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背景 在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城市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双修"等多项部署,意在破解全国城市发展困境,加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一\生态国土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国土建设,是2017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结合国土资源具体工作,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到实处,全力推进生态国土建设。耕地保护方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督察发现,随着生态文明持续深入推进,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在多年以来大量被占用后,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公众对此类用地的需求激增。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绿色政绩工程",贪大求全,将以往城市"摊大饼"式开发的用地思路和方式直接"拿来",绿色城市、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等大量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造成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面向未来,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好"绿色"这篇大文章,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大力推进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绿色服务,向"绿色"要财富、向"生态"要发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成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和主旋律。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顺应时代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四个扎扎实实"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的重大要求,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四个转变"和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号召,贯彻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和地矿局"绿色勘查开发"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海西州委州  相似文献   

6.
<正>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走一条更加尊重自然的资源管理之路,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的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相对于那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讲,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尤其重大。如何作好这方面的工作,人们普遍比较关注。在这方面,河南省焦作市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变"黑色印象"为"绿色主题",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对各地很有借鉴意义。请看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将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最大的价值是生态。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青海作为"三江源"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水塔",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在全国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动"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战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统筹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然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其开发与利用方式、管理机制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作为查实查清自然资源的重要管理手段,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2019年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修复、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挂牌成立以来,我们提出了‘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总体思路,在全国率先启动山水林田湖草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大要求,为当前和今后青海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四个扎扎实实"为统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把全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大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4年以来,各省(区、市)通过编规划、划红线、搞试点、培中介、建制度、强治理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有明显进展,多项新制度陆续出台。笔者归纳出31个省(区、市)2014年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如下。一、加强国土空间管制1.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确保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015年,多省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青海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开展的"2013国土资源十大关键词"评选中,"生态文明"作为第四大关键词入选。2013年,可以说是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一年,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年。回顾2013年,围绕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塑国土资源管理格局"这个崭新的历史使命,广西国土人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坚战。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加强统筹,优化格局,打造国土资源促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平台"这一统一部署,广西国土资源各条战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融入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福祉、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国迈上发展新台阶,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战略抉择.国土资源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实现美丽中国梦,国土资源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