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正>7月30日,第10号台风"海棠"登陆我国,一路从南至北,8月2日到达辽宁,全省13个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鞍山岫岩县最为严重,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辽宁国土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这场暴雨全省共引发地质灾害113处,转移54302人,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伤亡,为人民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8月8日,强降雨过后的第四天,记者来到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前营镇,这是辽宁省遭受此次洪灾最严重的地区。去往各个村的道路异常难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20日,为加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工作,依法向司法部门移送案件并提供依据,切实保护耕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西国土资源厅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耕地破坏损毁认定条件、破坏程度等级、鉴定程序等,此《办法》的施行可大幅提高全区国土资源规范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矿山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辽宁是老工业区,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赋存铁、铅、锌、金、硼、铜、石灰石以及钠等稀有元素和大量的煤炭和泥炭资源,矿业生产一直是带动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产业,矿业经济发展繁荣必然带来矿山损毁、土地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随着矿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矿区的土地损毁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治理矿山损毁土地和重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煤矿开采产生的地表塌陷不仅造成耕地破坏,还会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及基础设施建设损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快速摸清底数,进而理清责任并分类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借助遥感技术和DEM高程差异特征形成一套快速调查采煤塌陷地的技术方法,该方法重点调查地表在一定时期高程损失0.5m以上、且损害人民生产生活的采煤塌陷区域。通过研究,摸清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位置、规模、损毁程度及土地用途等基本情况,并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7日加强为台风,强度逐渐增强。据气象部门报告,这次台风导致的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同时影响到辽宁地区。为切实落实防汛台风责任,着力做好辽宁省各项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根据自然资源部召开的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及省防总召开的防汛调度会议要求,省自然资源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滚滚春雷的轰响万物正奋力破开泥土向上生长而防城港春耕的号角早已吹响一幅幅"春耕图"徐徐展开阳春三月,防城港市上思县在妙镇那苗村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现场,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地块平整、修建供水提级工程、放水、耕犁、插秧等多项工作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前,宝丰县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宝丰县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全县范围内各类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包括临时用地项目)以及其他导致耕地耕作层损毁的用地行为,符合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条件,涉及耕地面积超过3亩的,应当按照"应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有效遏制了优质耕地锐减,据统计,2009年以来,全省已累计补充耕地108.99万亩,有效确保地区新增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相平衡,既为辽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也实现了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当前,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深化,赋予了各级地方政府更大的耕地保护责任和使命,如何适应新时期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总要求,在宜耕后备资源供给持续紧缩形势下,严格、高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30日,一场特大洪灾造成卢氏县19个乡镇严重受灾,水毁耕地面积达46774亩,全县人均减少口粮田0.12亩。灾后,卢氏县土地部门迅速行动,把灾毁耕地复垦作为土地部门的主要工作,要让水灾毁坏的耕地重新恢复生机。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卢氏县灾毁耕地复垦情况怎样?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没有?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卢氏那方大山里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国家提出要力保"耕地18亿亩的红线",破天荒地把土地管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 如何坚守"耕地18亿亩的红线"?辽宁"国土人"如何坚守辽宁省6127万亩耕地的"红线"?如何破解保护土地与保障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打击占用耕地犯罪行为,规范耕地破坏鉴定工作,近日,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关于印发〈鹤岗市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耕地破坏程度的标准、鉴定工作机构、方法、程序等,并首次成立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填补了该市在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空白。《通知》明确了六个情形为构成耕地种植条件遭到破坏:一是在耕地上硬化和建设建筑物或构筑物,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二是因人为挖损、塌陷、压占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三是在耕地上挖砂、取土、采石、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物料,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四是因人为因素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五是在耕地耕作层人为抛洒有害物品,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六是除上述情况以外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其它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耕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我省耕地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的重要论断,始终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用好用足国家占补平衡政策,促进辽宁振兴发展,作为政治任务和战略大计来抓,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当前耕地  相似文献   

13.
张晟南 《国土资源》2013,(10):40-40
9月15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制定《抚顺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进一步对水毁耕地进行调查摸底,筹集资金对水毁耕地进行复垦,在2014年春播前达到可耕种状态,确保春耕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朱英华  周艳  王旭  陈帅先 《地理信息世界》2021,28(2):105-109,114
根据国家法规,公路建设的临时用地应遵循"谁损毁,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复垦.文章以仁寿县红星路南延线土地复垦方案为例,对土地复垦必要性、临时用地损毁程度评价、复垦方向确定、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复垦效益评价进行分析与设计.通过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实例化设计,为损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被占用和损毁土地的生产力恢复和形成新的人工景观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实例,有助于将公路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受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的严重影响,坐落于辽宁省南部的盖州市遭受了山洪和泥石流特大地质灾害。从8月7日晚20时起,强台风“梅花”减弱为热带风暴,盖州市辖区内普降大暴雨,全市24个乡镇、办事处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5.7万人,19801可房屋倒塌,  相似文献   

16.
盖州市地处辽东湾,西临渤海,东部为山区。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70%多,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2年8月3日-4日,受今年第10号台风“达维”影响,辽宁省岫岩、盖州、海城一带发生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强降雨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地质灾害多发,并与洪涝灾害交集在一起,防御难度大。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采煤塌陷造成大面积耕地损毁,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实施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而水资源配置是顺利实施复垦工程的重要前提。该文以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取水水源、用水量变化、水源配置和供需平衡,提出了"因地制宜、分质供水"的原则,为在其他采煤塌陷土地复垦区做好水资源保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4日,台风达维突袭辽宁,百年未遇的特大洪峰倾泻而至。河流改道,泥石流爆发,狂奔不羁的洪魔不仅给鞍山、营口等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奔涌而至的洪流还裹挟着巨量沙石,形成巨大的冲击力,涌入良田,导致鞍山的岫岩和营口的盖州等市县60多个乡镇近13000多公顷耕地被毁,农民颗粒无收。更加让人心痛的是洪水掠过耕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8日,林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党员、青年突击队员30余人,来到东岗镇大河村,捐款、送水、设警戒、清淤泥,多方位援助村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东岗镇大河村是林州市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暴雨导致该村房屋损毁700多间,倒塌350余间,村内道路和田间道路损毁90%,灾毁耕地近50公顷。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力以赴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心系大河,时刻关注着大河村的灾情。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贵生在第一时间赶赴大河村查看灾情,并将2万元定向捐助资金送到了该村。针对大河村水质受洪水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个强度较强、移动较快的台风"麦莎"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台风"麦莎"经历前后海表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SST)和风速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近岸与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在台风影响下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台风"麦莎"对东海海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台风路径附近的近岸、离岸海域SST响应都十分明显,台湾岛以东的离岸海域SST平均值约由台风前29°C降为台风中的26.4°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7.8°C。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近岸区域SST从台风前28.6°C达到台风中最低值26.1°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8°C。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由台风前0.049 mg·m-3增长至台风后0.077 mg·m-3,在台风期间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而近岸区域在强烈风场的影响下,近岸台风发生前存在的较高值区出现了急剧的衰减,由台风前1.83 mg·m-3降至台风中0.73 mg·m-3,并在台风过境后两天迅速回升至1.17mg·m-3。台风期间近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台风后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恢复至台风前水平时间很短,出现了与离岸海域截然不同的响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