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一体化智能业务系统是在河南人影综合分析和指挥系统(CPAS_HN)的基础上,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的具有河南特色的人影一体化智能业务系统。根据人影五段实时业务要求,该系统完善了数据采集存储模块、作业条件潜力预报模块、作业条件预警模块和飞机作业跟踪指挥模块,增加了作业过程和作业计划模块和人工防雹系统应用集成及作业效果分析评估功能;升级了地面作业信息管理和作业站点信息管理两个模块;实现了省级人影产品共享发布功能;并通过3G/4G等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了省、市、县人影指挥中心与作业点外场人员之间的信息快速传递。该系统包括8个分系统:人影综合处理分析和指挥系统(CPAS_HN)、产品共享发布系统、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手机APP系统、地面作业空域申报系统、高炮/火箭安全射界图设计系统、数据产品和业务系统监控系统、作业效果分析评估系统,并与河南省人工防雹系统和人影作业装备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无缝连接,大幅度提升了全省人影作业装备弹药作业指挥的效率与作业实施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白山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人影作业,目前有有地面作业站30个,年增雨(雪)作业能力可达1~3亿 m~3。结合2012年5月29日长白山森林防火作业、2018年3月曲家营水库蓄水作业、2014年7—8月农业抗旱作业三次典型人影作业个例,分析了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白山市森林防火、水库蓄水、农业抗旱等方面的主要作用,结合白山现有作业能力,提出了白山人影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得出每年作业次数20次,预计可产生9000万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信息采集与共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人影作业装备的性能特点和作业信息采集的技术要求,梳理了人影作业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传感器技术的人影地面作业信息采集软硬件系统,完成了外场测试和业务试用。数据分析表明:该系统整体运行稳定,作业方位采集精度±5°,俯仰角采集精度±3°,数量采集准确率100%,数据传输准确率达到100%,各类传感器精度符合业务考核需求。该系统应用与推广可有效提升地面人影作业信息采集时效,有利于全面掌握区域内地面作业动态,提高人影作业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作业站点安全分级管理实际需要,选取人影作业人员、设备、弹药、环境和信息等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评价指标,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简称AHP-FCE法)建立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陕西省某人影作业站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工防雹消雹业务技术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人工消雹业务技术现状的分析,以地(市)级观测台站或单部雷达观测台站为基础,讨论了人影业务技术体系、业务支持系统、作业指挥系统各自的范畴和关系以及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相对普适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定量限定了业务操作过程中“宁空勿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消雹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罗俊颉  贺文彬  李宏宇 《气象》2019,45(6):877-885
本文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组成和人影作业装备弹药安全管理主要业务环节,讨论了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标签技术在人影物联网应用适用领域,分析指出做好人影设备标记与识别、采集传输和信息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可以满足人影作业信息化需求,减少基层业务人员工作量,有效提高人影业务安全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经过近半年的基层调研座谈、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建设"2+X"模式的设想。即通过每个人影炮站配备2名长期聘用人员作为人影队伍"骨干核心",临时聘用多名人员成为人影作业队伍的辅助力量,从而建成县级人影作业队伍"2+X"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对人员管理、经费保障、服务效益和机构延伸等全方面的研究,探索建立县级人影作业队伍的规范化长效管理机制。其中,"2"是模式研究的重点,围绕长期聘用人员研究队伍的指标、工作规则、管理制度和服务效益评估是"2+X"模式构想的关键指标体系,也是推进县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代化和延伸社会基层防灾减灾机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治邦  刘珍花 《青海气象》2007,(1):42-43,30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2005年对青海省作业的192个人影地面作业设备进行了全面、规范的年度技术检测,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作业设备进行了现场维修。本文对青海省人影地面作业设备从检测性能方面进行评价,用来指导人影地面作业安全及管理。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飞机人工影响天气空地数据传输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上作业人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信息交换的需求,河南省人影中心建立了具有中继能力的远距离无线信息传输系统,实现了飞机作业空、地信息双向和多点实时交换,并且基于Micaps平台开发了一套空、地实时传输数据的显示分析系统,实现了飞机上作业人员实时得到地面各种气象探测资料以及地面人影作业指挥中心实时得到飞机飞行轨迹和机上实时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倪惠  孙鸿雁 《吉林气象》2009,(3):27-29,42
1引言 吉林省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较早的省份,在人影工作中取得过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统计确定可以进行人影作业的降水日,对500hPa、700hPa、850hPa和地面气压场进行分析归类,并建立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根据不同的天气概念模型可以更合理、更科学地指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针对日益繁忙的空中交通与不断增长的人影作业需求的矛盾,研制开发了贵州省空域自动化系统,为进一步了解系统在实际人影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利用2014-2020年全省人影地面作业数据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等资料,对使用系统前后的地面人影申报与批复流程、作业情况、空域申请及批复耗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简化了业务流程,使用系统后一个申请批复流程从以往的至少需打8个电话缩短至2个,平均每个作业点批复耗时减少1.5 min,年均有效批复率较使用系统前提高2.8%,新型的扁平式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业务效率。(2)系统投入使用后高炮年均作业次数较使用系统前增长20%,火箭年均作业次数较使用系统前增长82%,且年均获得作业时长较使用系统前增长37%,在实现人影作业多点同时申请与批复的同时,解决了电话占线等问题,提高了作业及时申请的成功率。(3)提高作业信息上传准确率,使用系统后年均人影地面作业信息上报及时率较使用系统前提高2.3%。  相似文献   

12.
正海南省针对本地热带地区特色,建立了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该系统基于Web设计,功能集约,提供人影模式等数据预处理、云分析产品的分析显示、云风暴实时追踪、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等功能,实现了人影弹药物联网全流程管理,并提供手机App给作业点作业人员提供作业预警、空域申请、资料上传等服务,实现了省级制作、市县、作业点应用的联动。  相似文献   

1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人影炮点安全管理工作,从安全认识、规范化炮点建设、作业纪律、作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从安全基础工作做起,确保作业安全,还要注重提高作业队伍安全素质,多方面提高人员的安全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自2003年起实行人影地面作业设备年检制度后,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通过对青海省人影地面作业设备进行年检的情况分析,提出必要的建议,这对提高在人影地面作业设备年检工作方面的认识,改善年检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但专有名称除外)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为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防霜、消雨、消雾等目的的活动[1]。人影工作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人影地面作业使用高炮、火箭,从地基对空中云体发射炮弹、火箭弹实施催化影响,如因作业装备质量瑕疵或操作不慎、储运不当等,出现作业安全事故就会危及空中飞行器、地面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使用飞机在空中对云体实施催化影响,如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实现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是提高人影作业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为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空中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根据业务应用成果,就地市级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的实现思路和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市、县级人工影响天气轨道业务流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以琳 《干旱气象》2007,25(1):73-78
为推动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适应市、县级人工影响天气轨道建设,发挥市级指挥决策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提高作业指令的传达速度,减轻县级人影作业指挥的工作量,提出市级指挥中心直接指挥炮点作业等项新的市、县级人影轨道业务流程。该流程利用雷达指挥作业,使用GPRS技术传输作业指令,提高了地面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保证了下达指令的实效和准确性,分工明确,减少了指挥环节,同时也加强了市级人影工作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人影安全射界有利于保证作业安全但同时又对发射形成一定限制,文章从作业效果和作业安全两个方面提出了制定作业预案的"群"概念,并从作业人员、作业装置和作业方式等方面对"群"概念引入后的作业流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民的欢迎、经费的落实、炮手的素质等。近几年,蒲城县人影办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县级人影管理且操作可行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防雹工作逐步走上社会化、规范化、法规化的轨道。1 实行分级管理体制,落实责任1.1 人员分级管理  人影工作采取分级管理责任,防雹期间,人员交由乡(镇)政府管理,负责日常工作,包括炮手请休假,人员的食宿,炮点的定位等;防雹站负责人员的培训,作业指挥,效益收集等业务管理。乡上配备2名副炮手,防雹站1名主炮手,保证作业不低于3人的要求。各级分工明确,密切配合。1.2…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现状和需要,提出了建设以气象业务系统为依托的人影现代化决策指挥中心为近期目标,逐步建设和完善全省通信、作业保障、监测等系统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步骤,对全省人影现代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