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微带功率晶体管放大器在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性能,并给出了放大器的线路图和最初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微带功率晶体管放大器在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性能,并给出了放大器的线路图和最初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3521MHz太阳射电望远镜全晶体管化的接收机系统。文中给出了中频放大系统、低频放大系统、调制源及其电源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结果。最后报告了主要调试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PIN调制器的运用,描述了该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检测,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微波全息测量的原理、用于微波全息测量的接收机系统,然后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对该接收机系统相位稳定性的测试,指出了当前接收系统的主要问题。并对接收系统的改进做了两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微波全息测量的原理、用于微波全息测量的接收机系统,然后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对该接收机系统相位稳定性的测试,指出了当前接收系统的主要问题.并对接收系统的改进做了两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PIN调制器的运用,描述了该器件的原理和性能检测,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详细地介绍了相位校准单元的电路和数学原理以及测试结果。在电路原理部分主要介绍相位校准单元的工作原理、各个关键点的波形以及用隧道二极管产生梳状谱的典型电路。数学原理主要阐述了测量梳状谱的数学依据。最后给出了该相位校准单元的测试要求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应我台大铯钟改进和提高的要求而研制的微波锁相固态激励源的基本原理。电路实施和整机测试原理、结果以及实际应用在大铯钟上取得良好结果情况.  相似文献   

10.
同幅双速跟踪成像CCD相机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了同幅双速跟踪成像CCD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相机数字控制器的要求之后,阐述了该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基本结构,并给出了仿真及测试结果。针对仿真及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通过软件仿真及硬件测试,表明其设计是基本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学太阳塔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和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佑然  方成 《天文学报》1994,35(2):176-184,T001
本文介绍南京大学太阳塔的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给出了该系统的一些性能测试结果,作为应用该系统的实例,文中给出了根据该系统观测的二维光谱资料,经处理得到的一个Ha耀斑在线心和不同偏带处单色像的变化过程,该耀斑的亮度场轮廓图和速度场轮廓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3659MHz射电辐射计整机结构原理、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篇报告给出了9375MHz太阳射电望远镜新定标源系统的结构原理、组装及测试方法,并做到了室内控制。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电子学系统是氢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对佘山VL BI站的两台氢钟的辅助电子学系统进行改进。本文给出了改进方法与改进后的测试结果,真空钟罩的温度稳定度估计为±0.01℃或更小,也给出了应用于VL BI实验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精度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软件的需求分析,运用对象模型方法,重点分析了系统的框架结构、自动测试流程和数据处理及其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软件可以实现测试过程的稳定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15厘米太阳射电望远镜增益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原理,调试检测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15厘米太阳射电望远镜增益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原理,调试检测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时间统一系统中主钟与备份钟的时间、频率信号在切换时的连续性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铷原子钟双钟热备相位无扰切换系统的技术方案,阐述了双钟间频率与相位同步和信号无扰切换的方案原理,给出了系统组成与主要控制程序的框图及测试结果。采用本方案可使主钟与备份钟输出信号的时差小于±0.55ns,并实现了信号的无扰切换,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数字调频和数字伺服在被动型氢原子钟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单介绍了被动型氢原子钟的组成及原理,阐述了基于数字调频和数字伺服的电子电路在被动型氢原子钟上的应用(目的是改善钟性能),并给出了设计的最终测试结果及其分析,数据表明该系统的稳定度比原有系统有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钟性能,又对伺服系统提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体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太阳射电精细结构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调研 ,发现由于观测仪器技术指标 (时间、频率、频率覆盖、偏振、灵敏度等 )相对不高 ,有很多的精细结构 ,在时间上、在频率上并没有被完全分解开来 ,或是没有被检测到。对FFS的研究 ,还处于发现 -认识 -逐步深化的阶段。观测资料还很单薄。在微波高端 (厘米波段 ) ,精细结构的观测资料更是很少。另外 ,对FFS也只是有一个侧重频谱形态的分类。本文利用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快速频谱仪”的观测资料 ,几年来 ,对微波频段的射电快速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 :发现了弱偏振微波尖峰辐射中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反转现象 ;首次发现了微波 (短分米波段 )高偏振U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厘米波N型和M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高偏振微波斑点并给出解释 ;首次利用甚高频率分辨率频谱仪 ,通过对大样本的分米波尖峰辐射的统计 ,给出了更为可靠的、更小的相对带宽的下限 ;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 ,对运动Ⅳ型爆发及其伴生的精细结构作了探讨 ;对双向电子束的起源及其加速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