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新一代农作物生长气象影响评估及产量预测模型业务应用开发与推广”(CMATG2004M13),针对国家农业气象业务部门要求提高业务服务科技含量水平的需求,开展了面向生长过程、机理性强的新一代农业气象模型的业务应用推广研究。该项目在对引进国外著名作物生长模型WOFOST(玉米)、ORYZA(水稻)和ARIDCROP(冬小麦)进行本地化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区域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可在区域尺度应用的东北玉米、  相似文献   

2.
棉花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棉花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课题组针对我省棉花生育期间低温阴雨这一关键限制因子,1993~1994年,开展了试验研究,取得成果并获得显著生产效益。为使该成果转化成更大的生产能力,1995年,进行了示范推广,除径阳...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经过两年的攻关,在人工增雨综合探测、云水资源评估、催化作业、数值模拟、效果检验技术和外场示范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应用效益,基本形成了一套人工增雨综合技术。2003年12月13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在示范区的检验、试用和完善,显示出具有业务应用和推广前景。课题主要成果为: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系统处理1994年不同时期的NOAA/AVHRR资料获得的昌吉州土壤水分分布图与地形图和陆地资源卫星MSS影像图(1:200000)相结合的方法对昌吉州土壤水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作了分析。土壤水分受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资源调查数据库(以下简称S-NIDMS)是为满足草地、小麦、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与服务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课题)等多方面需要,用FoxBASE+专门建立的一套多功能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对动态监测、环境因子监测、资源调查数据等的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和多种方式输出任务。本文将扼要介绍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使用。  相似文献   

6.
咸阳周陵旱塬土壤水分变化特点杨必仁(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在土壤水分平衡式中平衡项Q=R+G+P一(H+E+F+B),收入项R(降水量)、G(毛管水)、P(灌溉量);支出项H(作物蒸腾耗水量)、E(土壤蒸发量)、F(径流量)、B(土壤水分贮...  相似文献   

7.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8.
广西早稻早育稀植栽培的几个农业气候问题韦京华,范万新(广西气象局南宁530021)(广西气候中心南宁530021)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从日本引进推广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四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早稻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可比采用一般薄膜半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面自动气象探测设备全面投入业务应用,围绕设备保障诊断及排除进行了一些研究。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以下简称土壤水分仪)是近年陕西气象部门启用的自动测定土壤水分常规仪器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气象人员研制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 《辽宁气象》1997,(3):54-54
沈阳市气象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努力,研制出一套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沈阳地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日前,该项战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序我谨代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编辑部向广大读者提交1996/1997年的“年报”(中、英文)。1996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在“八五”获取成果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这里将向大家介绍CAM...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汇川基本气象站的人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通过对人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方法及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可能影响土壤水分观测精确度的原因及观测注意事项。对提高土壤水分观测质量及土壤水分自动站的推广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气象》2007,(2):19-19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ng System,简称GPS)的统称。广义的“3S”技术包括空间信息获取、传感器和信息探测、图形图像处理、空间定位、动态监测,信息管理与存储、预测评价和决策分析等。“3S技术”为资源管理人员对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宁荣莲 《气象》1986,12(7):35-35
最近,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课题总结合在山东曲阜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协作省推广应用的情况和经验,并就“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课题总结”、“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小麦子热风防御效益的估算与评价”等专题作了报告和讨论。 1983年国家经委、国家气象局将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列入推广应用项目。组成了由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苏、安徽、天津等11个省、市、区气象局参加的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首先讨论制订了成果推广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广研究的项目和内容,重点是北方小麦干热风的防御措施、预报方法及其气候指标与区划的应用。第二,组建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网络系统。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配合,在我国主要冬、春麦区进行示范试验推广,共组织了385个推广示范点,318个气象台站参加了推广研究和预报服务。第三,采取示范试验、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形式,将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两年来,取得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营口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主持联合省稻作所共同完成的国家气象局科学基金项目“水稻不同栽培生育型环境因子模拟研究“成果,通过3年生产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及经济效益.该  相似文献   

16.
1前言中期降水过程预报是中期天气预报的重要项目,目前多采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准确率不高,对子稍长时间的预报存在难度大、误差大等问题。灰色预测目前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年和月的灾变天气上。本文以灰色GM(1,1)模型[1]为基础,探讨灰色预测在中期降水过程预报中的应用。2灰色GM(1,1)模型设有一时间序列:卜O)心;周一(X“‘(山),X’“(~),。”’(~),…)作数据累加:x’‘’(ti一Zi”‘(tKk一1于是得到新的时间序列(3’‘’(L卜)一《3”’O卜,。’“(LZ),2“…  相似文献   

17.
谈计算机软件成果的归档张瑞兰冯秀萍(山西省气象档案馆030006)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知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各行各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开发、研制了许多为本行业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我们气象部门也不例外,近年来,在气象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频频涌现出许多...  相似文献   

18.
宝光是重要的旅游气象资源,但由于自动观测技术匮乏、人工观测困难和漏测等问题,使得宝光观测数据缺乏,资源评价几乎空白。本文根据“太阳光线—人眼或摄像头视线—宝光成像云雾区三点必须呈一线分布”的观测原理,研发了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实时自动观测宝光技术,即每10 s将摄像头角度调整为当前时刻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使摄像头朝向与不断变化的太阳光线保持平行,并进行拍摄和保存摄像图像,同时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宝光识别模型,对实时拍摄的照片进行宝光自动识别。应用表明,该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宝光实时观测难题,观测成果(照片)是宝光旅游资源评估和普查的重要依据,可为宝光旅游资源开发和游客观赏宝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青海气象》2006,(F09):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青海省气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气象行业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全省气象部门44个应创建单位已全部建成文明单位,创建率达到100%。其中,中央级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行业)12个、州(地、市)级文明单位(行业、标兵)24个。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变农业气候资源优势为农业生产优势。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阜新南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4月11日召开“阜新市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及开发应用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