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CPLD实现DSP片外存储器扩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扩展是硬件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扩展DSP片外存储器为例,介绍一种利用CPLD实现DSP片外存储器扩展的便捷方法。同时可以将这种存储器扩展方法应用到其他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DMA控制器可以无需CPU介入而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芯片外设之间传送数据,其在DSP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于以DSP芯片TMS320VC5509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对FIFO、SDRAM和TMS320VC5509 DMA控制器的介绍,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接口电路硬件设计和实际软件的代码示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的脉冲信号分配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脉冲信号直接分配方案。该方案无需外部提供地址信号,即可实现脉冲信号的有序分配。  相似文献   

4.
MySQL遵从了OpenGIS联盟的规范实施了空间扩展,定义了自己的空间数据类型和相应的操作函数,从而在MySQL中允许生成、保存和分析地理要素以及用于GIS开发。本文介绍了OpenGIS空间模型、MySQL空间扩展的具体细节和MySQL C API主要函数,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例程序的MySQL实现中,实例程序采用C+Win32 API+MySQL C API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通过实例程序简单介绍了基于C语言开发GIS程序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5.
针对测绘、民政、工商等多部门地名地址标准不一、数据类型各异、难以共享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ucene的多源地名地址整合与协同服务方法,该方法结合Lucene信息检索工具,构建地名数据存储模型,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整合与组织存储,并设计地名数据管理引擎,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的一体化协同服务管理与检索,最后结合应用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多源地名地址数据集成统一、查询管理以及共享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设计实现了一种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应用到的基于TMS3206C6701高速浮点DSP的接口转换电路。电路完成从评估板EVM6701通过扩展存储器接口(EMIF)向DSPlink2读写和处理数据,并将雷达接收到的信号引入EVM6701评估板,通过DSP处理器进行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雷达的信号处理能力和性能。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下午,磐安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听证程序,就磐安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方案组织召开了听证会,三十多位听证员对磐安县征地补偿标准调整方案进行了听证,并就方案中涉及的补偿标准调整、区片级别的划分及新旧标准的执行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县现行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补偿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是2005年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形态与特征的定量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趋势。鉴此,构建了城市形态定量化研究的测度指标体系,并以RS和GIS技术制定了城市形态定量化分析方法框架,对重庆市主城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在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上采用了面积增长量、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及各方位用地扩展强度等指标;在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紧凑度、分形维数和形状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主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受其重大事件影响较大,呈"突变"和"整合"相结合的演化过程;重庆市主城区空间扩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以集约式和内涵式扩展为主;由于受主城区扩展的各向异性影响,主城区扩展以北向和西向扩展为主。本研究为城市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名地址是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导航POI以及城市专题信息等多源数据的地名地址建设背景下,本文从结构设计、编辑平台、更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自适应地名地址数据标准体系以及异构数据互操作一体化编辑平台理念,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自适应融合和拆分,灵活的数据设计结构实现了可定制应用需求,并实现多源数据下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更新模式。通过实验区验证,该标准体系、编辑方法及更新机制有利于构建面向动态、异构、开放的多源地名地址信息环境下快速、准确地更新,这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地名地址编码存在的区位信息缺乏、编码粒度较粗、稳定性和可读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地名地址编码设计的3个原则:(1)每个地名地址的编码独立且稳定;(2)编码易于实现;(3)编码便于识读。基于地球剖分理论,设计了一种多尺度的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模型,该编码模型以地球剖分网格作为基础单元,建立地名地址空间区位属性与球面网格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方法,该编码是由定位码、层级码和半跨度码组成的一维定长组合码,并且从空间位置、区域范围和空间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对空间区位编码的识读方法。最后,以物流行业为例,探讨了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模型的应用思路与前景。结果表明,该模型便于计算机存储与管理,能够为地名地址的网格化管理提供组织与表达基础,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中文地址数据的复杂性,本文依据其中地址要素的层级关系,建立城市地址要素的树形模型,并提出基于地址树的文本自适应匹配方法,该方法根据地址数据中各部分地址信息匹配的节点评价选择最优匹配结果,通过单元最大长度匹配法获得地址树中与地址信息相匹配的节点,参照节点的层级关系构建相对独立的地址节,根据地址节中的地址信息计算权重因子,回溯评价返回最优匹配结果;本文采用深圳市518 948条建筑物地址数据构建城市地址树,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址匹配试验,达到85.6%的匹配准确率,可应用于地址标准化和地址匹配流程中。  相似文献   

12.
中文地址分词是中文地址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和地理编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文分词和地理研究领域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中文地址分词方法缺乏地址层级切分和过多依赖词典和特征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四词位标注集和中文层级地址特点,构建针对中文层级地址分词的地址标注体系,并提出融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BiLSTM-CRF)的中文层级地址分词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BiLSTM模型能够记忆上下文地址的特性,也保留了CRF算法可以通过转移概率矩阵控制地址标注输出的能力。针对该地址标注体系标注的训练地址样本,分别使用CRF、LSTM、BiLSTM与BiLSTM-CRF模型进行训练对比。结果表明:① 基于中文地址标注体系的模型分词效果更佳,地址标注更为精细,符合实际地址分布情况;② BiLSTM-CRF模型精确度达到93.4%,高于CRF(90.4%)、LSTM(89.3%)和BiLSTM(91.2%),其整体地址分词性能和各层级地址分词效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更突出;③ 各模型分词性能与地址层级保持一致,即地址层级越高,分词效果越好。本研究提出的中文地址标注体系和分词模型为开展中文地址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方法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地理编码技术的精准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地址匹配是地理编码的核心基础,本文针对现有地址匹配算法与地址数据库反馈交互局限性问题,提出词汇-结构-语义三层解构地址的匹配处理策略。词汇层通过地名词典和结合尾字特征的正则表达式定义粒度剖分规则,以地址词元素为基本单元完成词汇级别解析;结构层定义地址模式类型以实例化数据组织,完成顾及上下地址层级结构的模型匹配;语义层抽象地址语义形式化表达,实现融合深度语义的地址匹配。同时,本文在综合地址词元素筛选、地址层级结构剖分和地址语义理解基础上对经过完全解析的地址数据不断反哺作为数据参考,从而实现数据库支持下的算法逻辑绑定与结果集成。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地址数据作为实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重复率的多次采样实验下,平均匹配率达到92.83%,正确率为95.37%;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在完善地址参考库的基础上改进算法性能和精度,能有效解决地址结构缺失和语义近似推断,适应多样地址类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的硬件组成,分析了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结合March算法的理论设计了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并介绍了故障检测的流程,在VxWorks的操作系统下以Tornado为开发平台实现了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的故障诊断功能,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际应用表明结果可靠性能高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汇集和分析了地址数据标准化在国外的发展现状.结合美国目前地址标准化的进展,分析了美国邮政及民政部门的地址编码技术特点,介绍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需求及其在空间信息整合方面的作用.讨论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内涵、方法和一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地址数据库虽然覆盖面较广泛,但仍存在地址数据缺失的现象,针对未被包含在地址数据库中的地址如果进行有效的预测、定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位置网的地址位置预测方法,首先从语义位置网中获取和地址具有语义近似关系的节点集合中获取包围盒;然后采用多种策略来寻找包围盒中点集的最佳空间分布;最后通过最优分布提供的点集,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参数选取策略对位置进行预测.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语义位置网的地址位置预测方法可以在现有地址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高定位精度,可以应用于地址数据库的优化和更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Web 2.0和具有位置感知能力的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应用,带来了大量含有时空语义的地理大数据。在这个背景下,以地图厂商人工方式和半自动方式更新地名地址库为基础的传统地理编码服务,已难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地理大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地理编码引擎的构建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入实时计算和流式计算平台Storm,实现对网络中的多源地理大数据的爬取与实时处理,加速地名地址库及相关资源的生成与更新过程,并给出了相适应的地理编码匹配方法。在实时流式计算框架基础上,通过JTS Topology Suite实现流式并行的空间操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torm的地理编码引擎原型系统,满足多源地理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地理编码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通过实时流式处理可加速地址库的扩充与更新过程,并且利用地址库持续更新的方法,提升了地理编码的匹配率和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规则的中文地址要素解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地址是最常见的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地理位置的参考系统之一。地址地理编码技术被认为是大量业务数据的GIS实现可视化定位和空间分析的桥梁,在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公安、邮政、税收、电讯和公共卫生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地址要素解析是中文地址编码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地址拆分为在某一限定区域内,可以指定某一地理范围的地址要素的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定的中文分词任务。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原因,中文地址描述采用连续的字符串,而且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目前,采用的地址解析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词典的更新维护和规则的不完备问题。本文以大规模地名词典和地址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系统分析地址要素的构词特征和句法模式,构建了各类地址要素的特征字库,提出了中文地址的数字表达方法,设计了RBAI中文地址要素解析算法,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准确率达到92%以上,处理效率达2800条/秒。这表明该方法符合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挂接的媒介与桥梁,是构成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详细对比分析了传统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与RTK+数码相机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利用RTK+数码相机,在诸城市进行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并基于ArcGIS开发一套连接测点和数码相片的"一键关联工具",实现数码相片的影像信息与RTK测点坐标信息关联,为地名地址数据属性编辑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大减少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地名地址数据的质量,为智慧城市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更新提供稳定的数据供应,为其他的外业数据采集项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脱机系统的结构,并给出系统中核心芯片DSP TMS320VC5509A与存储芯片EEPROMAT25640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从该DSP的各种BOOTLOADER方式中分析研究,考虑到烧写速度及电路设计简洁性等因素,采用了SPI EEPROM模式。随后介绍了加载过程中的数据表——BOOT表的概念及生成方式,详细介绍了程序烧写至存储器的过程及软件实现的流程图,最终用一个实例实现系统的脱机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