由7人组成的代表团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1)1985年5月27—31日遥感在当代水文学问题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与美国地球物理春季会议同时召开)美国 Baltimore。(2)1985年7月7—19日喀斯特水资源国际讨论会土耳其安卡拉。(3)1985年8月13—16日美国水资源协会第二十届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2000,25(1):43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以及对全球资源和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所以自1985年召开首届国际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学术讨论会(Himalaya_Karakoram_TibetWorkshop,简称HKT会议)以来,迄今已经在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尼泊尔、美国、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家连续召开了14届会议.经我国科学家积极争取,第14届HKT会议组委会于1999年3月27日讨论决定,第15届HKT会议定于2000年4月21~24日在中国成都市举行.青藏高原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是我国地学界的一块瑰宝.HKT会议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陆军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CRREL)、美国陆军研究局及阿拉斯加州联合主持的“第三届国际土冻结讨论会(ISGF)”于1982年6月21—24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西黎巴嫩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西德、英国、中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约60篇论文。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袁忠淮所长和笔者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1、1989年1月29日——2月3日在美国安纳汉姆(加里福尼亚)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有: (1)美国气象学会第69次会议。 (2)全球气候和大气化学云层作用研讨会。 (3)第5次水文学、海洋学、气象学系统相互影响过程国际会议。 (4)第3次航空天气系统国际会议。 (5)第6次气象学与空气污染应用联合会议。 2、2月15——20日在旧金山召开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年会。 3、3月7——10日在南卡罗来纳的卡尔斯顿召开第19次森林气象学与农业会议。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赞助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讨论矿床(产)沉积学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自1963年以来,已先后在匈牙利、英国、日本、保加利亚、美国、苏联、瑞典和加拿大举行了八届学术讨论会议。最近一次的第八届(IAGOD)学术讨论会是1990年8月12日~18日在渥太华召开的,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340多位代表按会议预定的20个课题宣读了400多  相似文献   

17.
消息报道     
《水文》1987,(2)
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召开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LAHR)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8~22日在美国爱阿华大学召开,我国首次派出以陈赞廷为团长的3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与会的151名代表来自16个国家。会议收到交流论文81篇和特邀报告5篇,我国代表陈赞廷应邀作了题为“黄河冰情问题”的专题报告。 (陈希媛)  相似文献   

18.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5,26(6):858-858
2005年5月17日下午(北京时间5月18日凌晨),在捷克共和国第二大城市布鲁诺2005年欧洲岩石力学大会暨2005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年会前夕举行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会上,大会以高票数通过了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和新加坡国家小组“关于联合举办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的申请”,并决定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2011年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9.
王成善 《地质通报》2004,23(8):i001
根据2003年在瑞士召开的第18届喜马拉雅一喀喇昆仑一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上的决定,第19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于2004年7月10—13日在日本北海道召开。考虑到会议地点的季节问题,本届HKT会议打破了该会春天召开的传统习惯,在夏天举行。尽管如此,参加此次会议仍有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的代表130余名,超出了会议举办者  相似文献   

20.
中关双方就“第三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六年春在美国召开达成协议,并经国家科委批准。现已正式向世界各国发出会议征文通知。这次讨论会是继一九八。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以下简称讨论会)和一九八三年十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讨论会后的第三次讨论会。各国学者均赞成这个讨论会。今后每隔三年举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